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收服鄭地虎(上)
下課鐘聲又一次響了起來,不過這一次,班級裏的同學們並不急着離開,依舊在課堂中歡快地聽着老師的聲音。“李小妹,語文86分,算學98分,常識87分,掃盲班畢業了,恭喜你,要繼續上初級班嗎”
一個瘦小的姑娘從角落裏蹦了出來,躥上講臺去領她的試卷,“想繼續上的”
“好。”於老師便在名冊上做了個記號,“郝大陸,語文92分,算學74分,常識92分,掃盲班畢業了,恭喜你,要繼續上初級班嗎”
“上的,上的”
課堂內的氣氛很快活,雖然通過率並不是百分百,但這不代表考不過的人就笨了,掃盲班是滾動開課的,每兩週重講一次,很多學生剛進來沒有一週,理所當然是考不過,只不過是累積經驗而已,這一波考過的大多都上了一個月的課,算是融會貫通了本來掃盲班也沒有多難,只要能認得拼音和一百個常用字,學會簡單的加減乘除,背會九九乘法表,知道數學符號和標點的意思,語文和算學便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至於常識班,教導的都是買活軍這裏的規矩,若是違反了,那要送去彬山做礦奴的,因此大家的分數都很高。語文和數學這兩個科目上,卡的人也不一樣,比如這批差不多同日入學的同學裏,張宗子的算學第一次考試就是滿分,但語文不及格,他執着地用外頭的繁體字答題,而且在拼音的標註題上丟了很多分,因爲張宗子家說的是金陵官話,讀音和拼音是不一樣的,而且他拿到買活軍的教材之後,閱讀買活軍的簡體字並沒有問題,便從沒有系統地自學過拼音,導致拼音基礎很薄弱,而且現在說話也帶有濃厚的口音,旁人也不是聽得太懂。
鄭地虎就不同了,他語言天賦的確好,語文考試第一回就是滿分,但對算學實在有些棘手,他接觸到太多數字了,由於十八芝內部的賬本是用蘇州碼子的緣故,鄭地虎這裏常看的數字就有蘇州碼子、東瀛數字、繁體數字,有時候還要跟着荷蘭人看羅馬數字,買活軍用的這種阿拉伯數字從前是不太能接觸的,還有許多新奇的數學符號和規定,鄭地虎第一回考算學就沒有及格,常識分數也很低,這半個月來知恥而後勇,倒是考了個很不錯的成績,此時洋洋得意地去領了試卷。
“鄭地虎,語文99分,算學86分,常識100分,掃盲班畢業了,要繼續上初級班嗎”
“學”
橫豎無事,也不知道六姐什麼時候有閒功夫接見他,鄭地虎也是破罐子破摔了,學唄,爲什麼不學小時候跟着大哥浪蕩飛揚,只覺得讀書無用,如今到了這個年歲倒依舊覺得那些之乎者也的聖賢書,虛僞得很,其實無用,但買活軍這裏的學問,也讓鄭地虎覺得很有學一學的必要。
讀書使人明理,這話真不是渾說的,年歲漸長,鄭地虎也逐漸發覺了學習的好處,這些知識,哪怕是掃盲班的知識,也讓鄭地虎感到頭腦彷彿逐漸地更加清醒,甚至對報紙上的消息也能領悟得比平時更快捷了。
說句題外話,他本是個最不喜歡看話本的人,覺得還不如摟着粉頭作樂呢,在他心中,只有玩不了旁的窮措大,纔會寄情於文字,但上完掃盲班之後,鄭地虎不知不覺就迷上了看蜀山劍俠傳,還有鬥破乾坤,也叫人買了幾套回來,他那些手下,個個也都要上學的,原本大字不識幾個的,認字之後抱着鬥破乾坤看得不亦樂乎,得了閒還要去茶館聽人說裏頭的章回,儼然也是樂不思蜀,半點都沒有着急回去的意思。
