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白富美 第50節
說句不吉利的話,如果哪天,家裏真的發生點什麼事,需要花大錢的時候,哥哥嫂子是絕對拿不出來的。
“對了,慧兒,好好這都停學一年,能去市一高的入學考試嗎?”說着,沈平才突然反應過來,餘靜好當初初三畢業,餘家人不顧她學習成績還不錯的事兒,硬是沒讓孩子參加市一高的考試,甚至離着期末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就把孩子從學校帶回家了。
正胡思亂想的沈慧聽到沈平的話,點點頭,一笑,“說來,這事兒還是清泉給辦好的吶,當時我們也是愁,不知道好好能不能參加市一高考試,也不知道他一個學生那裏找來的關係,竟然說給辦好了。”
這麼一說,羅翠芬倒是慌了幾分,“咱們都是農村人,連個城裏親戚都沒有,這孩子也纔來城裏讀了一年多的書,那裏就認識了這麼厲害的人?”
當初聽到好消息的時候,沈慧也沒得及多想,只想着好好能參加市一高的入學考試,心裏算是落了地,還真沒仔細想過這裏面的緣由,後來又忙店裏的事兒,這事兒算是徹底給扔到腦後了。
這會兒羅翠芬這麼一說,她也不由的慌了,忙看向沈平,“哥......”
“要不,咱們趕緊回學校去問問清泉?”羅翠芬說。
沈平倒是沒她們慌,沉吟了一會兒纔開口:“這都要上晚自習了,咱們這會兒去不是打擾孩子了嘛,等十五放假那天,咱們再問他。”
“可......”羅翠芬還是有些擔心。
自己的兒子自己瞭解,沈平一錘定音,“你兒子什麼樣你不清楚?這會兒這麼着急忙慌的去說這個事兒,你讓兒子心裏怎麼想?”
餘靜好一直沒說話,不過,她心裏隱隱猜到這事兒沈清泉是找誰辦的。
她挽着沈慧的胳膊,走在有些漆黑的路上,抿着脣,一言不發。
轉眼就到了十五,市一高放了一天假。
在z市,正月十五這天是小年,也意味着春節的結束,算是比較正式的一天,和除夕一樣,也是要喫團年飯的。
一早,沈清泉和沈清顏就回了小院。
沈平和羅翠芬還沒回家,“甄味”開了門,小年是肯定不會回沈家村過了,再加上當初一起來城裏的時候就說過了,要在城裏過了小年再回家的。
正月十一這天,大家都不是睡慣懶覺的人,再加上這一屋子都不是能閒下來的主兒,遂,天矇矇亮,還不到七點,屋子裏就算是熱鬧起來了。
頭天晚上爐子沒有封,早上起來,便有熱水。
沈慧在廚房裏煮着粥,其他人在院子裏站成一排的刷牙洗臉。廚房爐子上的粥熬的已經粘稠,沈慧又切了點從家裏帶過來的醃的小菜,餘靜好去巷子口的早點攤子上買了幾根油條和油餅回來,四個人,這個早飯也算是豐盛了。
喫過早飯,一行人直接去了“甄味”,他們剛走到店門口的時候,店裏的員工竟然已經等在門口了。
兩個前廳的小姑娘,兩個後廚的幫忙,沒想到,張強竟然也這麼一大早就來了。
快一個月沒開門了,一進去,明顯的能看見大廳的餐桌上薄薄的一層塵,冬日的太陽透過落地的玻璃窗投射進來,如柱的光線裏,似有塵在飛舞,
羅翠芬和沈平沒用沈慧說什麼,兩人挽起袖子,就幹起了活兒,其他幾個員工更別說了。並且,很是分工明確的前廳的忙前廳的活兒,後廚的忙後廚的活兒,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人多力量大,時間剛過過半下午,店裏裏裏外外的都打掃乾淨了,現在唯一還沒有收拾的就是正在鍋裏用高溫消毒的餐盤碗筷了。
