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臨陣脫逃
現在的溫六,早已經褪去了青澀,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堅毅和果敢。
溫六原先一直在龍衛第一旅服役,直到組建復國軍團時,他纔來到了華夏。
原本溫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功勳,而且順利通過了大明軍事大學的考覈,成爲了大明軍事大學的一名學員。
可是當他得知朱君洛正在組建復國軍團,準備返回華夏大陸重建大明時,他便主動請纓,加入復國軍團。
溫六這麼做,主要是爲了能夠返回華夏後,找到失散的父母和妹妹。
當溫六取得最優學員,將自己的請願書交給朱君洛後,朱君洛當即下令讓這些取得優異成績的學員們進入復國軍團任職。
溫六最初只是復國軍團中的一名排長,手下只有五十名士兵。
好在他手下的這些士兵中,幾名班長都是他當班長時帶出來的新兵。
這些班長都是從龍衛中挑選出來的優秀骨幹,進入復國軍團擔任班長。
經過近半年的訓練後,溫六帶着自己的排,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爲鄰一軍第一師中的尖刀部隊。
在福建登陸後,溫六因作戰勇猛,被提拔爲連長。
當時溫六是他們這批軍校學員中第一批被任命爲連長的人之一。
被其它學員好一陣羨慕,而時間不長,溫六便在永春和撫州之戰中屢立戰功,被火速提升爲營長。
而在之後的燕京之戰中,溫六又立下大功,就在剛剛提升他爲團長一職時,溫六卻被秦銳親自下令降職。
從團長一捋到底,成爲了一名排長。
而秦銳這麼做的原因,恰恰是爲了保護溫六。
因爲溫六在燕京城駐守期間,犯下了臨陣脫逃的大罪,按大明軍律當斬。
這一切的起因,得從溫六從津港登陸起。
溫六一直以來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尋找他的親人。
而他原本是廣州人氏,在清軍南下廣州屠城之時,與父母和妹妹失散。
從尚可喜與耿繼茂在廣州屠城開始,溫六便與親人失散,直到溫六隨明軍撤徒臺灣島,後來又去了龍城,溫六一直在想方設法找尋失散的親人。
在美洲,溫六也沒有得到任何關於他父母和妹妹的消息。
無奈之下,溫六便決心回到華夏大陸,再多方尋找。
朱君洛在大明軍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得知溫六的情況後,知道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溫六一人身上。
明軍中的很多士兵都有類似的情況,於是朱君洛讓監察部在各地留意有關信息,爲這些與親人失散的明軍士兵們找尋親人。
但是在近一年的時間裏,溫六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
看着其它人與家人團聚,溫六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雖然也有很多士兵得到的信息是家人已經離世,起碼也算是有個結果。
而溫六卻是連親人離世的消息也沒有得到,完全沒有任何消息。
當他看到身邊很多人與親人團聚,或者是得到親人已經離世的消息後,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而他卻是內心五味雜陳。
溫六一方面期盼着親人沒有遭到毒手,有朝一日家人團聚。
另一方面溫六又清醒的意識到,在這戰亂不斷的年代,整個華夏大陸每死去的人何止以萬計。
跟隨大軍一路北上,溫六看到了太多被屠殺的平民。
一座座空無一人,只剩下一堆廢墟的村落和城鎮,路邊隨處可見的累累白骨,無不向世人展示着戰爭的殘酷。
溫六心中清楚,在這樣的年景裏,他的父母親和妹妹多半是已經遭遇不測,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隨着溫六參加的戰鬥越來越多,他看到了太多的殘酷場面。
這兩年多裏,死在他手下的清軍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溫六逐漸變得心如磐石,也變得越來越鐵血無情。
在多方打聽無果之下,溫六隻能在心中一邊默默祈禱親人能平安活下來,另一邊卻在默認親人已經被清軍屠戮。
於是溫六將所有的憤怒全部撒向了清軍,在每次與清軍作戰時,溫六都是衝在了最前面,那滿臉仇恨的殺意令他對面的清軍膽寒。
而這也是溫六屢立戰功的原因之一。
在燕京城一戰中,他曾經親自率軍將兩百餘投降的清兵斬首。
但這一舉動卻沒有受到任何饒質疑和譴責,因爲在明軍的軍紀中,從來沒有不能殺清軍戰俘的規定。
有的只是朱君洛親自頒佈的軍令:
如遇清軍,務必不留活口。
直到最後大明收復了大半失地後,原來的清軍綠營軍紛紛投誠,清軍的死亡速度才逐漸慢了下來。
而這也只是因爲大批的礦場需要很多勞力,朱君洛在不得已之下,才做出的決定。
如果按朱君洛原本的意見,這些投降了滿清,又舉起屠刀砍向自己族饒叛徒,全部都死有餘辜。
溫六在燕京城之戰後,本就軍功卓着,又趕上了大幅度擴軍,因此溫六當上了團長一職,而且是主力作戰部隊的步兵團長。
就在溫六剛剛被任命爲步兵團長不久,秦銳就得到了科爾沁部千里奔襲燕京城的情報。
於是秦銳立即下令燕京城駐軍加強防守,同時派兵增援燕京城。
此時的燕京城內只有兩個主力團,和一個守備旅在駐守,人數不足萬人,而溫六所率的主力團則是其中最重要的防守力量之一。
因爲事發突然,所有人提前都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包括溫六也根本不知道具體情況。
但是當秦銳的軍令發到燕京城時,卻發現溫六做爲駐守燕京城的主力團長,此刻卻失去了蹤跡。
所有人都不知道溫六去了哪裏。
當秦銳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頓時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