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人送外號高梁河車神。
十五日後。
各個朝代的大殿裏的人明顯少了一截,這數五天裏。
有的皇帝注重火器發展。
有的要求造船出海。
還有的大力改革科舉。
更有甚者已經準備發兵了。
這可把下邊的人忙的日夜顛倒。
終於在今天,神蹟再度降臨,有些人還在幹活,而他們表現優異,能繼續觀看神蹟。
【叮,關於收看萬界電臺之神奇的太宗們第二期。】
【本期節目的主角便是宋太宗。】
——
宋朝。
趙匡胤瞬間兩眼放光,自己運氣居然這麼好,能看到即將發生的。
這宋太祖可就是他們大宋的第二任皇帝啊,有了今天的神蹟點撥,大宋絕不會再出現那種情況!
而他身邊的趙光義、趙光美、趙德昭紛紛心裏一顫,要說誰最有可能,那必然是趙匡胤身邊的這幾位了,可到底是誰?
自從上期神蹟放完後,趙匡胤便隱約猜到自己的繼承人出了問題,而經過這幾日的試探,他並沒有什麼發現,可這不就意味着出現了意外?
不在自己的繼承人身上,就只能在可能是繼承人的身上了,他的弟弟趙光義也就進入了他的視線。
今天神蹟站在他這邊啊,必須得好好看看這位宋太祖!
【宋太宗,一位疑點頗多的神祕皇帝。】
【他接手宋太祖的大宋後穩固了朝廷政權,一統天下,消滅了五代十國的混亂的割據局面,他在位時加強科舉制度,爲大宋的人才發現、儲備都功不可沒。】
【當然這些似乎不能算作神奇之處,確實如此,他真正的奇異在於成爲了宋朝風氣的領頭人!】
【也是一戰成名,人送外號高梁河車神的宋太祖的好弟弟。】
——
宋朝。
趙匡胤已經轉頭看向了趙光義,神蹟已經提不起他的興趣了,他的好弟弟實在是讓他驚喜!
趙德芳桌上的茶杯嘩啦一聲碎了滿地,身邊的兄弟趙德昭卻沒什麼反應,兄弟二人都緊緊盯着神蹟:二叔當了皇帝,那他們這些正統的繼承人哪去了?
趙光義被一衆人盯的臉色蒼白,幾度想要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神蹟能有錯?
當然不可能,那就只剩下自己的問題了,可要說自己沒半點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可就這樣認命了嗎?
“大哥!這其中定是有什麼意外啊!”趙光義抱着最後的念想不甘的說道。
見趙匡胤依舊面無表情的看着他,他又快速的爲自己辯解:“神蹟不也說了我是大哥的好弟弟啊,我怎麼可能做出反叛之舉!”
雖然都覺得那句“好弟弟”有些怪怪的,但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從一開始就一直沉默的趙匡胤終於開口了:“那個領頭人怎麼回事?帶起來什麼風氣?你做了什麼!”
趙光義快哭出來了,他怎麼知道!可要是不說出點什麼,今天能不能走出這個大殿都是問題!——
唐朝,武德九年。
所有人都在思考這個“好弟弟”,李建成的目光毫不掩飾的盯着李世民,似乎在說:是吧,我的好弟弟!
【宋太宗,其實是宋太祖的弟弟,名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像他這樣的繼承自己哥哥的皇位的情況,在歷史上不多但也不少,但能像他一樣做出點實業的倒是確實很少。】
【但宋太宗的情況可不一般,他不是太祖無子繼位,或者朝廷危難之際而太子無法服衆等情況。】
【開寶九年十月,趙匡胤於晚上與世長辭,第二日弟弟趙光義登基。】
——
宋朝。
驟然看到自己九年後就死亡未來已經是心底動盪,可誰知第二天自己的好弟弟就繼位了
這裏面要是沒點謀劃能這麼快?
狗都不信!
趙匡胤咬牙切齒的看着被綁起來的趙光義:“真是我的好弟弟啊!”
【那個夜晚也不是平靜的夜,反而讓無數人難以入眠,史稱“燭影斧聲”】
【十月初晚上,天氣突然轉寒,大雪紛飛,太祖與趙光義在大帳內對飲,所有下人都被遣散到四周巡查。】
【於是下人們看到,太祖忽然手持巨斧立於地,大聲稱讚:“好!做的好!”隨後便解衣就寢。】
【第二日,人們發現太祖駕崩。】
【而這纔是剛剛開始,皇后在得知太祖駕崩後召太祖之子趙德芳進宮,可傳達指令的王繼恩卻先跑去找醫術聞名的程德玄。】
【後兩人一同拜訪趙光義,並催促道:“時間一久恐生變故啊!”到了宮中更是沒有通報徑直入內。】
【宋皇后以爲是趙德芳來了,急忙上前,卻發現來人竟然是趙光義!】
【當即跪下改口:“我們母子勢弱,就交給官家了”而趙光義也沒讓人失望迴應道:“共富貴,勿慮也。”】
——
宋朝。
趙光義已經被一頓痛扁,躺在地上的哀嚎本來稍微打動了趙匡胤,讓他停了下來,可神蹟中的傳話者、宋皇后還有燭影斧聲又讓他血壓升高。
“來人!去找王繼恩還有那個大夫程德玄,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趙匡胤下完命令又繼續坐下:“讓我看看我的好弟弟還幹了什麼!”
【以上記載皆出自《徐湘山野錄》和《涑水記聞》。
而《宋史》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卻是不甚詳細,僅僅寫了王繼恩告訴趙光義太祖駕崩之事並請他入宮。
而且時間不明,不過《宋史》裏多了個人物——馬韶。
【據說馬韶在前一晚跑去程德玄家裏說:“明日將是晉王趙光義的大好日子!我可是看在咱們交情的份上,特意過來告訴你一聲!”】
——
漢朝初年。
劉邦已經嘲諷了起來:“這些史記不管哪個怎麼看都是問題啊,這趙光義的出現無論如何都有疑點!”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趁機考了考自己的孫兒:“瞻兒覺得如何?”
朱瞻基也沒有讓他失望:“兒孫今日都在飽讀史記,據孫兒所知,這太宗很有問題”
“當時太祖身體並無衰弱跡象”
“而且他當時還在四處巡視,無論哪本史書都沒有提及太祖染疾或身體不適,這其中必然有這太宗趙光義的影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