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滲透
對於大明來,並不缺錢,現在最缺的就是這些優良的戰馬。
而秦銳得到大量戰馬之後,爲了不讓蒙古各部族起疑心,則將這些戰馬全部運送給第二軍團。
姚遠得到這些戰馬後,也在積蓄騎兵的力量。
畢竟西北方向的戰事,也需要大量騎兵參與作戰。
就這樣,秦銳一方面在草原上對敵對的蒙古勢力步步蠶食,不斷地追擊滿清的殘餘勢力。
另一方面與這些中立的蒙古部族進行貿易。
在貿易的過程中,監察部在秦銳的配合下,也向蒙古各部不斷地滲透。
在蒙古的各大部族中,安插了不少的明線和暗線。
這些監察部安插的細作有的是在各處互市的貿易市場中以商饒形象出現。
從各個部落的人們口中獲得隻言片語,然後對這些微的信息進行彙總,然後再進行分析。
對各種信息再進行比對,然後得出各種情報的準確性。
最後對這些信息再根據準確性的判斷,去加以印證。
這些準確度高的信息會成爲各地細作的重點任務,通過各種方式對其進行充分的證實。
而後,會將這些情報源源不斷地向南京的監察部彙報。
對於和其它軍團和地區相關的急報,也會直接傳送到各個軍團的指揮部,以免貽誤戰機。
而那些深入到草原各部落的細作則大多混跡在商隊之中,通過監察部的各種隱密手段,對各個部落進行情報刺探。
還有一些情報人員,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已經在爲大明進行情報服務了。
這些人其實大多都是各個草原部族的重要人物。
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各個部族的貴族階層,這些人往往能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
而且他們一般不會被輕易懷疑,有着非常好的身份保護。
他們之所以會成爲大明的隱密眼線,全都是因爲這些饒貪心導致的。
這些人在與大明的商隊進行貿易的時候,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經常會將一些普通人不敢出售的貨物出售給大明。
從而在其中獲取到巨大的利益。
而這些人和大明的商隊交往的時間越長,膽子也會越來越大。
很多大明商隊中會有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在這些人出售違禁貨物後,事情即將暴露時,便會給其提供一些消息,讓他們能夠化險爲夷。
而這些消息靈通的大明商人,其實都是監察部或明或暗地促使他們將這些消息傳遞給那些草原貴族的。
大明的監察部會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一些消息故意透露給一些商人。
這些商人雖然並不是真正的大明監察部細作,但是他們爲了自己切身的利益,也不想讓他們的這些重要的上家被抓起來。
因爲一旦事情暴露,給這些大明商人提供重要貨物的那些貴族就會被抓起來,而且他們自己也有着被抓起來的風險。
因此,一旦得到不利於那些貴族的消息,便會立即給其傳遞過去,甚至有一些大明的商人還會想辦法幫其解決一些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事的大明商人和草原的貴族自己以爲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所做的事情神不知鬼不覺。
但是讓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這一切都是大明監察部與秦銳故意設計。
一張錯綜複雜的巨大網絡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籠罩向這片廣袤的草原。
秦銳只等這張大網編織完成,時機一到,便能將網收起,將這些大魚全部一網打盡。
在草原上,向來是強者爲尊,各個草原部族中,也同樣如此。
誰能當上這個部族的大汗,其實主要是看誰的實力更強大。
雖然大多數草原部族的大汗或者首領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這是因爲一旦一個家族成爲一個草原部族的首領,便會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地位牢牢地穩固在自己家族的手鄭
然後纔會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乏被其它家族搶走大汗之位的事情。
即使是一個家族內部,也經常會出現手足相殘,禍起蕭牆之事。
而現在的這些草原部族同樣如此,內部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派系鬥爭,矛盾重重。
在這些草原部族內部的各個派系中,很多實力強大的家族,都對大汗之位虎視眈眈。
而即使是在一個部族中,其它家族的實力都無法與大汗家族相抗衡,也避免不了家族內部的紛爭。
反而越是這樣的部族,內部的紛爭越是殘酷和慘烈。
雖然看起來都是親兄弟或者親叔侄,但鬥起來真真是不死不休。
所以這些草原的部族看似實力強勁,實則內部矛盾重重。
而這恰好成爲了秦銳的突破點。
因爲秦銳很清楚,在短期之內,明軍無法建立龐大的騎兵部隊。
要想建立足夠將整個草原全部收歸到大明治下的騎兵部隊,怕不得以十萬計的騎兵部隊。
不二十萬、三十萬了,就算是十萬騎兵,按現在明軍的騎兵部隊標準,至少需要近三十萬匹戰馬。
現在秦銳想盡一切辦法,也只是收集到了不到六萬匹戰馬。
就已經讓大明的整個後勤體系苦不堪言了。
雖然現在大明全國的軍隊中有着超過十萬的騎兵,但是其中一多半的騎兵都是原來的配備標準,只配備了一匹馬,甚至都不需要戰馬,只是普通馬匹。
其它軍團中的騎兵大多是按照美洲龍衛軍的龍騎兵標準來裝備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步兵部隊作戰。
對敵軍進行快速穿插突襲,平時作爲偵察騎兵來使用。
他們面對的敵人也不是蒙古草原上的這些大批騎兵。
而秦銳所率的第四軍團,面對的則是草原上的各大部族。
而且這些部族在跟隨滿清征戰中原地區時,從華夏的中原地區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物資。
這些年他們得到了難得的壯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