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本想愛護每一個兒子,最後卻造成了這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爲那些同自己一同出生入死的功臣們,在凌煙閣由閻立本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以此紀念他們。
在場的諸多大臣們心情複雜,爲得知自己死得早而悲傷,又爲自己被陛下列爲二十四功臣而名傳青史,感到有些高興。
杜如晦雖然得知自己離世的居然是最早的人,但果斷的性子依舊讓他快速的從悲傷當中抽離出來,開始安慰已然開始流淚的李世民,其他人也紛紛出言勸慰,勸說陛下注意身體,生怕李世民再這樣下去損傷龍體。
——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唏噓不已,這李世民的晚年着實有些慘烈啊。
世間最難以承受的痛苦,莫過於身邊一個又一個重要之人,離自己而去,卻獨留自己,守在這空蕩蕩的人世間。
——
秦朝。
嬴政卻不像其他皇帝那般,感慨萬分。
依舊一臉淡然之色。
從他當年自稱自己爲寡人開始,他便早早的做好了獨自一人的準備。
【長孫皇后早逝與其接連生育導致的氣血虧空有關。】
【要知道,生育對女性的身體機能有着極大的要求,連續生育更是有着難以恢復的損耗,再加上其本人日夜操持後宮事務,年輕時更是要幫助李世民在後宮之中樹立風評,最終晚年積勞成疾。】
【至於李承乾的造反也是長年累月的積壓所以引起的問題。】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對待幾個孩子都是十分寵愛,且一碗水端平,並沒有因爲李承乾是長子就對其格外寵愛或過分忽視。】
【這本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在長孫皇后病逝後,失去了母親的疼愛,李世民本身又不擅長與孩子交心,李承乾在此時也偏偏患上了足疾,行動不便的同時,每次下地都是極爲痛苦的行走。】
【隨後,李世民出於關愛兒子和希望李承乾這個長子可以早日成長起來,便給他選拔了一批諫官。】
【然而,卻有部分諫官將勸諫太子當作了自己功勞的來源,太子的任何所作所爲,皆要進行勸誡,同時用詞極度激烈。】
【短時間還好,長此以往,李承乾的身心都遭受着極大的煎熬,漸漸地走向了極端。】
【即便李世民在不斷地將權力交給太子,依舊沒有讓李承乾有所好轉。】
【而李泰同樣對皇位有所覬覦,屢屢挑撥李承乾,這才使得他走上了逼宮謀反的道路,最終也沒有成功。】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此刻已然有些淚眼模糊,只能緊閉雙眼,可聽着神蹟當中的話,淚水更是止不住的繼續流淌。
觀音婢身體虛弱他自然是知曉,接連生育也確有此事,即便登基之後也沒能好好休息,自己這個皇帝,這個做丈夫的又究竟做了什麼?
爲何連這等小事也不注意到?
再看看自己的兩個兒子,李泰和李承乾的鬥爭莫不是自己與李建成、李元吉當年爭鬥的翻版?
這難道是上天對自己的諷刺嗎?
對自己玄武門之變的懲罰嗎?
他本想愛護每一個兒子,最後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他希望派給高明諸多的人才,給高明大量的機會,讓他不斷提升自己,可那些人居然將其當作了刷功績的任務!
李世民的雙手緊緊地握拳,心情實在不能平復下來。
如今看來,自己的大唐看似繁華,可皇室內部,自己在教育方面還需要仔細斟酌,更加用心纔是。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也是嘆了一口氣,這是對於與自己同樣才華斐然的人,晚年遭遇如此痛苦而感到嘆息。
唐太宗英姿蓋世,平定四方之地,勇武過人。
然而,在繼承人的事情上,顯然是被當年的玄武門之變給弄怕了,更是李淵給其留下了太大的陰影,導致其對太子和其他兒子都一視同仁,生怕不公的行爲再度上演自己當年的慘劇。
可太子終究是太子,需要提前培養,提前重視,怎能混爲一談!——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對於李世民在繼承人的問題的處理上也是不斷搖頭。
太子謀反這等大事,居然只是貶爲庶人,流放偏遠之地!
而其中李泰不斷挑撥,證據確鑿,居然只是將其封爲順陽郡王,明明支持李承乾當太子,可又如此溺愛李泰。
雖然確實有着晚年期間,親人、友人先後病逝心理遭受巨大打擊的原因,可這樣對待親人,只會讓局勢更加混亂。
【總而言之,李世民晚年的生活或許不如意,但在貞觀二十三年總算是徹底結束了一個凡人卻又極爲不凡的一生。】
【廟號太宗與長孫皇后合葬昭陵。】
【李世民的人生雖然止步於貞觀二十三年,但他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對於大唐的影響力卻依舊延續着。】
【他的知人善任、政治清明、依舊被後唐乃至後世人懷念。】
【甚至宋朝時期還有人寫下了“孤終無路哭昭陵”的詩句。在後世人們的心中,他始終纔是真正的開國之君,是盛唐的開國之君!李世民的光輝一直遍佈在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即便晚唐時期,也是同樣功成名就的唐宣宗,人們對其評價也不過是小太宗。】
【唐朝末年,當時的中央已然沒落,人們顯然已經忘記當年輝煌的盛唐究竟是何等的氣勢磅礴,那時黃巢無比強勢,大天子已經開始西逃,諸多將領已無戰鬥之意。】
【黃巢的招降使者到來後,舉辦了一場宴會。】
【然而,就在衆人飲宴時,恰逢樂曲演奏,奏響的正是《秦王破陣樂》。】
【諸多將領當場淚如泉涌,一旁的幕僚則爲招降的使者解惑,用諸多借口進行敷衍。】
【也在這一場樂曲後,諸多將領的態度陡然發生了轉變,從毫無戰鬥之意開始拼死抵抗,最終獲得了諸多百姓的支持,守住了京西之地。】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臉上明顯的淚痕依然無法抹去,大殿裏更是沒有人說話,或者又不知該說些什麼?
又或者他們此刻也難以出聲,喉頭哽塞,心中難受。
前面的內容都很好,陛下英勇過人、才智雙全,他們這些臣子也紛紛能文能武,爲大唐的輝煌盛世貢獻出了最大的努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