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或許是見這邊的魚送來的穩定,又很鮮活,還有不少酒樓主動聯繫曹瘸子定好每日要的魚數。
雖然定價不高,可到底穩定。
後來那漕幫之人見此事有賺頭,還主動提起往其他路去。
一時間,也搞得熱鬧極了。
等我被郡守叫去時,他見我第一面便道:
“聽說你那邊的漕運倒是做得風風火火。”
我笑了笑,把這件事簡單一說。
“不過是瞧着上安縣的百姓清貧,手裏無閒錢,便想着做點什麼叫他們賺點錢,正巧這邊臨海,海魚一等一地鮮活,便有了這個想法,試了試,竟當真可行。”
林天澤點頭:“事在人爲,只要去做,不管是好是壞總歸盡力了。就像這運輸海魚一事......”
“之前也不是沒有人想要做這個,不過實在是賺得微薄,魚又易死,風險極大,這纔不願做此事。只是沒想到有官府願意爲底層百姓牽頭做事。”
聞言,我笑道:“等到這次河道開通,以後南北運輸更是便捷,到時候漕幫的生意,想來可以再擴大一番。”
到時候便不僅是上安縣一處的生意,整個嶺南郡的水運都極爲發達,極其便捷,能做成一個郡的生意。
林天澤點頭。
“是極,我這次找你來,便是商議這河道一事。”
“你之前在上安縣做過此事,想來對此較爲熟悉,但與你那情況不同,到時候整個嶺南郡需要做工的民夫數以萬計,若是單靠郡衙發放錢財,怕是無力支援。”
聞言,我瞬間瞭然。
這便是今日郡守要我來商議之事。
確實。
其一,這次開鑿的河道連接郡內各地,縱橫數千米,民工衆多。
其二,嶺南郡自古以來便不富裕,實在無力承擔這麼多人的花費。
不像當初的上安縣,是抄出了那些被搜刮的民脂民膏,來回饋給做工的百姓。
嶺南郡又不同,很多事情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好輕易下手。
難怪我瞧着林天澤如今神色疲憊不少。
當天下午,就這一件事,我們商談了許久。
直至天色漸黑,有人疾步走來,送上一封急報,這纔打斷了我們的談話。
林天澤神色有些不悅,又明白是有什麼大事,拿過急報,翻開一看。
見狀,我知自己不該再待在這邊,起身正要離開。
卻見林天澤臉色猛然沉下來,叫住我。
我從未見過他如此難看的神情。
他先是叫其他人退下,而後把信遞給我。
這是他以往在朝中的人脈特意傳來的急報。
說的是——
皇帝在幽州一戰中不幸身亡!
我瞳孔驟縮,看着眼前的白紙黑字,簡直難以置信!
皇帝死了?
堂堂陳國一代帝王,竟在前線死去?
信紙上不過三言兩語便寫清楚了這件事,但我心中知道沒有那麼簡單。
皇帝此人,說他貪生怕死也好,說他惜命也罷,定然不會叫自己處於危險之中,身邊也定會有不少武藝非凡的護衛保護。
有誰能在如此精密的防護中奪了皇帝性命?
更何況如今兩國交戰,皇帝親赴前線,可不是打算做什麼馬上皇帝,只是做幽州將士的定心丸罷了。
我難以想象當時幽州引發了多大的混亂。
可信上一句未提,甚至連皇帝的死因也尚未說清。
只說皇帝於幽州混戰中不幸身亡。
我拿着這張紙,忍不住嘆口氣。
皇帝一死,前線亂了,甚至後方朝堂更是亂成一鍋粥。
信上還說,如今朝堂中分爲三個黨派,分別支持年長的三皇子,廢太子,以及年幼的十二皇子。
當初被皇帝派爲監國之人,則是鄭太傅、戶部尚書史正思,以及兵部尚書張鈞。
更不妙的是,三人立場、做法也大不相同。
一時間朝堂上吵吵鬧鬧,黨派相互攻奸。
最後,還是皇后站出來。
她是廢太子、二皇子的生母。
卻力保十二皇子稱帝,瞬間引起極大的動盪。
皇后雷厲風行,與幾位願意輔助十二皇子的大臣一起穩定朝廷。
不少諫言、或是企圖作亂反抗的大臣被貶處死。
雷霆手段,瞬間震懾了朝廷不少人。
信上甚至還隱晦提出,或許有人藉着此次党項一戰生亂。
我估摸着,這信送來已近一月之久,怕是那邊早已塵埃落定。
只是
皇后力保上位之人,是十二皇子,而非親子啊。
我心中嘆了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