鄭地虎這個班上,學習速度也是分出了快慢,大部分學生很難在半個月內畢業,一個月內畢業的,如果不是鄭地虎、張宗子這樣已經在外頭接受過教育的,便是郝大陸這般的聰明人他們一家倒是都不錯的,郝大陸的娘,四十多歲的人了,居然半個月就考過了掃盲班,要不是小腳,早就找到好工作了,而郝大陸的義父、義妹,上了一個月以後,也和鄭地虎一起通過了考試。
其餘比如鄭地虎的手下,郝大陸同船的那些船工,三科裏反正總有一科是拖後腿的,恐怕還要再上一個月才能畢業。大部分人就算是郝大陸的小腳老孃,都選擇去初級班繼續就讀,一開始鄭地虎是很喫驚的,他在外頭可沒見到這麼多一心向學的老百姓,大多百姓都愚笨短視得很,如果不是來了買活軍這裏,鄭地虎甚至不相信百姓們普遍有掃盲班畢業的能力,他覺得大多數人都大字兒不識的現狀,是和他們的天賦匹配的。
人的好奇心就是這樣,隨着瞭解而不斷的滋長,鄭地虎原本對買活軍的認識,只是三省交界處有些本事的草頭王,現在開始插手海運,但隨着他來到雲縣,待了一個月,鄭地虎已經完全沉浸進本地的生活裏去了,他覺得自己在買活軍這裏的一個月,學到的比在羊城港的兩三個月都要多得多,改變也要更大,鄭地虎現在竟對平民百姓的生活也關心了起來,並認爲這是雞籠島發展的一大關鍵了。
爲什麼買活軍的百姓們這樣地有學習的熱情呢是因爲大多數收入高的崗位,都有硬性的規定,必須要初級班、中級班畢業才能擔任,而一些管理崗,上頭的吏目基本都是彬山的老人,最次也是雲縣、臨城縣這些已經被佔領了好幾年的地方出來的,便是因爲只有這些地方出來的百姓,有考過高級班的可能,重要崗位都是由高級班加上政審分來進行篩選,這是買活軍這裏的特色。
人往高處走,但凡想要上進,那自然是要讀書嘍,而且,半日工和一日工的報酬是相差不多的買活軍這裏,人們一天大概在外活動十四個小時,往往是上四個小時的學,再工作五到七個小時,以此來收取報酬。日薪是以這一點爲基礎來進行計算的,那麼如果有人不上學了,改爲上全天的班,他的收入也並不會變成原本的兩倍,而只是原本的15倍,甚至只有12倍,差距並不是很大,至少買活軍自己的工廠和單位是嚴格地執行這條規定的。
其實在鄭地虎看來,做全日工的不划算,纔是很多百姓繼續去讀初級班的動力所在,在他的觀察之中,只有那些腦子實在不靈活的農民,纔會來做全日工,他們多數都是乘了農閒,趕緊地賺一些銀兩回去,來償還自己買牛的欠債。而種田反正是不要求學歷的,因此他們願意做全日工即便是如此,還有些腦子靈活的人,暗暗地在兩處單位做半日工,這樣可以多拿一些,一天大約多個十文的收入,不過是多花一些力氣罷了,他們是很情願的。
這樣的人雖然有,但不多,因爲半日工的工作時段偶然是要有調換的,做兩份工的人不太好協調。總的說來,在鄭地虎的觀察下,做全日工的人還是很少的,只要是腦子稍微清楚一些的農民,這時候都在儘量地上學,希望能在城裏找到個穩定的工作,好把一家人都接出來,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而且以買活軍現在這蒸蒸日上的勢頭,想辦到這一點也並不難。
