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原來大明未來這麼有特色。

作者:拿鐵沾咖啡
【這裏可以稍微解釋一下明朝的內閣制度。】

  【實際上它本身來源於文官制度,在永樂年間被逐漸完善。】

  【內閣制度之所以出現,便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一生極具才華,他在位時實行了皇帝直接對接六部,將皇權完全的把控在自己手裏。雖然累,可是權利也夠大。】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朱元璋那樣的能力。甚至大部分的皇帝都沒有那樣的能力。】

  【於是朱棣設立了內閣,幫助皇帝處理事務事務。並且朱棣設置了其品級僅有五品,級別不高,作用卻不,朱棣用的很順手,後來的皇帝也很順手於是便逐漸沿用下去,並完善了起來。】

  【但是任何一種制度都不可能長盛久不衰,到了明朝中後期,內閣權力逐漸擴大,開始逐漸影響皇權,並將權力凌駕於六部之上。】

  【從某種程度上講,明朝中後期的內閣可以看作是由諸多人組成的一個丞相。】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看到神蹟中誇讚自己的才能,本來還覺得很高興。可沒想到這老四,自己才走了幾年,就把自己的教的規矩都廢了。

  看看他後邊搞了什麼。

  廢丞相將權力收攏到自己手裏,雖然累,可勝在可以長久的保持住皇權。

  你搞一個內閣。看看後來成了什麼樣,都已經開始分皇權了!

  朱棣注意到朱元璋看自己的眼神,當即徒了朱標身後,大喊道:“父皇兒臣真的不清楚啊,我現在連怎麼治理朝政都不懂,我現在還什麼都沒幹啊。”

  朱元璋冷笑道:“那你的意思是,以後還是要繼續成立內閣制了。

  之前我就不明白,方孝孺的事情爲什麼會被以訛傳訛稱爲誅十族?

  那些文人什麼時候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原來還是你自己造下的孽!”

  在場的,衆臣們也都紛紛低下了頭。

  他們想的可不是朱棣後來成立的內閣制,而是朱元璋口中的文饒影響力。

  他們這一批跟隨朱元璋創立偌大明朝的人大多都是武將。

  就算有文人,也都是身旁隨時帶着佩劍。並不算純粹的文人。

  可隨着神蹟方前所,後來文人勢力大,再加內閣制度當中也大多都是文臣。

  他們這些武將未來豈不是要被這些文人打壓?這可如何是好?

  朱棣有些委屈的道:“那內閣在我手上時肯定還乖乖聽話,定是後世不孝子孫們把握不住,我也沒想到呀。”

  他不還好,一朱元璋更來氣:“你身爲一國之主,一句沒想到就能推得了責任嗎?沒想到不會去多想想?我家的都忘了是嗎?”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的注意力則集中到了朱元璋廢掉了丞相上面。

  他自認爲自己不比這朱元璋差,將權力集中於自己手裏,雖然對於後世的子孫來講要求高零,但當下試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底下的大臣們明顯看出了劉徹眼中的興趣。不由得心裏暗暗叫苦:“陛下,冷靜啊。咱們可比不得他大明”

  【內閣的權力整體雖然等於丞相。但他並非能做到丞相所做的事情,因爲人一多,心就不齊,力也難往一處使。】

  【況且明朝皇帝也並非蠢人,他們也明白內閣的權力可能會過大,於是推出了司禮監,執掌披紅的權力。】

  【披紅即大臣們將對奏章提出的建議寫在紙條上,貼到奏章上面。當呈送給皇帝后,皇帝會把奏章和紙條全部瀏覽,用紅字來做批示。】

  【永樂年間,這些批示都是朱棣自己來。而到了後來,一方面爲了牽制內閣的權力,另一方面,一些皇帝爲了減輕負擔,便將披紅的部分職責轉移到了新任的司禮監太監手鄭】

  【司禮監完全依附於皇帝存在,不能對皇帝直接產生作用,不像唐朝後期那樣,完全把控皇權,可肆意廢除皇帝。】

  【無論他的權力再怎麼擴大,始終都受制於皇帝。】

  【這樣皇帝就可以用他成功牽制內閣,保證自己的地位。】

  明朝,洪武十三年。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的眼珠子瞪得圓圓的,他大唐居然會淪落到那樣的地步!底下衆臣。

  宦官亂政並非沒有先例,秦朝趙高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而如今神蹟上,他大唐未來恐怕不弱於秦時的趙高,都能完全把控皇權了!

  可如今貞觀年間,太監連觸碰朝廷的權力都沒有啊,後世到底是如何去發展成那樣的!

  長孫無忌拱手道:“臣以爲未來太監之所以掌權,可能與東漢類似,皇帝無人無權,只能啓用太監。到後來卻無法擺脫。”

  衆茹點頭。他們顯然也想到了這些問題,關鍵在於皇帝爲何無人無權?

  是皇權內鬥?是外戚勢力強大?還是臣子權力膨脹?所有人都開始了思考。

  【明太祖時期,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直接對皇帝負責。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達官貴人。巡查緝捕,無一例外。】

  【直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認爲錦衣衛權力過大,纔將其廢除。而朱棣登基後因人手不夠,便重新啓用了錦衣衛,但又覺得錦衣衛用得不夠順手,於是設立了東廠,讓宮內太監掌管東廠事務。】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盯着朱棣,似有一種大義滅親的感覺。

  漢朝。

  劉徹與劉邦也是蠻有興趣的。可底下一衆人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互相眼神交流着:你去勸勸陛下;我地位低下。哪來的資格?他去吧;我最近才惹得陛下不開心,還是他去吧。了。

  在不斷推辭下,大殿中始終保持着沉默。

  唐朝,貞觀三年。

  魏徵開口道:“我大唐日後宦官掌權,極有可能與特殊機構的設立有關,畢竟他們不受尋常法規約束!”

  衆多大臣們對於魏徵的想法表示贊同。倘若皇帝權力受限,確實需要藉助特殊機構,而宦官無疑是很好的選擇。而將權力給予出去後,也確實很難收回來。

  那麼就回到最初的問題了,皇帝究竟是爲何陷入了無人無權的地步?

  宋朝。

  趙匡胤對此不予評價,因爲他自己已經設立了直屬自己的特務機構—武德司。

  【同時爲了防止軍權被老將把控在手裏,朱棣還派宦官去軍隊任職,這與內閣加起來便形成了明朝一大特色。】

  【裏有內閣與臣子爭權,外有太監與軍隊鬥爭,使得皇權達到了極大的保障。】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露出了令人發瘮的笑容:“原來咱們大明未來這麼有特色。”

  朱棣此時已經將自己完全縮在了大哥朱標身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