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舉的改革,怕是會有無窮麻煩啊!

作者:拿鐵沾咖啡
第30章科舉的改革,怕是會有無窮麻煩啊!

  考慮好如何處理南方豪強、士人後,朱元璋的愛才之心又升了起來。

  他自己也是農民出身,小時候很是敬仰這些文人,覺得他們說的話大有智慧。

  可隨着後來的經歷,一路在亂世中闖蕩,他自己也明白他不是讀書的料,文人這種生物在他心裏也逐漸跌落神壇,如今心裏更是厭惡至極。

  可朝廷的治理終歸是需要知識分子來,他也不能趕盡殺絕,可每過一段時間就有這樣那樣的苗頭出現,他自己也是頗爲心煩,就不能安分點嗎?

  朱標一向宅心仁厚可也覺得不該如此

  爲何偏偏臨危之際才以死報君?

  早幹嘛去了?

  平日裏兩手高高掛上,自譽文人雅士,卻遠離粗鄙之人。

  看似清高,實則收房買田,亡國危難之際則一死了之。

  且能圖的一個好的身後名,這算盤打的是啪啪響!

  殿內的衆人紛紛心裏竊喜,如今看萬歲和太子都對文人有了明顯反感,那他們這些武將的用處不就來了!

  即便太子還如神蹟般難過此劫,可還有朱棣啊,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日後他的高級將領那麼少,自己投奔過去也是很有前途的啊。

  朝廷裏極小部分的文官們臉色難看了起來,他們還沒搞什麼動作呢,這就被神蹟揭了老底,加上朱元璋還在,他的相識於微末的開國大將們還都在,他們也不敢有什麼動作啊!

  ——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輕蔑的嘲笑着:“當真是爲國爲民的賢才啊!可惜吾這小小漢朝容不下這等大才!以死報國?”

  “何需等到臨危之際!現在就需要你們的赤膽忠心!來啊!”

  漢朝從劉邦開始就把能者上弱者下的規則發揮得淋漓盡致!

  倘若你有能力,上任就算官居一品,倘若你沒能力,熬到死也不一定能升官!

  劉氏薄情寡義的名聲愈發傳播,可也有許多賢才因此可以直接施展抱負,不必因時局異常而苦苦等候。

  因此朝廷的權力大多都在皇帝手裏,黨派之爭都被限定在一個範圍裏,穩步發展。

  【彩蛋二: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

  ——

  秦朝。

  此時的諸子百家尚未迎來大清洗,大多都還抱有被重用的夢想,而秦始皇也正有此意。

  雖然商鞅的變法確實很好,但他很清楚,那不適合如今一統天下的大秦,如今的大秦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是穩步發展。

  朝廷內部也在他的授意下開始出現其他諸子百家的人,雖然李斯是丞相也是法家的代表人。

  可對於秦始皇這些行爲並沒有表達出反對態度,之前他還不解,如今看來是想在自己死後搞出亂子!

  而諸子百家的人也都紛紛贊同這句話,他們不求自己能有1多大進步,起碼開始進入皇帝視野,就是件好事,比之前獨寵法家好多了吧!

  從長遠眼光看,多元化的思想的發展對一個國家乃至民族的文化都是好的。

  ——

  宋朝。

  已經有不少儒家文人開始了:“黃老之學雖然也是大道,卻並非治國之理,教化百姓之法,還必須是我儒家來治理國家,處理朝政,方能使百姓富足,人民安居樂業!”

  這還是文雅的,稍微偏遠些的士子已經開始了咒罵:“異端!都是異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至理名言都忘了嗎?這書自然是我們儒家的經書!”

  與之相反的則是趙匡胤,或者說所有不是被儒家學說洗腦的皇帝都是這麼想的,一家獨大對於帝王而言哪有百家爭鳴來的好?

  誰有用我就用誰,平日裏也就多幾口飯,等到時局不同了再開大會,用新的學說,豈不快哉?

  這樣的王朝才能久經不衰啊,君不見朱元璋的策略雖然不錯,可時局一變就不合適了,最後鬧出多大亂子!

  【彩蛋播放完畢。】

  【本期萬界電臺到此結束。】

  【十五天後,下期萬界電臺準時開啓,我們接着來看那些“傳奇的太宗們”。】

  【不見不散哦~】

  隨着最後的聲音逐漸減小,神蹟消失在原地,一切重歸平靜。

  這十五日是皇帝們整頓自身,重新規劃未來的極佳時間,也極其緊迫,而對於那些不成器的皇帝們,還不知發生了什麼!——

  秦朝。

  嬴政看向了自己的好丞相李斯,自從得知繼承人出問題後,他便在一直思考,眼下最有可能的就算李斯了,只不過畢竟還沒有發生,他也不能責怪功臣李斯。

  一直在他身旁的李斯也顯然習慣揣摩秦始皇的旨意了,他當然也知道自己眼下不會有事。

  於是直接開始了政務討論:“臣等從神蹟中除了發現火藥極其重要外。”

  “還發現那明朝的皇帝似乎用的都是絲帛般的物品來作爲記錄時書寫的用品。”

  “此物極其輕便,若能研製出,我大秦的賢才將源源不斷!”

  要知道電臺之所以對知識分子如此尊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書籍保存運輸困難,能得到學習機會的人家少得可憐。

  若能將其推廣開來,不說得到多少賢才,起碼很多政令是方便施行了。

  李斯見皇帝點點頭當即呼來內侍:“傳令工匠部,一月之內火器必須有成功,那絲帛類物品必須有突破!”

  嬴政隨後說道:“將征討百越一地的事情也儘快提上流程,可以先停下皇陵等地的修建工事,大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在與衆人討論一番後,決定眼下還是主要開發火器,海外之地的的開發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不一定很快就有回報。

  火器就不一樣了,前朝有舊例,可以模仿,投入小可好處確實多多,北方蠻夷很容易就能打下。

  再者就算科舉的問題,雖然他們吸取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並加入自己的一些內容,可終歸大差不差,李世民本來就求賢若渴,永遠都不嫌多,當然是想盡快改革。

  可魏徵卻站了出來:“陛下,開發火藥,準備軍事已然讓國家有些動亂,再進行科舉的改革,怕是會有無窮麻煩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