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蔥青
林明德不是跟着唐粒他們回安縣了嘛,這位港城的商人對內地充滿了好奇,聽說唐粒在鄉下弄了十幾個種養殖基地,就讓李襄帶着他,到安縣各個鄉鎮轉悠。

  據李襄回來說,他就跟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進城似的,瞧什麼都稀奇,大熱的天,非得自己爬樹上去摘楊梅,差點還摔了,瞧見鵝還跑去戲弄人家,差點被鵝給叨了,瞧見雞,非得讓人糊了黃泥埋土地做叫花雞,說什麼要感受做洪七公的感覺。

  總之,別人看他神神道道,他自己倒是樂不思蜀。

  而就在這段時間裏,唐粒一邊忙着跟呂寬對接棉紡廠改制的事情,一邊在縣城租了個院子,把之前找到的繡娘和縫紉工都喊到縣城,開始趕製林明德要的古裝戲服。

  唐粒對古裝戲服倒是熟悉,畢竟上輩子經常混劇組,關係挺好的朋友裏,就有搞劇組梳化服的,可問題是,她知道好看的戲服應該是什麼樣子,但她不會做呀。

  只好到處蒐羅相關的書籍資料,大家一起商量揣摩着,這個樣式該怎麼裁,這個細節該怎麼做,靠着揣摩想象,先試着做迷你版本的,這樣做好了還可以給布娃娃穿嘛,不浪費。然後根據做出來的布娃娃衣服,精修細節做擴大版的,等底板出來了,再繼續完善,添加上刺繡。

  一套衣服修了改,改了修,大大小小的底板做了十來套,等終於完成,滿屋子的人都不禁哇地一聲發出讚歎。

  這是一套宋代的對襟襦裙,短襦、長裙、短裙用的都是簡潔而舒適的純色布料,外頭青花的褙子刺繡花紋卻極盡繁複,而由於顏色素淡,色調搭配恰到好處,不見累贅,只覺典雅。

  “這也太美了!”

  “是呀,這十天功夫可算沒白花。”

  大家七嘴八舌的,都既興奮又自豪。

  她們這些人,繡花是從小跟長輩學的,裁剪縫紉,有的是正經跟過師傅的,有的乾脆就是家裏縫縫補補的,熟能生巧練出來的。

  之前她們可沒覺得自己這點手藝能當飯喫。

  畢竟縫縫補補的,全華國的女同志,會的是大多數,不會的纔是少數,根本不稀奇。至於刺繡,早年衣服都穿不上,會繡花能當個什麼用,還能把破衣爛衫繡出朵花來?而這兩年,經濟好了,牛仔褲皮夾克西裝大行其道的年月,繡花就更無處施展了。

  像小杜村這樣的村子,明明刺繡手藝好的人挺多,可依然窮得要命,就是因爲這手藝它沒用呀。

  可現在不一樣了,要說古裝,哪朝哪代的衣服能少了刺繡?

  “唐總,這衣服真能賣出去嗎?”年紀大的依然覺得心裏不踏實,實在是除了戲臺上的戲服,實在沒聽說過,還有人要買這種衣服的。

  “唐總,這衣服真能上電視?咱們這可比電視上的還好看,要能上電視,那肯定是最好看的!”年紀小的,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衣服是不是真能上電視啦。

  唐粒笑道:“那當然,能賣出去,能上電視,咱們這生意會越做越大的!”

  在場的人,甭管年紀大小,都發出了一陣歡呼。

  好嘛,大家收拾收拾,趕緊就繼續做下一套衣服了。

  再說林明德在鄉下轉悠了一圈,就又住進了安縣招待所裏。唐粒本來呢是跟國營飯店打了招呼,照顧他一日三餐的,後面有一回聚餐的時候邀請了他一起,他吃了唐米做的飯後,就不肯去國營飯店了。

  倒也不是說唐米做的飯比國營飯店大廚做的還好喫,而是據林明德說,他從唐米做的飯裏吃出了家的味道,而這種味道,自從他祖母去世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嘗過了。

  這聽着其實挺胡扯的,安縣離着港城十萬八千里遠,兩地飯菜口味迥異,他怎麼就能從安縣的飯菜裏吃出港城的家的味道?

  不過到底是客戶嘛,人家既然這麼說了,少不得就得辛苦唐米,管他兩頓飯了。

  可他一個大男人,單獨在唐米家喫飯,肯定也不妥,唐粒只好儘量一起陪着,自己陪不了,就讓李襄或者於欣陪着。

  唐米這陣子讀完了夜校,還參加了電大的入學考試。

  考試那天,林明德閒得無聊,帶着小粉團在電大旁邊轉悠了一會兒,花五十元的鉅款,從一位老太太的花壇裏剪了一束紅色的月季,人老太太還附贈了條漂亮的綢帶,他把月季花一紮,就施施然地牽着小粉團的手,去考場門口等着了。

  小粉團現在說話流利一些了,當然,跟同齡的孩子比,還是顯得慢,有些咬字也不清楚。

  而林明德呢,一口普通話塑料得不行,聽他說話基本要連蒙帶猜。

  小粉團頭一次見到說話比她還差的人,偶爾還要小大人似的,糾正林明德的發音,而林明德呢,凡事開心就好、沒有一碗麪解決不了的港城人嘛,不但不介意小朋友糾正他發音,反而,每次小粉團指出他錯誤的時候,他總是虛心求教,認真改正。

