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藏兵於民
因爲這些公益活動首先是爲大家所有人謀福利,所建成的各項公共設施,也都是爲了所有饒日常生活方便而建設的。
在很多老兵的帶領下,大家不僅獲得了集體榮譽感,而且還能得到大量實實在在的收益。
現在的大明,在朱君洛的主導下,一向公私分明。
不論任何需要勞民的事情,都要以高出平均水平的報酬支付給參加勞動的人們。
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否則不僅不會給予報酬,還會被打入黑名單,從此以後,再不會被徵召參加任何公共設施建設。
那些偷奸耍滑、弄虛作假的人們,一旦被發現,或者被人舉報,不僅從此失去一個賺取高額報酬的機會,還會被所有人所不齒。
因此,在高額報酬和嚴格制度之下,人們都十分自覺地遵守各項規定,生怕被打入黑名單,不僅從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丟不起那個人。
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各地的百姓在當地行政管理部門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條,一項項公共設施煥然一新。
並且人們也養成了積極參與各項公益事業的習慣。
一旦政府號召,人們都是蜂擁而至,極少有人打退堂鼓。
至於一些危險性高的工作任務,人們也依然是毫不退讓,個個奮勇爭先。
一方面是由於各地的官員全都身先士卒,不管是什麼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帶頭衝在最前面的都是這些政府官員。
並且百姓只要報名參與,政府都會根據任務的危險性,給予高額的報酬。
甚至是爲每個人都購買了保險,一旦發生意外,家人將會獲得高額的保險賠償。
更讓人們感到心裏踏實的是,如果在政府組織的公益事業中發生意外,傷殘者除了會得到高額的保險賠償外,大明政府還會給予其終身保障,使其後半生生活無憂,子女和家人還能得到相應的照顧。
而一旦有人在參與公益事業的活動中因公犧牲,大明政府將會授予其烈士的稱號。
在大明,烈士的稱號十分受人們尊敬,那些死去的英烈,無不是爲大明的強盛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他們最應該得到所有饒尊敬。
烈士不僅會被安葬在大明英烈陵園,每年的清明、中元、寒食等重要節日,朱君洛都會親自帶領百官前去祭拜。
而且烈士的家屬都會得到大明最高規格的優待,他們的家人和子女都將由大明政府贍養,並得到最好的照顧。
在長時間的各種公益事業活動中,各地政府從來沒有違揹他們的承諾,只有超出人們的預期,給予更多的報酬和保障。
因此絕大部分的百姓,都對各地政府言聽計從,不管有什麼事情,人人都是奮勇爭先,甚至人們都在:
“哪怕讓我們去上陣殺敵,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這便是大明國土防禦體系的第四重保障,也是第四梯隊。
便是這些對大明政府充滿了信任的依賴的八千多萬華夏百姓。
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原本一盤散沙,被奴役多年而磨滅了血性的華夏百姓們,此時卻煥然一新,成了一羣有着極強的凝聚力,並且有着極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團隊協作者。
不僅僅是朱君洛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就連大明所有的百姓,都十分自豪地相信,現在的大明再也不會像以往那樣被外族奴役。
這四層防禦體系,給大明帶來了足夠的安全保障,也爲大明百姓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和民族自信。
現在的大明,舉目望去,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再敢生出滅亡華夏的想法。
因此,現在的大明已經不再需要繼續大幅度地擴張軍隊。
而要把重心放在軍隊的建設上,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節省掉很多不必要的軍費開支後,投入到內政的各項建設發展中,只有國家真正的富強了,纔能有更大的戰爭潛力。
軍隊不再大規模擴張後,也就意味着,現在很多軍官的職務,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迅速晉升了。
在剛剛組建復國軍團時,很多原本只是一名龍衛軍或者虎衛軍中的老兵,僅僅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從一名班長一路晉升成爲連長,甚至是營長。
如此快速的職位晉升,根本原因就是軍隊人數的大幅度增加,帶來的軍隊規模不斷擴大。
從組建復國軍團開始,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擴軍。
先是組建了五十萬復國軍團,然後在攻下南京後,擴軍至一百萬。
攻下燕京城後,又將軍隊總數擴張至近兩百萬人。
之後在各方邊境的不斷戰爭下,又陸續擴充了不少軍隊。
直至現在軍隊的總人數超過了兩百萬。
在短短的不到三年時間裏,原本只有從美洲各軍抽調的三萬名老兵和軍官,便增長到了超過兩百萬大軍。
每一次軍隊人數的大規模增長,便有一大批老兵和軍官獲得一次晉升。
三次擴軍,意味着一名老兵,從班長到排長、從排長到連長、甚至是從連長到營長。
而現在軍隊人數不再繼續大規模增長,也就意味着軍官想要獲得晉升,只能通過戰功。
雖然戰功不僅僅是在戰場上才能獲得,參加各種演習也同樣能得到戰功。
可是大家全都有着一樣的目的,可想而知,接下來的競爭會有多激烈。
所以全軍各級軍官都想盡一切辦法提升自己的指揮能力。
在保證自己在今後的作戰演習中得到更好的名次,能夠積累到足夠的軍功,從而獲得晉升的資格。
而進入華夏軍事大學和大明軍事大學學習,獲得更專業的軍事指揮才能,就成爲了這些軍官們最渴望的提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