餘靜好捶了捶有些痠軟的胳膊坐在靠近大門的凳子上,看着街道上來來往往閒逛的人羣。
現在的不像後世,春節帶薪年假也只有七天,競爭激烈慘無人道,而現在,出外的打工的人到底還不算太多,火車站還沒有出現後世的春節高峯期。
“咱們來的時候,家裏的臘貨倒是帶的不少,可十五那天咱們也不能全喫臘貨呀,還是得去買些新鮮的肉呀菜。”這還沒到十五,羅翠芬倒是已經開始算計起來了。
“嫂子,菜你就別擔心了,我這可是開餐廳的,啥都缺,就是不缺菜呀!”沈慧笑着說。
羅翠芬一笑,“哈哈,瞧我這腦子,這會兒還坐你店裏吶,我竟然還爲這個愁起來了。”
“一會兒你和我哥帶着好好先回去,等後面的都弄好了,我就去之前的菜販子那邊一趟,去年店裏放假的時候都跟他們說好了時間的,我一會兒再過去確認一遍,省的明天上午店裏開門了,竟然沒有菜,那可就是笑話了。”沈慧說。
“啊,我知道啦。”餘靜好突然叫了一聲,把正在店裏休息的人都給嚇了一跳。
羅翠芬順了順胸口,“好好,你這是咋啦?一驚一乍的。”
餘靜好回頭,眼睛一閃一閃,亮亮晶晶的,“媽,咱們店裏做‘團年餐’。”
“團年餐?”
“這是什麼?”
“沒聽說過啊?”
大家聽的一臉懵,只有沈慧聽完,臉上閃過若有所思,“好好,你的意思是,團年飯?”
餘靜好猛點頭。
見此,沈慧便知道她猜的沒錯,繼續道:“你確定會有人來店裏喫嗎?團年飯糰年飯,本就圖的一家人團團圓圓,哪裏會有人專門來外面喫的?那不就沒有團圓的意思了嘛。”
第49章
團年飯糰年飯,講的不就是團圓嗎?只要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喫一頓令人愉悅的團年飯,在哪裏喫,喫什麼,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年團圓聚,親人笑語濃,便強過了一切。
沈慧稍想了想餘靜好的想法,雖然心裏到底仍有些疑慮,不過想了想,到底沒有再說反對的話。
說做就做,餘靜好便琢磨起了團年飯的菜色,以及該怎麼吸引人的眼球。
今天都正月十一了,離着小年只有三天了,時間着實有些緊迫。
下午不多時,後廚的餐盤碗筷已經消毒好了,分門別類的擺放整齊,大廳裏也都收拾妥當,隨時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
隨後,沈平和沈慧一起去了市場,確認年前時候定的菜,以及逛一逛市場,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新鮮的菜色,好回去告訴餘靜好。
餘靜好和羅翠芬一起先回了家。
昨天回到城裏,家裏雖然稍微收拾了一些,但也僅僅只是稍微收拾了一下。羅翠芬一進小院,便挽起袖子來開始幹活。
餘靜好本來是要一起做事的,被羅翠芬給攔住了,“你不是還要研究團年餐的嗎?趕緊回房間研究去,我瞧着這幾天大概也不會有什麼生意的樣子,正過年,誰家也不缺喫的,不過你這團年餐一弄,是個新鮮東西,不定還真能招攬些生意來。”
話裏話外的,多少對於這件事兒沒什麼期待。不過這也能理解,這年頭,家家戶戶的生活也只能說剛剛有些起色,能存些錢了,再加上,大過年的,誰家不是準備了喫不完的臘貨之類的,怎麼可能選擇在外面花錢喫一頓團年飯呢?
這是,錢多的花不完了?