  一大一小的友誼,就這麼牢固地建立了。

  現在林明德在小粉團心裏的地位,甚至已經超過了長得帥還會給她講故事的小姨父啦。

  大熱的天,倆人正在樹蔭底下吸着冰棍呢,考試結束了,考生陸陸續續地出了考場。

  小孩子眼尖,一下就從人羣裏看見自己媽媽了,抓着根冰棍,啪嗒啪嗒地跑過去了,跑到近前,才發現媽媽身邊還有個人。

  “楊叔叔,好。”

  是給她買過糖和小人書的楊叔叔嘛,小粉團揪着媽媽的衣襬,乖乖地跟楊老師打招呼。

  楊老師是監考老師,倒沒監考到唐米的考場,只是出來的時候恰好遇上了。

  看到小粉團,他露出個溫和的笑容:“小粉團,好久不見。”

  他又看了眼唐米,斟酌了下,鼓起勇氣說:“唐米,你看時間也不早了,我請你和小粉團喫個飯吧,也算是祝賀你考完試。”

  唐米要是考上電大,就不會再去讀夜校了,到時候他們的接觸就少了,楊老師一衝動,就想着趁今天這機會,請唐米喫頓飯,然後找機會把自己的心意明確地表達一下。

  可惜天不遂人願,唐米還沒開口呢,林明德已經走過來了。他把手裏那束不倫不類的花往唐米麪前一懟,“唐米女士,恭嘿你啦,考戲旗、開、得、勝啦!”

  這年月,正是保守和開放、守舊和自由的思想激烈碰撞的時候,社會上也是,守舊的人瞧見男人當衆給女人送花,就覺得這人太輕浮,沒眼看,趕緊走遠了,而開放一些的小年輕見了,頓時就吹着口哨開始起鬨了。

  唐米被起鬨得,一下就臉紅了,也沒接那束花,抱起小粉團就匆匆跑了。

  林明德撓撓後腦勺,覺得莫名其妙,就想跟過去:“唐女士,你等等我啦……”

  楊老師臉色難看地攔住林明德:“你是誰,大庭廣衆的,你這麼做唐米同志很難堪的知道嗎?”

  “我送唐米女士發啦,關你什麼事啦,你又系誰啦?”林明德腦子靈光,馬上猜到了,“你係不繫想追求唐米女士啦,你想追求銀家,連束髮都不準備的囉?”

  性格保守的楊老師被他一通質問,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氣得一轉身就走了。

  “我說的繫系席啦。”林明德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往楊老師身上捅了一刀,轉身就追着唐米的方向走了。

  那是他的衣食父母嘛。

  而唐粒那邊呢,有了第一套衣服的經驗,後面倒是快了許多,大概又過了十來天,就又做了四套衣服出來。

  林明德看過之後,就跟唐粒簽了合同,完了就帶着五套樣衣回港城了。他公司有專業的設計師,跟劇組銜接設計好服裝後,再把設計稿傳真過來,唐粒他們只需按照要求生產就行了。

  說白了,港城人工材料成本都高,林明德其實就是在內地找一個代工廠。

  當然,除了成本,還有工藝。

  港城那邊畢竟西化風氣比較重,於傳統服飾上工藝沒有內地這麼考究,粗製濫造的劇也就罷了,高成本的精品劇,人家當然希望服裝能儘量精美。

  一晃眼,到了八月。

  棉紡廠的手續都辦妥了,正式改名爲安縣紡織製衣廠,唐粒也就成爲了安縣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的大股東。

  布娃娃自然也快馬加鞭地投入生產了。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不但沒有像之前預計的那樣,需要下崗一批職工,相反,所有職工還得三班倒,加班加點地幹。

  因爲之前工廠差點倒閉嘛,工人們嘗過一次差點失業的滋味,分外珍惜這次的機會,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原先負責絡筒、漿紗、織布工人,二話不說就把劃樣、裁剪、縫紉、整燙等等給學起來了。

  據說爲了學好裁剪,有的人家裏舊衣服都給剪成了布頭,新衣服也裁得奇形怪狀的,沒法子,奇裝異服地,也只能穿出來了。

  於是,這段時間,縣城裏的人就發現,安縣紡織製衣廠的工人,穿的衣服都奇奇怪怪的,不是領口歪的,就是袖子長短不一的。

  老百姓還以爲這是什麼新的時尚呢,畢竟人家可是製衣廠呀,於是竟然有人就模仿上了,一時間,安縣街頭竟然奇裝異服盛行。

  而林明德那邊呢,也陸陸續續地發過來幾個單子。

  這時候內地拍電影電視劇的成本還很低,幾十萬就能拍一部電影了,因爲演員片酬也低嘛,港城和灣城成本已經很高了,畢竟那些名氣大的明星,片酬已經要數百萬了。

  不過服裝上投入畢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有的幾萬,有的十幾二十萬,不像布娃娃訂單那麼多,但勝在細水長流,倒也能養住那一批繡娘和縫紉工了。

  而就在這段時間裏,趙英傑跟朋友一起搗騰的生意也開張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