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合作方式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說白了,胤禵就是準備一邊進行代用貨幣的推廣,一邊進行信用貨幣的實驗。

  坊間曾經流傳過一個不太靠譜的說法,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貨幣的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先不討論這個方案實現起來的難度水平,只分析下內在的因果關係還是挺有意思的。

  按照偉大先賢馬子的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政權則是上層建築的核心。

  一旦展開,整個朝廷,不分層級,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會被胤禵左右。

  胤禵不想也不需要解釋過多,接着說道:“最近這幾天晉商的頭面人物會派人過來拜訪,到時候你安排一下,和對方商討一下匯通天下方面業務的合作。”

  對於董玉山而言,這也是個不亞於從海外大量輸入糧食的大活。

  就其本身而言,算是標準的浙商,而且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寧波商幫。

  這是對中國近代影響最大的商幫,也是中國實業近代化的先驅力量之一。

  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商務印書館。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讀過幾本書的人都知道。

  入門級的教科書,新華字典,就是商務印書館編寫發行的。

  商務印書館的創立,標誌着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

  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爲“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明清時期的晉商,實力上要遠超浙商。

  對比一下現在,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東部沿海的三大經濟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在明清時期分別對應着當時的三大商幫,晉商、徽商、粵商。

  只不過近代以來,前兩家都逐漸走向沒落,只有外向型非常明顯的粵商還一直延續到現在。

  所以董玉山這時候的心態有點像加拿大要和美國去談判,而且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有點懵逼的原因就在於,啥時候咱也可以和美國同起同坐了?

  一直不都是老大在咱們地盤上做業務的時候,直接給咱分配嗎?

  不管自己怎麼想,董玉山現在做事情的時候,就秉持着一條準則,

  我不要我自己覺得,我只要十四爺覺得。

  擺正心態之後,董玉山很自然的問道:“請問十四爺,咱們談的底線在哪裏?”

  胤禵不假思索的答道:“把他們的所有業務和人手全喫進來,給他們一成半的份額。”

  “盈利的部分可以提走,但是存銀和發出去的票必須一致。”

  這個方案顯然是提前考慮過的,胤禵對於晉商的銀子並不感興趣。

  只是對於晉商在整個北方的貿易渠道感興趣,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從山西出發把業務做遍整個華北、西北和東北,努努力還是能實現的。

  但是晉商的渠道不止於此,現在的足跡已經涉及到,朝鮮半島、日本,甚至大老遠跑到莫斯科去開分號。這就不是一般的冒險精神和開拓精神可以解釋的了。

  董玉山對晉商的實力還是比較有數的,略帶擔憂道:“這個條件恐怕對方不會接受的,十四爺。”

  “按照對方的實力,雖然現在的錢莊票號相關的業務,還不是他們最大的產業,但是隻要內部扶持一下,實力還是在咱們之上的。”

  “更不用說,對方從事這些行當已經傳了幾代人,技術手段和人手儲備都不差。”

  胤禵搖了搖頭,擺手道:“一成五是底線,另外你告訴對方,這個份額也不是最終的數字。”

  “後面如果增資的話,除了一部分人的份額不會被稀釋,其他人如果不等比增資,份額還是會被稀釋。”

  見十四爺如此強硬的態度,不僅沒有後退一步,而且還加碼,董玉山陷入了沉思,開始仔細計較怎麼才能辦成。

  總不能給對方下個藥,好讓對方乖乖把合約簽了吧。

  胤禵見董玉山滿臉爲難的樣子,直接點明道:“你要記住,這個一成五的份額,是匯通天下之後的份額。”

  “真要是仔細計較下來,二十個晉商的錢莊票號,恐怕也不止吧。”

  見董玉山開始有點反應過來,胤禵繼續補充道:“咱們這家票號將是朝廷唯一官方經營的票號,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以後所有的結算,都要通過咱們來進行。”

  “告訴對方,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能合作的話,就準備改行吧。”

  一番解釋下來,董玉山已經完全領會了領導的意圖。

  現在的四大恆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小白兔了,在十四爺相中之後,通過這次的糧食貿易賺取了大量的白銀,已經有資格化身大灰狼了。

  這個就是典型的小白兔做時間長了,已經培養出了小白兔心態。

  在理論上這個被稱爲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過高的估計了對方的力量,過低的估計了自己的力量,不敢積極的進行競爭與合作,坐失良機,更有甚者直接投降逃跑。

  即便是在後世這種心態也是非常普遍,胤禵對於這種心態是不太喜歡的。

  但是可以理解,人們能填飽肚子不過三四十年的時間,然而很多問題都積累了幾千年。

  希望在某個階段,能夠提供足夠的保障,讓大多數人都能夠有向前衝的能力和勇氣,而不是總需要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先給自己找找退路。

  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無關於創新和奮鬥的事情上。

  談完事情之後,也來到了晚飯時間。

  爲了有機會表現一下,董玉山安排提前請來的魯菜大師傅,做了一桌上好的席面。

  技術不夠發達,確實沒有辦法。

  雖然覺得家鄉的海鮮纔是人間至味,但是苦於運輸不便,只能等十四爺南下的時候,再安排一下。

  這個時候的北地一絕,也只能是魯菜了。

  胤禵對於外面的飲食一開始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走街串巷的時候,也沒少常識。

  只是由於調味不足的緣故,大多數的飲食和宮裏比,都只能算是嚐個新鮮。

  但是談到魯菜的話,還是有點興趣的。

  這個應該可以算是餐飲史上,最早大規模應用味精類調味品的主流菜系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