餘靜好倒是沒反駁,對羅翠芬淺淺的笑了笑,聽話的回了房間。
一整個下午只有兩人在家,一個在外面忙個不停,一個在房間裏緊鎖眉頭的思考着,手上拿着筆,不停的在紙上寫寫停停。
一直到傍晚,天慢慢的黑了下去,沈慧和沈平纔回來。
“呀?家裏都有喫的,你們怎麼還買這麼多菜回來?這不是浪費嗎?”羅翠芬正在廚房裏準備做完飯,看見進來的兩人手上都提的滿滿當當的袋子。
沈平:“是慧兒讓買的。”
羅翠芬斜睨他一眼,“慧兒讓買,你不知道攔一下嗎?家裏什麼都有,還買這麼多,肯定花了不少錢。”
沈慧聞言一笑,“嫂子,我就買了些青菜,咱們在家總不能頓頓喫肉吧。”
羅翠芬“噗嗤”一笑,“你說說,早些年的時候,咱們可是想喫肉都喫不着,誰能想到,咱們現在竟然能說出一句‘總不能頓頓喫肉吧’,可見吶,這生活還真是提高了。”
“嫂子,這臘肉切成薄片,一會兒和青椒爆炒。”沈慧走進廚房的時候,正好看見案板上放着一塊臘肉,“我買了把新鮮的小白菜,一會兒素炒個白菜,把咱從家裏帶過來的醃菜加切碎的青椒炒一下,哦對了,我還買了番茄,做個番茄蛋湯,再蒸半隻臘雞,咱們就四個人,這菜也夠吃了。”
沈慧一邊說着,手上也沒停,把晚上要用到的菜給拿出來,擺放在廚房的案臺上。隨即轉身去了堂屋,剁了半隻臘雞回到廚房,切成小塊,擺放在盤子裏,放進蒸鍋裏。
羅翠芬也沒閒在一旁看着,幫着一起洗青菜,切菜。
晚上炒菜的人是沈慧,原本羅翠芬打算自己做的,但是沈慧怎麼說都不讓,非讓她去堂屋歇一會兒。
沈慧去堂屋剁臘雞的時候,只打眼一看,就知道羅翠芬下午在家裏肯定沒停過。
從家裏帶過來的臘貨,羅翠芬全部用鉤子勾起來,在堂屋支了個架子,掛了上去,想喫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剁了,全部堆在袋子裏,還容易壞。
廚房裏,沈慧剛炒好青椒臘肉,餘靜好從房間裏出來了。
一陣辛辣的辣椒味串了過來,引的她不停的打噴嚏。
“好好,你就在堂屋裏待着,別過來了。”沈慧在廚房裏喊了一聲。
鍋裏在炒菜,油在熱鍋裏翻滾,一陣霹靂刺啦的聲音,也不知道是沒聽見餘靜好的回話,還是餘靜好根本沒說話,反正,沒多一會兒,餘靜好就進了廚房。
“不是讓你不過來了嘛。”沈慧說。
餘靜好對着沈慧甜甜的一笑,“我剛聽舅舅說,今天買了好些咱們這邊都沒見過的魚蝦,特意過來看看的,看看咱們團年餐裏能不能用。”
沈慧一聽,便不再多說什麼,指了指碗櫃旁邊的地上堆的一堆袋子,“喏,全在哪兒了,你去看看。”她一邊說話,手上的動作也沒停,“這些都是冰凍的,肯定不新鮮了,但是吧,我瞧着咱們這邊幾乎沒見過這些東西,都是些魷魚呀,還有那些貝殼的,說是什麼扇貝還是什麼的,反正我也沒見過,對了,我還看見螃蟹了,不過咱家沒做過,那玩意兒我和你舅舅也不知道怎麼喫,就沒買。只聽那老闆說,這是粵省那邊特有的,我想着你張叔應該會做,一會兒咱們喫完飯,去後面把他喊過來問一問。”
餘靜好蹲在地上,用手一個一個的翻過袋子,看着z市少見的海鮮,只覺得自己的菜單怕是都要裝不下了,心裏一陣一陣的涌上興奮。
洋蔥炒魷魚,青椒魷魚,孜然魷魚,爆炒魷魚,醬汁魷魚......就一個魷魚她都能做出18種菜出來,更別說還有別的海鮮了。
香辣蟹,粉絲扇貝,爆炒花甲,蟹黃蒸蛋
“媽,我覺得咱們的團年餐生意肯定不錯,指不定還能借此小火一把吶。”餘靜好笑的跟偷食了香油的小耗子似的,下意識的嚥了咽喉嚨,光想一想,她就覺得口舌生津,眼裏閃着光。
沈慧慢慢的把番茄蛋湯盛在大湯碗裏,回頭看一眼蹲在地上的餘靜好,溫柔的一笑,“那咱們也得先喫晚飯呀!趕緊的,把碗筷拿到堂屋去,準備喫飯了。”
餘靜好“哎”了一聲,起身從碗櫃裏拿出碗筷放在水龍頭下衝洗了一下,纔拿回堂屋。
飯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蒸飯的大鍋子整個端了過來,天氣還冷,這樣米飯就不會那麼快冷掉了。
沈家沒有喫飯不讓說話的規矩,所以沈平一邊喫着飯,猶自有些擔憂,“那些東西我可是見都沒見過,你們會做嗎?萬一這做的不好喫,那不是浪費了嗎?”
