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未來真的能夠做到嗎?
這讓秦始皇從得知秦朝二世將亡的陰霾當中稍微脫離了一些。
大秦雖滅,然秦制長存於世,延綿不絕。
心中除了對自己大秦的自豪外,也有着對後面王朝的些許嫌棄。
你們居然上千年都沒有多少創新發展,還在沿用和改進朕的東西,而直到民這個大約距離大秦一統天下兩千年後的時間裏,這纔可能有所創新。
而那共和兩字,讓極爲敏銳的嬴政覺得,在這兩個字背後的時代裏,隱藏着許多東西。
——
漢朝初年。
劉邦也在思考“共和”兩個字後面的問題,畢竟他也是一個天賦和能力都點滿的選手,只是他同樣有些疑惑,自秦開始是封建社會,那之前的商周又是什麼?
那難道就不是封建社會了嗎?
還有那歷史發展時期又是什麼意思?
總覺得頗有些限制的意味。
同樣,後面的階級鬥爭又是什麼?
誰和誰鬥爭?
他轉頭看向了張良和蕭何,二人也紛紛搖頭表示不清楚。
——
唐朝,貞觀年間。
唐貞觀羣臣們倒是知道階級二字的部分含義,三國志中就曾用到“階級”一詞,依據禮制來區別尊卑、高下,階級往往難以逾越。
房玄齡也很疑惑,這個叫共和的朝代,他們的“階級”二字究竟演變成了何種意義?而那鬥爭又是否與他們漢時期的鬥爭相似?
莫非其內在含義發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嗎?
以當下的種種鬥爭來看,基本上都是利益鬥爭,而在利益鬥爭當中,由於種種親緣、同鄉、同門等裙帶關係而將其複雜化。
可這樣就是階級鬥爭了嗎?
倘若將視野放置天下,而不僅僅侷限於,朝堂或民間那麼唯一的區分方法無疑就是士農工商,良籍賤籍這樣的身份了。
可這種差別在百姓乃至朝堂的所有人心中都是根深蒂固、長久存在的,自古已有,無人反對。
若是以這樣的情況來推論鬥爭,那身份等級之差是人人認可的,士人的身份也是所有非士人所向往的,後來的鬥爭,莫不是人們在鬥爭成爲士人的資格?
可那不就是選拔人才嗎?
李世民則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莫不是與農民起義有關?”
說起來,這個詞還是他們從神蹟當中學到的呢,而這也對得上時間。
自秦朝誕生後,農民起義便不斷伴隨着每一個王朝的落寞而出現,他們也確實很有特點和規律。
每當地方官員貪污腐敗,治理不當,天災頻發,百姓、朝廷無以爲力,天下有大亂趨勢的時候,農民起義往往會接二連三的爆發。
可還是覺得這樣解釋有些過於牽強,衆人面面相覷,短時間內他們根據已知的信息,確實拿不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結論,只能先暫且放過。
另一個問題則讓李世民有些鬱悶,他一生征戰四方,勞苦功高,神蹟也極大稱讚他大唐萬國來朝、光輝盛大,可即便如此,也僅僅是在秦漢時期的基礎上。
那句“文明的發展與階級鬥爭的主要特點和規律,秦漢時已有。”不就是在指出,隨後的各個朝代,包括他們大唐始終都是在重複着秦漢時期的一幕幕嗎?
根本沒有跳出秦漢的發展!
只是階級鬥爭他們暫時無法確定,但文明的發展是如此的通俗易懂,可正因如此,他們也更加的困惑,爲何也會如此困頓於秦漢時期呢?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對這個“自秦漢時期就已出現”同樣感到鬱悶,卻又不得不承認,好像大宋從根本上講,諸多制度都是來自前朝,很多東西都沒有開創性的進步。
可鬱悶的同時,他也有些疑惑和不解,這天下自古以來難道不應該如此嗎?王朝建立,百官輔佐天子,還能有什麼不同?
同樣,趙匡胤還注意到了其他君王沒有注意到的那一句。
“人人皆拭目翹足以爲庶幾復見太平”
人人都拭目以待,翹首以盼着天下統一和太平盛世的到來。
他承認秦始皇雖然暴虐,但一統六國的功勞無可辯駁,而漢朝用了百年時間,將大統一的姿態深入人心,讓後世每一個身處戰亂的人都有了天下終將統一的希望。
而且這難道不是他創立大宋的夙願嗎?
可他的大宋未來真的能夠做到嗎?
講真的,趙匡胤現在已經沒有把握了。
知道了趙光義及其子嗣在統一方面的無能,他已經徹底杜絕了趙光義繼位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不敢保證自己在位期間能夠達成如此宏願,更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繼承並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
——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此時的康熙突然臉色發黑,從明朝結束到秦朝之間大約一千八百年左右,而倘若神蹟當中的兩千年是實數的話,那麼他們大清的創立時間再加進去,自己的大清居然還不到兩百年就沒了?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極度的不適,畢竟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怎能接受自己如此之快的將要滅亡!
這兩千年必然是虛數!
【彩蛋四:戰國之世,我與騎寇爭,尚不甚烈,秦以後則不然矣。
秦、漢之世,蓋我恃役務之力之優,以戰勝異族,自晉以後,則因爲社會之病狀日甚,而轉爲異族所征服者也。
故曰:以民族關係論,漢、晉之間,亦爲史事一大界也。(民·呂思勉)】
【吾人攬史,恆讚歎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事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共和·管理員)】
——
秦朝。
嬴政開始在腦海中仔細盤旋起來,幾次神蹟當中的語錄彩蛋當中出現的話語。
其中標註了有唐、宋、明、民、共和等諸多朝代,甚至包括了魏晉南北朝、遼、金、元、清。
而從語錄的內容上看,從民之後的朝代語言特色就已經和之前的產生了極大的不同。
嬴政心中思索之際,他的眼神放空,恍若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看到了未來的後世。
他開創皇帝制度這功勳已經是開天闢地的創舉了,那這與千年以來都不同的民和共和又會是怎樣的變動?
他好奇,同樣也期待。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