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方孝孺,誅十族?

作者:拿鐵沾咖啡
明朝,洪武十三年。

  果然,終究是他開了城門,李文忠暗自嘆了一口氣。

  雖然之前就有了一些預感,可是,真的在神蹟中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的心裏還是充滿了愧疚。

  只能再次起身,向朱元璋行禮。

  不曾想還沒等他開口,朱元璋就揮了揮手輕聲道:“九江也沒有做錯什麼?拼死抵抗也是白消耗大明的力量,反倒容易讓外讓了機會,況且以老四的能力他也堅持不了多久。

  朱元璋轉頭又看向了朱棣:“老四你這一路打過來可有不少人幫了你,你進了京之後又打算怎麼對你的侄兒還有那些大臣?

  朱棣沉默片刻面對一道道看向他的視線,那其中包含着殷切的期望,朱棣搖了搖頭道:“父皇您的教育兒臣謹記在心,只要他們規規矩矩不搗亂,我定也會好好待他們的。”

  朱元璋不給朱棣喘氣的機會,緊接着問道:“要是他們不規規矩矩,有了些動作呢?”

  “孩兒還是會好好對待,不過是永絕後患的對待。”朱棣沉默片刻道。

  殿內羣臣都在沉默着,他們彷彿已經看到了,永樂初年,京城的一場腥風血雨。

  漢朝,元朔元年。

  他們的關注可不是朱棣如何統治明朝,古往今來的歷史難道很少嗎?

  大同異罷了。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神蹟中的評價。

  唯一兩個字極爲刺眼。

  淮南王劉安更是愣住了神。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也是藩王,他也要造反。

  這不就是他要失敗了。

  與他心情截然相反的是漢武帝。

  藩王造反,動搖的可是他的權力。

  可歷史上僅有朱棣一人成功,那他大漢豈不是沒有了藩王之憂!

  不過倒也不能大意了,縱使他們造反不成功,可終歸是損了我大漢的國力。

  【朱棣要怎麼對待他的好侄兒呢?】

  【從靠近京城他就一直在想,可惜終究是空想,朱允炆沒有給他機會。】

  【朱棣後來數十年祕密派人尋找,皇上可以跑路,可臣子們跑不了。】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作爲建文帝的班底,下場自然不必了,其他不願意承認朱棣登基的大臣,依舊堅持建文帝爲正統的大臣,有的選擇自殺,有的選擇大罵朱棣最後被他下獄處死。】

  【這裏,我們要提一下的是方孝孺,據朱棣因方孝孺對他痛斥,多次於大殿中與朱棣對峙,被誅其十族。】

  【可實際上,明史正史等均未記載,反倒是在明神宗實錄中記載了,明神宗赦免簾年被方孝孺牽連的千餘人。如果被誅殺,又何談赦免?】

  【不過朱棣當時確實殺掉了方孝孺,也殺掉了許多人。但這些都是與提議削藩反對朱棣有直接關係的。】

  【那麼方孝孺誅十族的法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明朝,洪武13年。

  看到建文帝失蹤,朱棣才鬆了口氣。

  畢竟他現在還年輕,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未來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好侄兒的。

  萬一要是不光彩,那豈不是會與大哥生了間隙。

  而對於朱棣處理那些文臣的手段,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

  自己上任清除政敵,合情合理。

  況且才殺了八百餘人,他爹朱元璋殺胡惟庸,誅了他三族,都遠超八百餘人。

  底下的大臣們也都鬆了一口氣,差點以爲朱棣要學他父親徹底清除一批朝廷重臣。

  只要朱棣不亂來,他們的子女作爲開國功臣的後代,本身能力也可以,即便沒有投靠朱棣這一方,也不會成爲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具屍體。

  而如今,建文帝不知所蹤,他們的後代如果還傻傻等着不動,那就開除族籍吧。

  朱元璋點點頭,他現在可是經歷了胡惟庸事件的,同黨當然是要殺,還必須殺乾淨。要知道,後來自己處理回胡惟庸一案的時候可是牽連出了三萬人。

  但同時他的敏銳的政治也讓他發覺到了一些事情,他皺了皺眉頭對朱棣道:“可後來還是能傳出你連誅十族的謠言,可見當時你還是沒有清理乾淨那些心有反骨之人啊。”

  朱標雖然宅心仁厚,不贊同大規模殺人,但他也明白朱棣這種清理政敵的行爲。

  只是可能有些操之過急,沒有做好善後工作。

  導致後世對他的行爲產生了種種偏差和誤解。

  明朝,永樂16年。

  此時的朱棣治理了十多年大明王朝。他與朱元璋一樣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冷笑的出了聲:“看來我當年到底是心慈手軟了,沒有對你們趕盡殺絕。讓後世造謠出我誅了方孝孺十族。倘若我真的誅了他十足,還有活人能往史書上寫嗎?”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沒把這八百人放在心上。

  這八百人算什麼,隨便打一場,哪裏不死八百人,世上從來不缺賢才,缺的是忠心耿耿的賢才。

  他們更感興趣這種法到底是怎麼形成並且傳到後世的,畢竟百年後的身後名纔是關鍵。

  誰不想讓自己的名字流傳千古?

  【其實,這種法的形成。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並且滿足了部分饒需求。】

  【首先是普通老百姓和底層的儒生,他們數量衆多,並且並不瞭解朝廷內部的爭鬥,只能看到八百具屍體。】

  【伴隨無知的震撼,進一步傳播爲方孝孺的故事,似乎也得過去。另一方面。既然他能廣爲流傳,那麼必然是要能夠讓人們產生興趣。】

  【而皇室祕聞,屠殺十族八百人,自然充滿了趣味,迎合磷層受衆。】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的脾氣還比較暴躁:“這些市井閒人喜歡聽故事也就罷了爲什麼偏偏要用我的故事?還把我編成暴君,不怕我誅他九族嗎?”

  【接着是儒家的士大夫們。在他們心裏,方孝孺完美符合儒家的各種教義,自然是要爲她話。】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明末時期,需要大臣們成爲忠義之士,就用方孝儒做例子進行宣傳。】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