十八芝恐怕是很難和買活軍競爭人口流入了鄭地虎逐漸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也想搬遷百姓去雞籠島,而且首選的就是老家泉州晉江一帶,但這一個月來,他在交易大廳裏遇見了不少泉州商戶,這是十八芝都無力阻止的,除非和買活軍公然翻臉,否則怎能讓泉州的老兄弟們有錢不賺而有了交往,有了報紙,毫無疑問泉州這裏的百姓,倘若想要背井離鄉討生活,首選也是還在一片土地上的買活軍,他們甚至會指望買活軍把泉州都佔了,這樣百姓們就有了活路,而且也不用離開家鄉。
如果學習買活軍,引入遼東的流民呢這又有了籍貫的顧慮,凡是鄉黨,必定抱團,鄭地虎還沒想好十八芝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買活軍這裏的經驗他們借鑑不了買活軍通過鼓勵分家、頻繁調動、打散編組來消除鄉黨抱團的土壤,十八芝沒有這麼多騰挪的餘地,而且他們搬遷百姓很多時候是以宗族爲單位的,怎麼可能到了地頭去拆散人家一族人雙方的基礎不同,連學都學不來,光看着這麼多好法子,也只能幹流口水乾着急。
要是能請謝六姐來給十八芝出出主意就好了鄭地虎現在想和買活軍修好的心思已經十分迫切了,除了這一點以外,他也很佩服買活軍吏目的能力,從長崎到呂宋,敏朝的官府當然也沒少打交道,買活軍是他所見過吏治最清明的政權,以鄭地虎來看,這裏的官吏清廉得都有些過分了,一個個公事公辦的,絲毫情面都不講,而即便如此,他來了一個月,四期報紙上每一期都還有受賄的吏目被抓出來,送到彬山的報道。
而且凡是有報道,必定都是仔細形容,還將對家人、族人的處置大肆渲染,這完全就是促使了百姓們頻繁分家,現在雲縣這裏,大部分家庭,小孩一成年就立刻分出去單過,唯恐一人落馬,連累了全家的政審分。
這謝六姐年紀也不大,怎麼操弄民心民風的手腕就這麼嫺熟呢鄭地虎情不自禁地總犯着這嘀咕難道真是神仙投胎帶來的宿慧
目前來說,他對謝六姐是神仙轉世的傳聞,已幾乎有九分信了,因爲他的手下閒了沒事,不是去探望老兄弟,便是四處地見識着,探聽着消息,也在茶館裏結交着本地的朋友,這是海盜們探聽消息、締結人脈的老習慣了,而鄭地虎上課之餘,也是常去交易大廳,甚至忍不住挪用了五萬的贖船銀子,小小地玩了幾手。
他仗着自己在買活軍這裏要住得久,不像是別的船主着急離去,瞭解了行情之後,低買高賣,幾回下來也小賺了一千多兩倘若不是鄭地虎還有理智,他幾乎都要看到另一條發財的路子了,那就是一直故意不考過掃盲班,一直見不到謝六姐,一直在交易大廳裏貿易
還好,鄭地虎自制力還是強的,他知道自己第二次考試必過,這之前就把貨物都交割清楚,做好了贖船的準備,這一次接到自己的成績,望着常識捲上的100,竟有些感慨萬千,半日方纔對幾個手下說道,“人還是要讀書”
又對張宗子招手笑道,“小張,走,今晚請你喫飯去哦,還有郝兄弟,你和你父親也同來”
郝大陸的義父老安還不太會說官話,他是沒有考畢業的,聞言笑得靦腆,示意郝大陸道謝,郝大陸道,“地虎哥哥,一向偏了你的好酒菜,過意不去”
若不是同班,這些豪傑公子也難相識,不過既然同日上岸,又是同班,還在一個澡堂子裏洗過澡,這便是時人頗看重的緣分,同班不幾日,便逐漸互相攀談熟識起來,人初到一地,總是喜歡結交朋友,以爲自保立足,這份關係或者將來會逐漸淡去,此時的情誼卻也是真摯的。鄭地虎道,“怕什麼,大男人不要小氣,過上幾年,我再來時,便要喫你的請了”
