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作者:拿鐵沾咖啡
第42章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大敗之後,趙光義逐漸將注意力放在了國內,他打算先用心經營好內政,發展大宋的國力。】

  【淳化二年。他曾對天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國家若無外患,必有內憂,外患之事不過邊防,皆可預防。】

  【可奸邪無狀之人是爲內患,帝王用心,當常於此事。】

  【這段話表明了他執政的理念的同時,也奠定了宋朝後世的整體政治綱領:外憂不過爾爾,可預防,內患纔是重中之重。】

  【當然,當時的大宋不論內憂還是外患都需要一個皇帝去認真對待和處理。】

  【可趙光義真的把自己的內患處理好了嗎?】

  【根本沒有,不僅如此,外患上他還又遇到了挫折,那便是西夏和交趾。】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光義覺得自己還是高估了自己弟弟的能力,軍事上慘敗也就算了,政治上居然也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

  可這些也就罷了,你一個皇帝,不懂得知人善任!

  這纔是最大的問題啊!

  至於他說的政治綱領,那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完全就是胡扯。

  就算是被打得怕了,要回去慢慢發展也不能說出這種極端的話啊。

  還讓後來不願改變的人有依據,簡直是遺禍萬年!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有些唏噓,宋朝的皇帝們確實是專注於內患。

  可惜,原來的風氣不好的內患還沒有解決,自己又造出了一個新的文武鬥爭的內患。

  【西夏是党項一族,唐朝時期便不斷向中原內附遷移,企圖靠近中原來獲得便利。】

  【而唐朝當時正處於萬國來朝的時期,對於這一類外族實行的是羈縻制度。】

  【由唐朝官方授予部族首領一州刺史等官職,並交給他們自治權和極大的獨立性。】

  【此時的平夏部不過是一個武力值較高的普通大唐下屬罷了。】

  【直到唐朝末年,黃巢起義中,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親自出兵,協助朝廷鎮壓黃巢】

  【於是被唐僖宗封爲左衛五將軍,後又被封爲夏國公,賜姓李,他們所居之處也被稱爲定難州。】

  【李氏家族後來在這片土地上用心經營了百年,從不欺男霸女,百姓對其也頗爲擁護。】

  【他們共統領五洲,後來也被稱爲定難五州。】

  【直到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他也承認定難軍節度使的地位。】

  【其家主第六代定難節度使李彝也上供朝貢,其子李光睿也多次被派往朝廷學習西,雙方保持着良好的關係。】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德昭從中得出了結論:“看來突變就發生在李光睿死後了,畢竟他和他父親在位期間與宋朝關係皆保持。”

  趙德芳補充道:“就是不知道李光睿之後的節度使態度如何?”

  “恐怕是有了些變化,不然不至於逆反,還將平夏改爲西夏。”

  經過幾次觀看神蹟,他們顯然已經猜出來,這平夏就是西夏的前身。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掩面嘆息,他一直都在堅定地宣揚民衆的重要性: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可沒想到後世,自己的子孫終究還是開始了奢侈之風,欺壓百姓。

  房玄齡說道:“臣以爲朝廷必是有橫徵暴斂之事,此爲人或是天災,但或許又是一番爭端。”

  “各個藩鎮就更加肆意妄爲,大肆斂財。農民起義,也成了理所應當之事。”

  “而這黃巢起義恐並非個例,各個藩鎮怕是層出不窮。”

  長孫無忌補充道。

  【太平興國三年,李光睿病逝,其子李繼筠繼位,而其子李繼筠更是不幸,繼位不到兩年便早早離世。】

  【由於其子年幼,便由李繼筠的弟弟李繼捧暫代節度使一職。】

  【可李繼捧的繼位卻是極大地激化了李氏內部的矛盾,大家都覺得:憑什麼你可以我不行?】

  【你也沒比我強到哪裏去!】

  【作爲一個家族體,族內的各個支系都是有一定的權力】

  【因此在李繼捧不能夠服衆的情況下,衆人紛紛開始爭鬥,李氏家族的力量也因爲內鬥而衰弱。】

  【李繼捧上位後一直都沒有坐穩,他自然也很清楚自己當前的困境】

  【爲了自己的安全和榮華富貴,他決定歸順於宋朝,連夜便帶領自己的親屬和護衛進京拜見趙光義。】

  【趙光義得知後也是大喜,這可是讓大宋消除割據的大好時機!】

  【於是他封李繼捧爲彰德節度使,同時派遣諸多官員,直接管轄定難五洲。】

  ——

  宋朝,開寶元年。

  “藉助李氏的內部矛盾,增加他們的內亂,鼓動他們互相爭鬥,削弱其力量,趁混亂之際收回定難五洲。”

  “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啊。”

  趙德昭很是不解。

  另一旁的趙德芳反駁道:“李繼捧既然不能完全掌控李氏家族內部。”

  “必然會有諸多不願之人藉此機會新立門戶,這自然就算一大威脅了。”

  ——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若有所思道:“李家苦心經營定難五洲百年有餘,當地百姓都習慣他們的統治,這使得宋朝收歸當地的人心的難增高了啊。”

  而作爲國家財政方面的大師桑弘羊則有不同的想法:“臣以爲,宋朝收歸土地後,必然要推行自己的政策稅收貿易等。”

  “這些可是關乎民生的大事,讓當地百姓接受一條與他們數百年都不一樣的條例恐怕很難。”

  “倘若這政策較爲寬鬆些也就罷了,就怕這他們過往的條例更加繁瑣、沉重,百姓們必然不願支持”。

  【宋朝的潛在問題也在此刻再度暴露出來——對外情報系統不夠完善。明明多次戰敗,卻還有驕縱心理。】

  【之前攻打幽州,便是對敵人的輕視,如今接管定難五州,卻也沒有意識到李氏在定難五洲的地位,這些讓他們再度跌了跟頭。】

  【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拒絕臣服於宋朝,他以“一入大宋,生死皆不由己”等口號鼓動定南五州的居民隨他走壁北漠,日後再伺機捲土重來。】

  【最後他選中了離夏州三百餘里的荒漠中的綠洲,在此建立了根據地,利用此處人煙稀少的特點慢慢發育,最後成爲了西夏太祖。】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半喜半憂,憂的是未來大宋的境遇,喜的是終於發現了大宋的潛在問題。

  對外情報的不完善以及心態的浮躁,看來自己終究是在治理朝政方面缺少才能!

  自己的大宋還需要更多的賢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