第一百二十五章 邊界線

作者:孤獨麥客
第1080章邊界線

  十二日,江陵城已經大體平靜。

  梁軍分作數股,開始清剿殘敵。

  其一是大索全城,挨家挨戶搜查,抓捕藏匿的潰兵及晉朝將佐;

  其二是派兵至城外搜索,抓捕潰兵;

  第三則更爲緊要,西路軍都督蔣恪分出一萬兵馬東行,嘗試收取華容。

  當天午後,蔣恪在團團大軍的圍護下,進入了江陵。

  陶家撤退得十分匆忙,更十分果斷。

  除了人之外,幾乎什麼都沒帶。案几之上,甚至擺放着幾份待批閱的公函。

  蔣恪隨手拿起一件,原來是請求徵調青壯上城戍守的事情,其中甚至包括徵發寺廟僧侶,看得蔣恪啞然失笑。

  據入城各部彙總,昨日總計抓獲了三千多名俘虜,上午又清查出了二百餘名,除了少數武昌、夏口來的戍兵外,絕大部分都是湘州兵、蠻夷兵以及江陵本地人,被陶侃帶走的大概也就一千五百上下。

  蔣恪估摸着,陶侃手頭的荊州兵大概也就一萬五千人上下了,其中還包括本就留鎮武昌、夏口等地的數千人。

  就這麼點人,守禦有餘,進取不足。

  他們也就只能依託長江、雲夢澤進行防守,和東吳一般,苦苦堅持。

  不過己方的傷亡也不小。

  諸部雜胡戰死、病歿、造反鎮壓乃至逃亡者超過兩萬五千,丁壯役徒戰死、病歿、逃亡者也有七八千人,禁軍、府兵諸部亦有數千人傷亡、病死。

  至於長途轉運糧草軍資的役徒們的死傷,就不在統計之列了,反正也不可能給他們發放撫卹。

  四個多月橫掃大半個荊北,得襄陽、新城、上庸、竟陵、南五郡,外加半個江夏攻取襄陽、江陵兩座重鎮,遍數史書,也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這一仗後,蔣恪覺得自己應該也會被天子另眼相看了。

  當然,他不奢望一步到位,那樣不現實。按照流傳出來的風聲,南陽樂凱依然會擔任荊州刺史,但沔北都督府會撤銷,改由鉅鹿郡王邵慎出任監襄陽等六郡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整頓新得之地。

  至於他蔣恪,大概是在新幕府中領一個職務,同時兼任南郡太守。至於帶不帶兵,則不好說。

  南郡下面的職官,多半是留給荊州本地士族豪強的,雙方將來還要通力合作。

  放下手中公函後,蔣恪便吩咐人將陶府財貨清點一番,裝車送往襄陽,統一發賞。

  江陵及周邊數萬百姓,無分貧富,人人都要出“贖城錢”,一如襄陽、安陸那般。收完後,同樣送往襄陽,清點造冊,統一分發。

  部隊暫時還不會撤。他們會繼續留駐半個月,然後分批撤離。

  等到三月份再走就有點危險了,北人很難適應,生病之人數量會激增,畢竟當年曹魏圍攻江陵差不多也是耗到這時候。

  其實,從大局上來說,陶侃差一點就成功了。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襄樊那一萬多兵馬撤回來,哪怕只是分兵把守,增強南邊諸要戍的守禦,多拖延幾個月還是有可能的。

  從三月份開始,天氣轉熱,疾病滋生,即便有《風土病》預防,也只是比曹魏那會好一些,少病死一些人罷了,真實情況如何誰都說不準。

  再加上雨水增多,原本清淺的河流水位暴漲,原本退去的湖沼開始擴張,這些都會給行軍、轉輸帶來巨大的困難,更有利於水師出擊,更靈活機動。

  比如甬水在冬天流量很小,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沒法行船,陶侃從頭到尾都沒通過這條河流調過兵,但在春汛時期卻完全不一樣。

  再比如江陵城東的湖泊,在春夏豐水期會漲到城牆附近,到了那時候,梁軍完全沒法進入這片區域,江陵城可以不受干擾地與外界進行聯繫,哪怕只是通過喫水淺的小船。

  甚至於,因爲連天降雨,使得水攻也成爲了可能,而這些在冬季枯水期是難以想象的——別的不談,天寒地凍的時候挖土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好在東晉朝廷廢物!不然如何能打得這麼輕鬆?

