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深明大義
“這位公子快快請起,折煞老婆子了!”
吳陳氏趕忙讓到一旁,不受雲逍的禮節。
她雖然年紀大了,眼力卻是不差,況且又是一家子當兵的。
雲逍與柳如是衣着、氣度都是十分不凡。
帶着的十幾個護衛,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士。
又怎麼可能把他們當做是尋常人?
雲逍堅持又是一拜,然後上前扶着吳陳氏坐下。
“朝廷已有明令,有家人爲國捐軀的家庭,男丁可以不入軍中效力。”“老人家的幺子,完全可以離開關寧軍,即使到了地方,也能得到妥善安置。”
“他卻又爲何繼續留在軍中?”
雲逍不解地問道。
這幾年,朝廷出臺了一系列優撫軍人和家屬的政策。
其中就有一條,家中有男丁爲國捐軀的,家裏的人可以不用在軍中效力。
吳陳氏的小兒子完全可以離開關寧軍,與家人團聚。
並且像他這種情況,還可以被安置到順天府衙門裏當差。
“這都是國師對軍中將士的恩德,老婆子哪裏不知道?”
“幺子倒是想回來伺候老婆子,卻被我給訓斥了一頓。”吳陳氏搖了搖頭。
柳如是好奇地問道:“這又是爲什麼?”
吳陳氏不假思索地答道:“他回來了,誰給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和老六報仇?”
“這次皇帝親自帶兵去打女真韃子,正是用人的時候,幺子好歹是個把總,又是多年的軍伍,還有點用處。”
“這時候他要是回來,那還算是個人嗎?以後下去了,還不被老頭子和六個哥哥給罵死?”
雲逍和柳如是心中再次一震。
“以前啊,家裏頭的男人去當兵,那是爲了養家餬口,沒辦法的事情。”
“如今朝廷優撫英烈親屬,光是領到的撫卹,就足夠養活老婆子和孫兒了,官府還按月發放錢糧,村子裏的鄉親也經常幫襯着,喫穿都不用愁。”
“如今老婆子享福了,可也不能忘本不是?”
吳陳氏淡然一笑,捋了捋蒼白的頭髮。
“老婆子雖然沒啥見識,又有些老糊塗了,可還是知道一些事理。”
“老婆子以前在義烏老家,又隨軍到薊鎮、遼東,那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現在又過得是什麼日子?”
“這太平日子啊,都是靠當兵的,在死人堆裏殺出來的。”
“當兵的要是都怕死,這要是韃子來了,又哪裏還有好日子過?”
吳陳氏說話有些囉嗦。
然而一字一句,都透着深明大義。
雲逍想到她剛纔冒着大雨站在村口,期盼兒子歸來的一幕,不由得心頭一酸。
哪個當孃的,願意自己的兒子提着腦袋上戰場?
況且這還是最後一個兒子。
可她心中的大義,壓倒了對兒子的擔心,以及失去丈夫和六個兒子的痛楚。
這就是華.夏最普通的百姓。
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這也是華.夏一族,能夠延續五千年文明的根源所在。
雲逍一時不知該怎麼說好,只能出言安慰:“這次陛下御駕親征,滅了女真韃子,也算是爲您一家人報了大仇。過幾天大軍就會凱旋,您的兒子也會安然歸來。”
吳陳氏笑了,“借你吉言!”
接着雲逍又跟吳陳氏攀談了一會兒。
問清了她兒子的姓名、官職。
稍後讓人去查一查,這樣的忠烈之家,必須大肆褒獎。
雲逍向吳陳氏的孫兒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孩童怯生生地答道:“昂叫磚兒。”
雲逍笑了,“大名叫什麼?”
孩童答道:“昂的大名叫磚兒。”
“那是小名。”吳陳氏拍了一下孫兒的後腦勺,然後嘆道:“咱一家子就沒一個識字的,整個村子都一樣,沒能給他取個正經的名兒。”
雲逍想了想,“我給他取個大名,就叫吳國基,可好?”
大明江山,乃至華.夏族羣,就是由這樣的一塊塊磚石搭建起來的。
國基,大明之根基,也是華.夏一族的根基。
孩童小聲嘀咕着:“烏骨雞?這是個啥名字?”
“是吳國基,哪是什麼烏骨雞?”吳陳氏照着孫兒的後腦勺又是一巴掌。
然後推了孫兒一把,“磚兒,趕緊磕頭謝謝這位公子!”
吳國基就要磕頭,被雲逍扶住。
他讓乙邦才取來紙和鋼筆,正要下筆的時候,又改了主意,朝柳如是說道:“你來代筆。”
柳如是抿嘴一笑。
雲真人這是怕自己的字醜,嚇着人。
柳如是工工整整地在紙上,寫下吳國基三個字。
吳陳氏小心翼翼地收好,千恩萬謝。
吳國基好奇地打量着柳如是手裏的鋼筆。
其實此時市面已經有鋼筆出售,並且深受讀書人的喜愛。除了攜帶、使用方便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這種筆是國師發明並常用的。
雲逍將鋼筆送給吳國基,然後笑着問道:“想讀書做官嗎?”
“昂纔不要做王保那樣的狗官!”
吳國基不假思索地說道,然後昂起頭:“昂長大了,也要當兵。”
“今後當兵也是要讀書的。”
雲逍笑着搖搖頭。
然後對吳陳氏說道:“朝廷專門設了一個軍備學堂,忠烈之後可以進入學堂學習。讓他去那裏讀書,您看可好?”
這個軍備學堂,是去年組建的,相當於後世的軍官學校,學員的待遇跟生員是一樣的。
學堂中的學員多數出身勳貴、將門,立有功勳的中下層軍官的子嗣,也可以進入學堂。吳陳氏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連連點頭:“那敢情好,那敢情好,磚兒趕緊磕頭!”
雲逍擺擺手,“過些時日,我讓人來帶他去學堂。”
又坐了一會兒,大雨終於停了。
雲逍起身告辭,吳陳氏拉着孫兒,一直送到村口。
回城途中,雲逍坐在馬車上一言不發。
柳如是知道他心中難受,輕言撫慰道:“因爲有夫君,大明已是天翻地覆。吳氏一家的遭遇已成過去,將來不會再有!”
雲逍嘆道:“大明朝廷,愧對天下百姓啊……”
話沒有說完,忽然醒悟過來,禮部制定的班師大典缺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