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他怎麼可能徹底放棄爲大唐開疆擴土?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感慨道:“大唐盛世尚武之風非後世所能及也。”
要知道,在唐朝習武可並非是下等選擇,只要有能力,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通通通都會系研習武藝。
他們渴望的都是出將入相,既要治理天下,還要外出建功立業。
甚至有着寧做百夫長,不做一書生,絕大多數人還是偏向於從軍出征,這也是唐朝戰鬥力極高的一大原因了。
——
宋朝,紹聖二年。
趙洵同樣對唐朝和李世民心生羨慕:若是大宋也能夠如此該有多好,武將們若是也可以像大唐的軍隊一般,既強大又聽話,他大宋的情況也不會淪落到如此此地步吧!
可即便自己目前有了方向,盡再大的努力,也未必能把大宋的風氣徹底扭轉過來,帶着大宋到如大唐貞觀時那樣的盛世。
宋朝風氣的情況已然有些深入人心了,這已經不是他一代人可以扭轉過來的事情,後世亦要不斷堅持!
【這次突厥徹底歸降於唐朝,突厥的諸多名將也紛紛開始爲唐朝效力。】
【同時,唐朝在突厥地區設立了諸多的都督府,負責當地的民生和軍事調動,唐朝的疆域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外六百餘里。】
【然而,這並不是李世民的終點,也不是唐朝開疆擴土的終點,恰恰相反,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貞觀八年,土谷渾再度對中原之地圖謀不軌,當然也可能是想遏制中原之地的發展。】
【否則,按照唐朝發展的趨勢,僅僅幾年就兵強馬壯,倘若不急於打壓,未來將會愈發的勢不可擋。】
【總之,土谷渾再次來到了邊境,而李世民的迴應一貫的強硬,他直接派李靖、李道宗、侯君集等人出戰,不勝不歸!】
【隨後第二年,土谷渾就被唐軍徹底擊敗,首領浮雲可汗逃入沙漠人心散失,後被自己的手下所殺,被將其屍首當作投名狀,希望歸順唐朝。】
【李世民於是另立土谷渾之人爲國王,徹底將其收爲唐朝的藩屬國,每年向唐朝朝貢金銀財物、牛羊戰馬等牲畜。】
【貞觀十三年,高昌王按耐不住野心,以爲唐朝不會在意他的小舉動,意圖拒絕向唐朝上貢,並開始屢屢侵擾邊境。】
【自以爲佔據地利的他不需要擔心唐朝大軍壓境,然而李世民對任何冒犯大唐威嚴的人都重拳出擊。】
【遂令侯君集、薛萬徹等人率兵討伐高昌,四年,高昌王病死,其子局從皇權爭奪中勝出】
【上位後都來不及發佈政令,第一件事情便是向唐朝親手寫了一封近萬字的道歉信,表明願意臣服於唐朝,成爲大唐的藩屬國。】
【唐朝對外敵無往不勝戰鬥,終於讓西域各國都接受每年到長安朝貢。】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率六軍攻打高句麗,隨後唐軍攻佔玄菟衡山等十餘座城市,遷移三萬人口去唐朝安居樂業,斬首高句麗軍隊四萬餘人,而唐軍僅僅戰死不到兩千人,實力懸殊,極爲恐怖。】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再次命令薛萬徹等人率軍分別從水路、陸路進攻高句麗。】
【貞觀二十二年,古神感領命,率軍渡海,走水路攻打高句麗,最終大勝!】
【貞觀十九年,薛延陀反叛隨後第二年,李世民派唐軍前往,平息反叛。】
【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
【此時,唐朝的疆域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南至羅福州、北至玄闕州,西達安西州、東臨哥勿州,李世民本人也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
【唐朝統一地區的邊疆有着大量的外族分子,而他們也沒有被李世民所排斥,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唐朝包容萬象,將大量的外族徹底融入唐朝,使其成爲唐朝的一份子。】
——
隋朝,開皇十八年。
剛開始聽到李世民打一下這,打一下那。
北邊討伐一下游牧民族,南邊打一下少數民族,不知爲何,竟有種欺負稚童的感覺!
但楊堅還是頗爲喜悅。
可當看到李世民要親征高句麗的時候,楊堅還是不由得想起神蹟當中楊光折戩沉沙的一幕幕,好在只有寥寥數語,最後李世民也將高句麗徹底打敗。
要知道高句麗並非弱小之國,隋朝時期的軍隊戰鬥力也未必比唐軍弱多少。
況且當時的隋朝可是舉全國之力,哪怕唐朝後來發展了一段時間,可畢竟沒有舉全國之力,軍事實力差距不至於非常大。
真正厲害的,是李世民的軍事素養並沒有減退,以及唐朝有才華的將領們前仆後繼的出現。
高句麗雖然並不弱小,但與唐朝比,卻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完全比不過,根本沒法比。
即便佔據主場優勢,可以在唐朝面前依舊脆弱不堪。
然而獨孤皇后卻敏銳地從時間上察覺到了一份問題。
大業十一年時,李世民不過才十六歲,按照神蹟所說,到了貞觀二十二年,恐怕李世民已然五十一歲。
而那時的李世民居然還在籌劃對外作戰,即便不是自己親征也恐怕極爲費力。
而且,在二十二年之後,李世民的對外征戰也徹底停了下來。
按照李世民馬上皇帝的性格,他怎麼可能徹底放棄爲大唐開疆擴土?
必然有不可抗衡的外力因素在其中,比方說壽命!——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已然心動不已,眼神中盡是迷離之色,徹底沉迷在了李世民開疆擴土的恢弘盛世當中。
他的血液中本就有着對戰爭和領土的渴望,對於自己未來的以後漢武帝的懿號他可是極爲喜歡,男人大丈夫,一生行事不就講究一個武字嗎?
不就是爲國家開疆擴土嗎?
自從上一次明太宗的故事當中,自己瞭解到世界之大後,他便無比的渴望爲大漢佔領更多的領土,那些海上的財富當爲漢朝所有!
可鐵器、馬匹、火藥等技術還在仔細籌備當中,哪怕船隊也在急忙研製新的技術,自己短時間內依舊束手無策。
但即便如此,大漢也必須重視這兩個方面。
就算大漢目前冶鐵的水平沒有大唐那麼高,但也要開始努力研究,不斷製造兵器,以後要開始多用於軍隊以外的事情,如:工程建設、糧食生產等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