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當年從晉陽起兵,一路打到長安的也是
可隨後的內容,他們這些親人、臣子、友人紛紛離世,只留陛下一人承受身邊重要之人一個又一個離去的痛苦,乃至到了最後,陛下的光輝依舊庇護着後世!
神蹟的種種話語皆是肯定了他們的做法,肯定了他們以民爲天意的想法,肯定了他們的一切努力付出都是有所回報。
可本該高興的他們卻依舊心情沉重,大唐終究是亡了。
在一片不安的沉默當中,李世民終於平復了心情,收拾好了儀容,開再度開口道:“無論如何,大唐應當感謝那些在最後的時刻都奮勇作戰的將士們。”
他怎能不動容?
一曲《秦王破陣樂》後,依舊有人記得叫他這位百年前的帝王,這是對他奮鬥一生最好的肯定!
——
唐朝,開元二十年。
對於後世子孫被黃巢打得不斷低頭,李隆基極度不滿。
朕日後怎會有如此?
庸俗無能的子孫!
竟如此丟我大唐顏面!——
唐朝,開元二十年。
李隆基憤憤不已,雖然他如今可能有些懈怠,但畢竟年輕時也是有過諸多功績的。
倘若黃巢在他手中,怎會發展到那種地步?
顯然,他的判斷水準的能力依舊沒有下降,或者說下降不多,能夠看得出來,黃巢之所以能發展到那等局面,大唐的內部問題絕非一日兩日、一連兩年可造就的,而是長年累月所造成的。
他的憤怒也是因此而來,若是短時間的天災爆發也就算了,或者有小人挑撥也可以理解。
可長年累月的積累,足以證明大唐內部已然出現了諸多問題。
或是貪污腐敗、或是奸詐小人在朝中權傾朝野。
無論是哪種問題,都與自己的子孫不作爲有很大關係!
倘若是沒有問題,那麼這問題反而是更加大了去了!
爲什麼他們李唐家族的後人,居然是一個沒有能力就能坐上皇位的人,這其中的影響和牽扯實在是太大了。
——
唐朝,武德年間。
李淵的臉色顯然有些不好看,他確實如神蹟所說,他也承認自己喜歡權力,可問世人有哪個人不愛權力?
不想要這個皇位?
這也就算了,爲什麼後面神蹟誇讚李世民的時候,居然直接略過了自己,覺得唐太宗纔是唐朝的開國皇帝?
大唐的開國皇帝明明是他李淵纔對!
當年從晉陽起兵,一路打到長安的也是自己啊!——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顯然和李淵一樣,也被神蹟無意之言給傷到了。
什麼叫做如宋朝那般?“孤終無路哭昭陵”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狠狠地敲在了大帳裏所有人的心中。
他彷彿已經看到未來的大宋有多少壓抑,而他當時混亂的朝廷上,這詩人又是被人如何的排擠,最後是多麼的絕望,在昭陵痛苦後寫下了這句詩。
其實,他趙匡胤本人並非瞧不起武將,畢竟他自己就是武將出身。
可就是因爲自己是武將出身,所以他只是擔心武將的權力太大,想要約束一番而已。
可誰知後世居然漸漸形成了崇尚文學,抑制武將的分氣!
而最後的哭昭陵的傳統雖然在唐朝較爲盛行,這個傳統也確實存在,但大唐距離他們大宋顯然過去了這麼多年,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他們大宋難道沒有申冤的地方嗎?
趙光義每年錄取那麼多的文人學子,朝廷上下那麼多的文官,爲什麼還會出現只能去昭陵哭的事情。
可是再想想,既然詩中出現了無路二字,那不就只能去昭陵哭了嗎?
可這位孤忠又爲何會出現?
又爲何會無路?
說到底還是朝廷自身的問題,無論如何,當朝皇帝的責任是必須要擔的,而他身爲祖宗,大宋的創始人自然也躲不掉。
好在已經歷了宋太宗的事情,趙匡胤的心境也算有了很大的提高,沒有多少的憤怒便冷靜下來。
再度思索起了教育後人的方法。
——
明朝,洪武十三年。
大殿裏的衆人紛紛唏噓不已,對於唐太宗的晚年遭遇,他們毫無疑問是極其不忍和同情的。
然而,對於唐太宗如此大的影響力,又有誰能夠說自己不羨慕呢?
即便時隔百年,也依舊存在於人民的心中。
朱元璋先行嘆了口氣,主動提起了神蹟當中大明的末年:“也不知我大名日後,能有幾人”
話說到一半,他便再度嘆了口氣。
諸多皇子和大臣們也紛紛眼觀鼻鼻觀心,嘴巴嚴絲合縫的不露出半點聲音,朱元璋的意思,他們自然是明白的。
他不希望大明日後淪落到如李世民那般,手足相殘、父子相爭。
更不希望大明日後變得昏庸無道,逐漸落幕。
可王朝的衰落和更替自古便已有之,這也是朱元璋爲何不再繼續說下去的原因。
——
漢朝初年。
劉邦則注意到了《秦王破陣樂》這首曲子。
這不正是當時柏壁之戰後的那首曲子嗎?
看來神蹟說的當真不錯,不僅傳承了唐朝的文化,更是記錄了李世民的風骨!
從而融入大唐,流傳後世。
不知他能否也有一首歌,讓衆人傳唱,讓世人銘記。
【本期萬界故事會之那些神奇的太宗門:唐太宗,到此結束。】
【接下來由唐朝幸運觀衆來抽取本次故事會的彩蛋。】
隨着其他朝代的君臣們眼中的趣味和唐朝君臣們的默默禱告生計中。
【恭喜唐朝貞觀三年李世民籌到互動彩蛋一個,語錄彩蛋四個。】
瞬間,所有人便眼中露出金光。
按照之前宋太宗的互動視頻彩蛋來看,這裏面可是有着極其大的信息量!
但是爲了以防萬一,此時李世民的身邊已雖然經有了多達三個太醫,但是還是感覺不夠,萬一他們大臣們也繃不住呢?
還是再去傳喚一些太醫前來吧!
【互動視頻彩蛋:由盛轉衰的帝國。】
剛剛纔好不容易從自己悽慘的晚年當中回過神來,李世民再度感到了心慌。
李淵同樣難受,他自己這個開國之君還沒有走呢,就要先一步看到他大唐的衰亡了,上天可至於此!
然而他卻忘了還有的李淵們纔剛剛登基,甚至還沒有開始成爲皇帝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