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青山學堂

作者:有所
這事王母做不了主,最終和王父也沒商量出個結果,但是自家兒子的聰慧卻是得天獨厚的。

  如果就此埋沒他們也覺得可惜。

  父母都是如此。

  “明年你就十歲了,爹知道你應該有自己的打算,你想什麼時候回來便回來,

  爹和你娘不求你大富大貴,但求你平平安安,在家做個富足翁,爹和你娘也很高興”

  王父少有的發表了意見,當初他就支持自家小子考科舉,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現在兒子想要繼續進學他自然表示支持。

  “你夫子有沒有說什麼時候去入學合適?”王父此時卻前所未有的嚴肅,心中的不忍更深。

  “夫子沒有明言,不過我想等夏收結束再去”王清晨說道,畢竟王母現在的情況夏收明顯幫不上忙,他有點不放心。

  “也好”王母喃喃,自家兒子心中的牽掛她自然清楚,從小到大他不都是這個目標嗎。

  “你師父那?”王父提醒道。

  “我已經和師父說好了”

  “那就好,去之前到濟春堂和你師父告個別”說完王父則默默去棚子裏不知道做什麼了。

  突然王清晨有點想起前世的那篇《送東陽馬生序》中所寫。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而他還遠未到加冠的年紀。

  今年的夏收是個絕好的天氣,王母身子更重,他又只是個孺子派不上用場。

  王父擔心像上次的大雨一樣,所以在別的村子僱了兩個幫工。

  不到兩天時間,水田便全部收割完畢,然後便不用着急了。

  “屁股衣襬這邊我給你縫了十兩的銀兌,如果急用你去鄭家的當鋪就兌給你了。

  另外的十兩銀子你可藏好了,這可是你半年的費用”

  “如果缺銀子,或者遇到什麼難事,記得寫信回來”王母一字一句叮囑道。

  小丫頭在一旁拉着他的衣襬,哭哭唧唧的。

  “哥……”自從前幾天王母給他哥收拾東西的時候,小丫頭便哭的泣不成聲,幾天了也沒緩過來。

  兄妹情深不過如此。

  “哥哥是去讀書學本事了,又不是不回來了,你在家好好的。

  哥哥屋裏的東西可給哥看好了,別讓人給糟蹋了,

  裏面的書想看就看,要愛惜一些知道嗎?”王清晨諄諄叮囑道。

  “哥……”一直將王家父子送出去兩裏,小丫頭依然依依不捨。

  而王父匆忙做的就是書生常用的那種竹簍,有遮有蓋,十分輕便。

  裏邊除了衣物就是王母準備的一些喫的,滿滿當當的。

  對着小山村依依作別,此去怕是隻能年關再回了,而且也趕不上柴家三哥的婚事了。

  和柴胡磕頭作別,他便搭着鄭家的車隊往縣城去了。

  王父並沒有跟隨,這是他執意要求的,畢竟他還要求學多年,總不能每次都要王父送到縣城吧!

  且說鄭家車隊的信譽還是很好的,肯定能給帶到縣城門口,至於接下來就看王清晨的一張嘴了。

  “小哥這是去縣城投親?”

  車隊每半月去一次縣城,都是採購一些鎮上需要的東西,所以車隊裏多是一些老闆、掌櫃。

  “不是,是爲求學”

  “哦?”

  “這小子我知道,柴掌櫃的得意弟子,沒想到還真是志在科舉”顯然有人認出了他。

  他扭頭望去,卻是認出其人便是鄭家書鋪的那個小掌櫃。

  “掌櫃的這是去進貨?學塾都沒了,掌櫃的進貨賣與誰啊?”王清晨有點疑惑,又有點腹黑地說道。

  “哈哈哈”衆人都知道鎮上是什麼情況,所以對於王清晨的調侃也報以善意的微笑。

  “你小子,這不是在鎮上堅持不下去了,去城裏混口飯喫”

  小掌櫃凡爾賽了一下,別人都是城裏混不下去,去鎮裏混口飯喫,你可倒好。

  “掌櫃您在城裏還有產業呢?”王清晨這是真的有點震驚了,襄陽城可不好置辦產業。

  “家父鄭二河,縣裏的鄭家書鋪就是家父在經營,不才進城盡孝,順便替父分擔”小掌櫃昂首囂張狀。

  “還未請教小兄弟姓名?在下鄭良”

  他笑不出來了,富二代什麼的最討厭了。

  “在下王清晨,到城裏少不了要麻煩鄭大哥”

  “好說好說”

  衆人坐在騾車上,搖搖晃晃,直到下午纔到縣城,這一路這是真夠累的。

  直把他搖的渾身鬆散,要是有匹馬就好了。

  ……

  “鄭大哥,那我們有緣再聚”

  “好說,記得買文房四寶來找哥哥,哥哥給你打折”

  隨即,兩人於城門口分別。

  王清晨一路問話,終於在傍晚時分找到了夫子口中的青山學堂。

  正所謂夜不登門,他便就近找了一間便宜的客棧住了一晚,養精蓄銳,順便換上自家小妹做的新衣以示鄭重。

  不過衣物中夾帶的幾兩銀子卻是讓他眼睛一熱,這肯定是小丫頭辛辛苦苦存起來的。

  早起前往青山學院,沒想到這麼早就有朗朗讀書聲,讓他想起了在山莊的日子。

  隨即上前敲門,不多時,一個老翁上前開門。

  “見過老伯,學生王清晨,受人舉薦前來入學,還望通傳夫子一聲”他拱手行禮。

  之所以認爲這個老伯不是周夫子,完全是因爲其手中拿着掃帚,而且身上也沒有讀書人的睿氣。

  “進來吧!找周夫子?”

  學堂面積不大,畢竟是在城中,就和後世四合院差不多,甚至更小一些。

  聲音是從堂屋傳出來,聽聲音應該至少有二三十人的樣子。

  據夫子所言,縣城一共三個學塾,青山學堂、漢江學堂、縣學。

  其中縣學是有童生功名的學子進學的地方。

  漢江學堂是襄陽縣四大家族合辦的學校,只招收四大家族的弟子。

  甲班學子後續大多都會進此學習,青山學堂則招生廣泛,童生也收,白丁也收。

  不過青山學堂名聲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夫子周青山頗有才華。

  在襄陽縣衆多秀才中也是最有希望中舉的,所以鄭夫子才推薦他來這裏進學。

  畢竟相比於其他兩所學堂這裏更純粹一些。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