“哥,這開店做生意就是這樣呀。我們開店之前確認菜單的時候,那都不知道在家裏試做試吃了多少回,才最終確定下你之前看見的那份菜單的。”沈慧笑着解釋了一句。
沈平先是楞了一瞬,很快便想明白了。
“那不是要花很多錢呀?”羅翠芬一陣心疼。
店裏的菜單她是看過的,基本上菜名旁邊都會配上配圖,好讓人知道這道菜長什麼樣,畢竟開店做生意不是自己在家做飯喫,炒個白菜就直接寫上炒白菜。
“舅舅,舅媽,這就叫投資。”餘靜好喝完半碗湯,又給自己盛了一點,這大冷的天,喝一點湯,不僅胃裏暖暖的,整個身子都是暖的,“如果前期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充分,那這店即使開起來了,估計也沒幾天就會倒閉的。就跟這個店鋪前面的那個老闆似的,就想着做一些咱們這裏沒有的東西,當然,這個想法是沒錯的,畢竟物以稀爲貴啊。可這得有個前提,物以稀爲貴,首先你得讓人覺得這東西‘稀’,對吧?你們別看咱們家的菜大多也都是家常菜之類的,但咱們店裏做出來的成品,總有種讓人喫不起的感覺,所以這樣才吸引人呀!”
沈平和羅翠芬聽完,想了想之前在店裏喫過的飯菜,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可不嘛,就連一碗平常的蒸米飯,端上來的時候,都是壓的實實的圓形,面上還撒着幾粒黑芝麻,看起來就是比有些店裏隨意盛上來的一大面盆的米飯讓人有食慾多了。
“沒想到就是開個喫飯的餐廳,裏面的學問這麼多啊!我還以爲只要味道好就行了呢。”羅翠芬一臉的感慨。
其實李翠芳的話也沒錯,要早個幾年,自然是哪家餐廳的味道好哪家餐廳的生意就好,只是,現在到底時代不一樣了。
從87年勞動合同的改革,人民思想的轉變等等原因,大家對於生活的追求已經不僅僅在於溫飽了。
所以,現在哪怕只是開一家喫飯的餐廳,如果你還只是一味的只保證味道,想要效仿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吸引人去深巷子裏喝酒的食客,相信絕不會僅僅只是因爲酒香這一個原因的。
稍晚一點,沈慧和羅翠芬在家裏收拾,餘靜好去後面找大廚張強。
張強是房東陳太太的遠方親戚,所以也租住的她家的出租房。
後面有一排平房,都是單間,在那邊租住的要麼就是小夫妻,要麼就是獨身一人的。平房門口是被圍起來的一個院子,圍牆的最左邊有一個粗壯的大桑樹,院子裏也打掃的很乾淨,看起來很有生活的氣息。
像極了武俠裏的大俠歸隱以後生活的農家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