  “給陛下發捷報吧。”蔣恪隨手拿起一件漂亮的青瓷,掂了掂後,說道:“另——”

  他隨手放下青瓷,說道:“讓楊寶別躲了,趕緊出來。看看江面上還有沒有晉國水師,若沒有,立刻遣人西行,前往巴東。別讓成國大軍突然打過來了,值此之際,巴東可不一定守得住。”

  說罷,大步出了陶府。

  這個宅子他住不了,更要避嫌。

  晉軍水陸兵馬主力已經離開巴陵,東下返回夏口、武昌。

  但陶侃卻半途滯留在了巴陵,因爲他病倒了。

  其子陶夏爲巴陵令,家就安在此處,正好就近照顧,倒省了很多事。

  二月十五日傍晚,周撫、王愆期二人站在陶府外,哀聲嘆氣,愁容滿面。

  尤其是周撫,戰爭中吃了不止一次敗仗,火氣很大,抱怨道:“仗都打得差不多了,朝廷援軍纔到武昌,不知道這一路上都在幹什麼。”

  “道和,這是一兩支援軍的事情嗎?”王愆期苦笑道:“便是這些人半途沒被山彥林截下,按期抵達,也保不住江陵。明公說得是對的,只有大江可擋八十萬梁兵。東吳那麼多年不還是依託大江守禦?邵賊也不傻,快三月了,再打就不合時宜了。況且他的兵也要回去種地,不然喫什麼?有援軍過來,至少沔陽等地可以保住了,在江北也有落腳點。”

  周撫沉默片刻,道:“君言甚是。”

  頓了頓後又低聲問道:“你可知朝廷會派誰來接手荊州軍政?”

  喪師失地,不懲罰是不可能的。

  當然,很嚴重的懲罰也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樣荊州多半要換人了,陶氏在此經營多年攢下的人望、基業,算是被邵賊一戰擊破。

  “還能有誰?”王愆期笑了笑,道:“無非就那三家罷了。”

  哪三家?當然是琅琊王氏、琅琊諸葛氏、河內山氏了。

  站在天子的立場上,肯定不希望王氏繼續擴大基業的。

  荊州雖然丟了不少地方,但江南還有不少郡縣呢,江北也有半個江夏,而爲了與邵賊對抗,說不定還會把湘州並進來,以集中力量守禦長江防線,不讓賊人水師渡過夏口、武昌——如果他們有水師的話。

  但天子說話不一定算數。

  江州刺史、南中郎將鎮湓口王彬多半願意來荊州,只要王導力推,還是有相當可能走馬上任的,關鍵是王導的態度。

  而如果王彬來不了荊州,那麼山遐、諸葛恢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即二人移鎮,交出蕪湖和京口。

  他們願意嗎?不好說。

  況且天子也未必願意讓二人離開。好不容易在建鄴周圍建起了兩個方鎮,可稍稍牽制琅琊王氏,你把他們弄走了,若被王氏佔據了呢?

  總之,這事沒那麼簡單,估計要有一番明爭暗鬥,最終才能決定下來。

  不過這也不關他們的事了。

  跟着陶士衡吃了敗仗,還是好好想想怎麼抽身而出吧。之前聽口風,陶士衡似乎願意把所有罪責都扛下,那樣他們就好過多了,稍稍運作一番,脫身並不難。

  至於今後是繼續留在荊州,還是入朝爲官,都無所謂了,先度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今年這一場大敗,真的太傷了,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如此。

  二月二十日,經歷了數日戰鬥後,左金吾衛將軍常粲攻取了華容。

  自江陵一路行來,本地豪族要麼中立觀望,要麼遣人勞軍表示順服,唯有胡氏一族佔據華容縣城,舉兵頑抗。

  常粲總督帳下兵馬,強攻硬打,拔華容。

  至於胡家,當然是很快被剿滅了。他們的核心部曲皆喪命於華容,根本守不住家宅。

  這個時候,常粲收到了東路軍黃彪部的消息。

  他們嘗試東進攻打沔陽,不是很順利,又撤回來了。

  隨後,又分兵一部南下至監利,發現有守軍,招降不果,也沒打,直接撤軍。

  至此,戰線終於固定下來了。大致就是雲夢澤西側邊緣外的江陵爲西部邊界,華容、竟陵、楊口一線爲北部邊界,沔陽、豬口爲東部邊界,邊界之外都是雲夢大澤,中間有晉人佔據的部分城塞、縣鄉,大體和三國後期差不多。

  唯一的差別就是華容、竟陵等地慢慢被開發出來了,環境有所改善,梁軍硬着頭皮拿下來了,將南北朝的分界線進一步向南推,就像魏晉一步步蠶食掉石城等地一樣。

  二十一日,常粲、黃彪都收到了撤軍的命令。

  隨徵將士們如蒙大赦,興高采烈地要返回北方。

  這鬼地方,誰愛來誰來,他們是不想來第二次了。就算當地豪族反悔,叛梁歸晉,也不關他們事了,留給其他人煩惱去吧。

  而此時的邵勳,則在蔡洲島上召集隨駕官員,商討起了撤軍後的治理事宜。

  北兵是不可能久駐此地的,撐死了派少許人馬鎮守江陵之類關鍵城鎮,其餘九成以上的兵馬都要班師。

  從今往後,地方豪族仍是左右當地局勢的決定性力量。

  他們投靠誰,這塊地就是誰的,因此還得善加籠絡。

  而籠絡的方式,毫無疑問就是官職之類的利益分配了。

  (忘了定自動更新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