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三代皆爲名將。

作者:拿鐵沾咖啡
第40章三代皆爲名將。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作爲馬上皇帝自然對歷史上有名的戰役有所瞭解。

  對於此次戰敗他早就分析過。

  還給朱高熾和朱瞻基講解:“這次北征當中,曹彬壓不住手下的將領其實也並不全是他個人因素,還有一方面是五代遺留下來的問題。”

  朱瞻基的小臉似懂非懂的點頭道:“當初滅南唐的時候,宋太祖給予了他尚方寶劍和特命,而如今沒有則很難壓制住。”

  “同時,大明的文官雖然有些隱患,但沒有像宋朝一樣形成一方壓倒的局面。”

  朱棣點點頭說道:“雖然要保證朝廷勢力的平衡。但也要明白,不能以損傷一個王朝的實力來達到平衡,對於一些信得過的將領、文人多一些信任和支持也無妨。”

  【宋軍東路的戰敗造成了整個格局的變化。爲了防止西路和中路軍隊被包圍。自然是要緊急撤出遼朝境內。】

  【趙匡胤也明白這一點,也是這麼做的,可皇太后沒有想到嗎?】

  【她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點的,當即決定集中並優勢兵力,全速前進。】

  【遼朝將領耶律真更是率領一萬輕騎主動出擊,中路軍隊路線短很快就安全撤回。而較遠的西路軍則沒有那麼好運了。】

  【他們本來就是遼軍的第一追擊目標,還接到了掩護雲州、應州的的居民內遷的命令,撤退速度是一降再降,最後還是被遼軍抓到了尾巴。】

  【最後,楊業認爲遼軍乘勝追擊,勢不可擋,不宜正面交戰。可先將民衆遷徙,軍隊到峽谷谷口駐守,騎兵在中路聲援,震懾遼軍,讓宋軍和百姓安全迴歸。】

  【這個想法有很大的可行性。可卻遭到了監軍等人的反對,在他們看來應當直奔雁門,認爲楊業領精兵數萬,卻不敢直面遼軍。是貪生怕死之徒。】

  【而作爲西路軍主帥的潘美,此時沉默不言。這與他熟知軍事的風格相違背,可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他的沉默?】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覺得這一場北伐打得着實滑稽可笑,自己許多信賴的將領如同約好的一般,紛紛出現各種意外。

  潘美也是自己手下的一大名將,打過數場重要的戰爭,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楊業的想法是正確的?但他又爲什麼要沉默呢?

  一旁的趙德昭想起來了:“楊業,此人是北漢的著名將領,可能之前趙光義攻克北漢順勢收復了他,此人也是一名虎將。”

  ——

  明朝,永樂十六年。

  “你們可有什麼察覺?軍隊的監軍是必不可少的,可我大明派出去的人和他們不一樣,我是派的宦官,而且人選是仔細斟酌對軍事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可不是是宋朝那種,越權專斷之人。”

  朱棣再次給自己的子孫開着小竈。

  朱瞻基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繼續問道:“爺爺,那潘美究竟爲何沒有采納楊業的建議,反而放縱監軍這些人的行爲?”

  朱高熾站出來了說道:“潘美作爲早已成名的猛將,自然不會妒忌賢能之人,恐怕是宋朝監軍的權利可與主帥抗衡。潘美知道抵抗不了監軍,只能沉默不言。”

  【楊業很清楚自己此時面臨人生兩難的選擇。若是聽從監軍等人的說法,自己必然兵敗,無疑戰死沙場,或者因戰敗而被治罪】

  【倘若違抗將軍等人的命令或許不一定大勝,但起碼自己會活下來但回朝之後必然會因違抗軍令而被治罪。】

  【楊業思考了一個晚上,最後決定還是聽從命令。但絕對不會去做無意義的赴死。】

  【他希望做到兩全其美,在絕境中博得一線生機。於是懇請美在峽谷兩側埋伏強弩步兵接應。等自己引誘遼軍過來,實現圍剿。】

  【潘美大手一揮同意了楊業的請求,可就在楊業領兵離去沒多久,監軍等人登高遙望沒有見到遼朝軍隊,自認爲是楊業將敵人擊敗,自然有些坐不住了。】

  【倘若是楊業一人將遼軍擊敗,那他們豈不是白忙活一趟?】

  【於是他們便不想遵守原來的約定,直接離開了。而此時作爲主帥的潘美再一次沒有拒絕監軍等人的指揮,聽從他們的命令。】

  【只可惜當楊業引誘遼軍到達後,不僅沒有迎來支援。反而被遼軍重重包圍最後誓死不降,絕食三天而亡。】

  【監軍撤退中得知消息後也沒有前往救援,而是徑直撤退了。】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德芳已經是目瞪口呆:“這,怎能如此行事?”他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

  你以爲功勞是人家的就直接走了。

  發現沒有打過還不回去救援。這到底是害怕打不過遼軍?還是直接拋棄了楊業,將其當做拖延的方法?

  一旁的趙光美搖了搖頭,他已顯然已經看出了問題的本質。無論是與楊業的爭執、還是撤離、又或者是不回去救援、乃至曹兵壓不住將領這些種種,都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而是他們在爭功。

  這其中的問題可就大了去了,士卒們不懂也就算了,可武將們不可能不懂,只能說是不在意。

  倘若沒有爲了保家衛國而戰鬥的理念,而是爲了爭功,爲了榮華富貴,那麼只要有功勞,就可以不將主帥放在眼裏,可以不管正確的建議,可以不顧同僚的生死。

  甚至宋朝的覆滅又如何?

  趙匡胤沉默的看着自己的兒子們討論。

  他在的時候,這些驕兵悍將們紛紛聽從他的命令,爲了大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想到到了趙光義時期,居然緊變成了那樣!

  他只能長嘆了一聲。

  【楊業兒子楊延昭、孫子楊文廣等人繼承祖父遺志,忠誠勇敢,守衛邊疆,屢立戰功,後世便有了楊家將的說法。父子孫三代皆爲名將,智勇雙全,號無敵。】

  【楊業的情況傳回京城,趙光義痛惜不已,追贈爲太尉,封其長子爲崇儀使,並給予了其家人大量補償。】

  【同時將讓楊業淪落到孤軍戰死局面的主要責任人監軍王冼乏爲庶人,流放到荊州。主將潘美不作爲,官職降三級。】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