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功入學
和王家灣一樣,桂花樹下是一口古井,方便人們取水之用。
青山學堂大概就在距離桂花樹百十米遠的一戶農家四合院裏。
院子甚至比王家還要小一些,東西各兩個廂房,正堂三間,左邊是學堂,中間待客之用。
右側他覺得應該是夫子的書房或者辦公室。
“你爹孃呢?沒跟着你一塊來?”
老丈寒暄着將他引進中堂,中堂也只是普通人家裝扮,很樸素,不過明顯是待客之用,茶水齊全。
“我自己來的,家裏農忙,爹孃都在家”王清晨說道。
“你且先坐,茶壺裏有水,渴的話自己倒水喝,小心燙,我去給你叫人”
手指示意了一下,老丈便出去了,沒有往讀書的學堂而去,而是往右邊的類似書房的那間屋子去了。
並沒有讓他等多久,也就幾分鐘的樣子。
一個身着儒衫,年齡三十出頭,板着臉的年輕男子走進了中堂。
男子刻意蓄了鬍鬚,看起來頗有威嚴。
“學生王清晨,見過夫子,學生前夫子鄭柏推薦學子來此進學,
並有信箋交代弟子交付與您,請您過目”
明白眼前男人可能是自己未來的夫子,王清晨很是規矩。
“嗯”將那信箋拆開,隨即便看了起來,不過他先是眉頭一皺,又輕嘆一聲。
“這麼說鄭兄已經不在人世了?什麼時候的事?”
周夫子在中堂坐好,王清晨站在堂中便開始了問答,或者說面試更合適。
“七月份夫子就已駕鶴西行”
“唉,世事無常,聽鄭兄說你想參加明年的童生試?
我現在提問,如果你達到標準,我便收你,如果你空有其表,那你哪裏來回哪裏去”
“但請夫子考教”
童生試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爲現在的童生試雖然需要考兩場,但是考的範圍很窄。
內容雖然比較多,但是也只是基礎的背默和對答。
背默,考察對四書五經原文的掌握程度。
對答,考察是否理解其中深意。
至於更復雜的經義文章則並不考察,畢竟這僅僅只是童生試。
“子曰:“攻乎異端”
周夫子先是放了放水並沒有出特別難的。
“斯害也已!”
王清晨脫口而出。
子曰:“人而不仁”
周夫子稍加難度。
“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王清晨脫口而出。
“儀封人請見”
“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爲木鐸。”
王清晨脫口而出。
……
隨着周夫子的逐漸深入,他依舊幾乎沒有停頓,全都脫口而出。
從最初的的《論語》到《春秋》、《易經》等,皆是如此。
直至終章,他都不假思索,回答順暢,竟無一錯漏。
沒多久,周夫子的眼神中便全是震驚。
隨後的對問王清晨也是幾乎沒有錯漏。
即便有也是因爲兩個夫子間理解的差異和他前世思想的影響。
完全不同的兩人想要理解完全相同簡直天方夜譚。
“嗯,掌握的不錯,你今年九歲,距離今年九月童生試還有一點時間,
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參加今年的童生試試試水,你可願意?”
驚訝於王清晨的掌握程度,周青山覺得以他的水平參加今年的童生試也未嘗不可。
雖然準備時間比較少,但是即便中不了童生也算是長長見識了。
“學生願意”
王清晨求之不得,如果今年他參加童生試並且高中的話,就可以參加明年的院試,兩不耽擱。
“我們這的束脩你可瞭解?”
“夫子告訴過我,學子每年五兩銀子,童生每年三兩銀子,食宿自理,
這是學生的束脩,還請夫子笑納”
王清晨自然是瞭解過的,要不然貿貿然來豈不丟人。
這價錢也不便宜,一般家庭還真堅持不下去,或者一家人供養一個學子的情況比比皆是。
“你的食宿如何解決?
如果要在學堂食宿的話可以找剛纔的那人,他是我爹,
西廂現在也住了幾個學子,倒也不會孤單”
周夫子仍是不苟言笑狀。
來這裏入學的多是城中富戶,如他這般從鄉下遠行求學還真沒有。
“多謝夫子,學生也住在學堂好了,這食宿費用也是交給夫子嗎?”王清晨說道。
“你一會直接給我爹吧!你且先安頓下來,明日正式開課”
說罷周夫子便離開了。
“都辦妥了吧?”
老丈再次進來,這次消耗的時間着實不短,看得出來自家兒子是相當重視的。
“辦妥了,多謝老丈,小子想在學堂裏食宿,不知價格幾何?”王清晨問道。
“半年四兩銀子,食三兩,宿一兩,不過都是普通喫食不知可喫得慣?”老丈很好說話。
“我現在一併交給您吧!”王清晨也不是拖拉的人。
也不知周夫子有沒有成婚,反正院子裏沒有見到其家眷,只有老丈一人灑掃。
好在還給自己留了一兩,可別小看這一兩銀子相當於前世的一千塊錢。
足夠他半年花銷了,至於衣襬裏應急的十兩,能不動用還是不動用爲好。
至於妹妹給自己塞的散碎銀子,回去還是還她比較好,小丫頭攢這些錢可不容易。
“周老稍待,我去將我東西取來”
又花了半兩銀子買了鋪蓋,他才真的覺得銀子是真不經花。
十兩銀子眨眼間就剩不到五百文,剛纔他沒控制住吃了一碗湯粉和一些生活用品。
看來得在這搞點錢花啊,要不然真成窮鬼了。
安頓沒有耽誤什麼時間,下午他就開始上課了。
學堂內加他,一共只有三十二人,
其中十七個幼齡學子,和他歲數相當,
十二個高齡學子,最高的已經成年,
三個童生最小的也有二十來歲。
三個年齡段的學子涇渭分明,看座位就能看出來。
這麼多年齡跨度如此之大的學子卻是守在一間教室之內,也可見教育資源的短缺。
不過教室也不算小,所以並不擁擠,而且桌案一人一張,王清晨新來,只能坐在最後邊。
不過他並沒有聽周夫子給他們這些稚童講課,而是專心聽給最前排三位童生授課的內容。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