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盡是些鼠目寸光之輩!
朱棣有些不自然的情緒,雖然現在的他已經經歷了風風雨雨,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可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東廠和錦衣衛最後會成爲一個朝代的特色。
只能頗有些不自然的道:“看來咱們大明的特殊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啊。這個機緣巧合也不少。”
底下一衆大臣紛紛點頭。廢話,不念頭皇帝會給你好果子喫?面子還是要給的!
【朱棣還幹了一件大事,一件改變明朝整個歷史,包括政治經、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大事。】
永樂年間的朱棣顯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可洪武年間的朱棣,卻有些猶豫了,他怎麼知道未來的自己是怎麼想的,到底要不要從大哥背後站出來呢?老躲着也不是辦法。
【朱棣乾的這件大事便是遷都,遷都的地點則是他的藩地北平。】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頗有些驚訝,或者所有人都很驚訝。
朱元璋先開口了:“你選擇把地點定在北平,是有什麼想法嗎?”
這個時間的朱元璋其實已經有遷都的想法,還記得當初太子朱標外出考察,最後突發急病而亡嗎?
他當時去考察的地方就是長安洛陽一片。
朱棣點零頭:“可能是兒臣在自己的藩地經營多年,並且爲了防守邊疆,所以選擇了北平。”
徐達等武將已經從軍事方面想到了很多問題,拱手道:“燕王殿下以北平爲京城,這邊疆的防禦壓力也恐怕不,一個不留神,外族也會有可乘之機。”
秦朝。
始皇帝眼中滿是興趣,之前朱棣身先士卒勇往無前的衝鋒已經讓嬴政對他生了些許好福
而如今看到他以大魄力將都城定在邊疆,不管是爲了國家還是爲了自己未來的皇陵。他都是值得尊重的。
這種情況下他必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外擔
只可惜大秦內部尚未肅清完整,他暫時也沒有辦法遷都。
宋朝。
趙匡胤眼中有些模糊,神蹟中的北平就是他心心念唸的幽州啊,燕雲16州!
他北伐爲了什麼?
不就是爲了將幽州收回?
如今看到未來的模樣,幽州確實被收復成功,怎能不興奮?
其實,明朝建立之初,關於定都何處?曾有過激烈的討論。
可惜後來因局勢發展的問題才定都應府,到後來朱元璋想遷都洛陽長安一帶時,卻因太子朱標病逝而不了了之。
朱棣登基時,局勢已然變再變。他只能開始鼓動山西、江南富戶商熱或各地流民移民北方。
永樂七年,朱棣在北平開始修建皇陵的地基。再一次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決心—誓死守衛邊疆。
永樂八年,朱棣率軍親征,痛擊蠻夷並大獲全勝。
班師回朝後,爲了更好的運送物資,朱棣下令開通運河,打通南北漕運,耗時五年。
從此南北文化經濟交流日益增長。
這一段簡單的遷都的介紹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朱元璋自開國以來就很清楚,北方久經戰亂人口,他一直在鼓勵南方人口向北遷移,卻很難見到成效。
可神蹟的方法他也無法使用,畢竟朱棣當時已經把都城遷到了北平,纔會有人跟過去。
朱棣身邊的弟兄們則注意到了另一句話,包括下面的武將也很不解。“四哥,你要去親征?你可是大明的皇帝啊!千金之體,當坐大殿之上,自有無數將士爲你衝鋒,何必率軍親征呢?萬一有個危險,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啊。”
底一下武將也紛紛點頭,如果需要皇帝去率軍親征那還要他們幹嘛?而且按照當時的情況看,也不是人才凋零無人可用之際啊。
底下有些心思活絡的武將則想到了更遠。朱棣將京師遷移到了邊疆。那以後。邊關的仗是不缺的打了。
【那麼朱棣爲什麼要選擇北平作爲都城,而不是朱元璋在此時曾定下的洛陽長安一帶呢?】
【首先朱棣於洪武十五年就藩,從洪武至永樂年初,近二十多年時間,讓他對北平可謂瞭如指掌。】
【這裏我們可以稍微介紹一下,北京、北平,古稱幽州,也被譽爲燕雲十六州的重要部分。】
【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以來,北方漢人被異族統治近四百年之久。而南方漢人則是被北方異族持續騷擾。】
【時間的力量無疑是可怕的。百年之久的分割讓南北雙方產生了文化、政治、經濟、乃至人心的對立。】
【元朝之前,宋和遼都在爲誰纔是中華正統而爭論不休,雙方都認爲自己是漢人,自己是正統,爲此一度打得不可開交。】
【最後出現了中華史上唯一的,宋史、遼史、金史並列的情況。】
【而在明朝時期,南方的文人普遍輕視北方,在他們看來這裏已被蠻夷同化了,不配合他們同伍!】
明朝,洪武十三年。
大殿裏是死寂一片,所有饒臉色都凝重了起來。
雖然眼下南北對立沒有那麼嚴重,可他們也有些感覺到了可他們也並非毫無察覺。
只是對此並不重視罷了。曾想隨着時間的流逝,南邊竟越發的對立了起來!
朱元璋已然控制不住怒火了,手上的玉當即摔在霖上,“盡是些鼠目寸光之輩,整日爭權奪利,竟無一絲家國情懷!”
底下衆臣臉色也非常難看,南方士人對於權力的試探和把控,想要將北方人踢出朝廷。
這也顯然打破了實勢的平衡,同時也是對皇權的試探。
倘若成功那將是什麼情況?
必然進一步加劇南北分裂,同時,南方士人在朝廷中的勢力逐步膨脹,把控越來越多的權利。
屆時這江山還是姓朱嗎?這江山還是大明的嗎?屆時引發的動亂又該如何處理?
明朝建國以來的融合民族的政策徹底失敗,最後受損的可是大明的國運啊!
朱元璋的眼神已經冷漠了起來裏面是血和火。
終究是對這些人太仁慈了,讓他們以爲自己老了,提不動刀了,殺不了人了!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更是堅定了攻打匈奴的決心,既然已經知道後世對大漢的認可,那麼就讓這大統一從他這裏開始吧!
秦朝。
始皇帝有些愣愣的看着漢族兩個字,爲何不是大秦?他大秦一統六國。爲何不是以秦爲名?
宋朝。
趙匡胤整個人都呆住了,他一生只求北伐,收回燕雲十六州。可爲什麼最後淪落到與遼、金並列?
這是恥辱啊!他緩了緩神,將目光轉向了他的兩個兒子,趙德芳、趙德昭。
大宋目前兵強馬壯,倘若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那必然是在繼承人上出了問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