張宗子是富家出身,他家在雲縣也有生意,雖然是肉票,但手裏一向撒漫得很,這樣的人喫幾頓飯都是理直氣壯的,聞言便嚷着要去喫新開的一家之江館子,因爲衆人上的是早課,下午郝大陸他們還要去上班的,便約了晚上在館子門口見,張宗子背起包,對鄭地虎道,“鄭大哥,下午你若不去交易大廳,要不要來和我一道補課我有個親近的長輩,願意爲我們先講一講世界地理,聽說這是高級班的課程,我們這算是偷學了。”
他若說是別的課,鄭地虎還要掂量掂量,上次張宗子這小子激動萬分地和他說了半日,談着自己上了什麼歷史課,講到了殷商過往,又提到了他看高級版歷史書時看到的什麼商紂失道之祕,拉着鄭地虎去上了一堂歷史課,鄭地虎幾乎沒睡着但這一次這地理課,便讓鄭地虎來精神了,“世界地理怎麼講,難道這也有教材你那長輩是不是姓李,叫李我存,這教材別不是坤輿萬國全圖吧”
“啊。”張宗子呆呆地張大了嘴巴,“原來鄭大哥你早知道了李先生的來歷嗎你也看過坤輿萬國全圖”
鄭地虎幾乎想給這嘴巴里丟一粒花生進去,他沒好氣地道,“你不也早猜到了老子的來歷我們十八芝爲荷蘭人辦事,怎麼可能沒見過世界地圖”
不錯,實際上此時的敏朝,也有了一版世界地圖,正是徐先生、李先生都格外尊崇的利師傅帶入敏朝的,名爲坤輿萬國全圖,這是距今十餘年前的往事了,當時的皇帝頗爲喜愛這版世界地圖,而坤輿圖也因此小範圍地流傳了開來,不過,地圖始終都是民間禁物,若非有些門路,是很難觀覽全圖的,比如說黃謹,以他當時的級別,也只是堪堪聽說過一個名頭而已。其餘那些買活軍的土包子,當然是連坤輿圖的名字都沒聽過了。
鄭地虎這裏,也曾在荷蘭人處見到過以歐羅巴爲中心的世界地圖,但也不過只有一眼而已,並沒有得到副本實際上即便是得到了副本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此時的華人船隊並未掌握跨大洋航行的技術,他們更想要的是東海、南海的詳細海圖、星圖,不過既然買活軍也開了世界地理課,那鄭地虎當然是極想要去聽一聽的,他把張宗子肩上的書包往幾個手下那裏一丟,攬過張宗子的肩膀,親熱地揉了揉他剛長出來沒多久那毛茸茸的短髮,笑道,“好兄弟,多謝你想着,這課程正適合我們這些臭跑海的,能不能打個商量,讓我這幾個兄弟也去蹭蹭課,他們就站在後頭聽,一句話都不多說,也不佔地方,能行個方便麼”
張宗子極力掙扎,臉依舊被鄭地虎擠在肩上,壓得變形,他叫道,“鄭大哥,我好心請你,你怎麼反而欺壓我若再揉我的頭,你那些兄弟便不能去上課啦”
旋又渴望地問,“鄭大哥,你的手勁這麼大,可有什麼獨門絕學在身上嗎我能和你學些強身健體的功夫嗎”
兩人笑鬧了一會,張宗子正要將鄭地虎引去校園深處的一間小教室,忽然外頭又走來了幾個吏目,叫道,“鄭地虎鄭老爺可在此嗎快和我們去罷,你的成績出來了,六姐下午正好有空,要接見你呢”
其餘人不知底裏,一聽說鄭地虎有份覲見六姐,頓時一陣喧譁,都是羨慕地看向鄭地虎,就連張宗子也是大爲驚訝,雙眼頓時變得圓滾滾、亮晶晶的,似乎極想求鄭地虎帶他同去,只可惜此事也不由鄭地虎做主,不便開口,便只能可憐巴巴地看着鄭地虎和吏目一起走遠他哪裏知道,鄭地虎心裏也是忐忑不安,只是故作鎮定,實不知道買活軍該會如何處置他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