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強軍
吳成則領着梅之煥和一衆官紳出了襄陽府門,與他們一起騎馬向着城外的大營而去,襄陽城作爲一府府城,又是分隔南北的重鎮,城外本就有一座規模龐大的軍營,武鄉義軍攻佔襄陽城後,軍營裏留守的衛所兵跑了個乾淨,武鄉義軍便將之改造擴建,主力便駐屯在此。
吳成等人直接來到校場,不一會兒,一身甲冑的武紹便領着一衆將帥趕了過來,朝吳成和梅之煥等人行禮。
“武松武將軍,久聞大名!”梅之煥客氣的還了一禮,話語間對他這位將軍卻是興趣寥寥,滿是客套:“今日一見,果然是威武不凡,名不虛傳!”
武紹也趕忙跟着客套,朝着吳成悄悄使眼色,吳成見他這副拘束的模樣差點笑出聲來,趕忙替他解了圍:“武將軍,梅老想看看我軍操演,時候也不早了,咱們開始吧。”
武紹鬆了口氣,往將臺上站定位置,揮舞令旗,隨即戰鼓隆隆響起,瞬間響徹雲霄,一個個尖銳的木哨聲也次第響起,又很快被整齊的轟隆聲蓋過,無數武鄉義軍的戰士從四面八方向校場彙集,進入校場便尋找自己的位置站定不動,一通鼓罷,兩萬餘名武鄉義軍的戰士已經將偌大的校場填得滿滿當當,所有人都齊裝具甲,每個人都肅立不動,只有報數的聲音不斷整齊的響起。
報數完畢,這兩萬將士便人人腰板挺直、目不斜視,靜靜的等待着命令,一股肅殺的氣勢瞬間填滿整個地。
梅之煥倒抽一口涼氣,他在廣東呆過好幾年,又鎮守邊關多年,從南到北見過的軍隊無數,有哪一支軍隊能像武鄉義軍這般行動迅速、紀律嚴明?兩萬人馬,分成一個個方陣,每個方陣橫看是一條直線、豎看是一條直線、斜着看依舊是一條直線,不需要將官任何的整理和調整,短短一通鼓的時間,便列出了整個大明所有軍隊從來沒有過的整齊隊粒
千萬人如一,這樣的軍隊,又如何不能百戰百勝?
吳成也和梅之煥一樣不停掃視着武鄉義軍的軍陣,這樣整齊的軍陣他看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會覺得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這是他的心血、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結出的第一顆碩果,是他改換日、實現心中理想的依靠,有他們在,自己纔有十足的信心推翻這腐朽的大明、消滅那虎視眈眈的東虜。
其餘官紳也個個震驚不已,一時之間竟然也沒有人敢話,校場之中陷入一片沉寂之中,在一個個如雕塑一般靜立的將士面前,彷彿連附近的漢江和空的雲彩都隨之靜止不動。
“當年戚武毅調任薊鎮,薊鎮官兵紀律散漫,多有不服,戚武毅調三千戚家軍北上,於大雨中列陣郊外,從早至夜,直立雨中一動不動,薊鎮官兵駭然,始知何爲強軍!”梅之煥長長吐了口氣,敬佩不已的道:“在下罷官之後,回鄉練沈莊軍,時至今日依舊只能剿匪御盜,吳帥聽聞也是己巳之變中被坑害的忠勇,應當是與在下同一時間練的兵,卻有這般不亞於戚家軍的風采,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梅老謬讚了,不瞞梅老,本帥也是靠着戚武毅的兵書練兵,再自己總結實踐,才逐漸形成了武鄉義軍的練兵操典,將官嚴格遵守操典練兵,自然能源源不斷的練成一支支強軍!”吳成驕傲的笑了笑,又冷哼一聲:“起來,我武鄉義軍也算是發源於戚家軍.....朝廷是如何對待戚武毅、如何除滅戚家軍的,在下也多少了解一些,若是戚家軍尚在,東虜又怎會猖獗至斯?我等又如何能活命到今日?”
梅之煥再一次沉默不言,吳成明着是在讚揚戚家軍,但實際上卻是在借戚繼光和戚家軍的下場抨擊朝廷不辨忠良、自毀長城的行爲。
梅之煥因己巳之變被罷官,心中一直不服,還專門寫詩埋怨朝廷和子不辨是非忠直的行爲,吳成這番話,實際上是在借古論今,撩撥他心中對朝廷和子的怒火與委屈,梅之煥很清楚這一點,但心底還是不停的涌出怒氣來。
吳成眯眼打量着梅之煥,卻見他臉色變了一變,又很快恢復正常,明顯是強行把怒火壓了下去,不由得遺憾的嘆了口氣,朝看向他們這邊的武紹點零頭。
武紹轉過身去,手中令旗飛舞,喝令道:“全軍,坐下!”
激昂的戰鼓轟然響起,隨即兩萬將士轟隆一聲一齊盤腿坐下,動作整齊劃一,絲毫沒有一絲凌亂,戰鼓聲停,整個校場之中依舊鴉雀無聲,那些官紳剛剛鼓響之時還有人竊竊私語,如今又沒人敢再出聲,彷彿是害怕打破這沉寂而又肅殺的氛圍、驚醒蟄伏的猛虎。
“這軍營和校場,我們擴建過,但兩萬餘人在此還是顯得有些擁擠.....”吳成微笑着衝梅之煥道:“梅老想看什麼操演科目?在場的將士您可以隨意挑選一部,從不同的隊伍挑人混編也行,讓他們代表全軍操演。”
梅之煥有些訝異的看了吳成一眼,目光在軍陣中搜尋了一會兒,隨手挑了兩百餘人,這羣來自不同部隊的長矛手、火銃手、刀盾手迅速組陣,在戰鼓和哨聲中演練搏殺刺擊、火銃齊射、結陣防禦等科目,隨着鼓點和哨音不斷變換陣形、調整作戰方式,井然有序、士氣高昂,讓梅之煥和一衆官紳看得目不轉睛。
“明軍中,即便是最精銳的邊軍,各部混編難免也會亂上一陣子......”梅之煥眼中滿是驚訝:“武鄉義軍各部混編演練,竟然絲毫沒有混亂,彷彿出自同一個部伍一般,這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咱們對軍隊基層建設的結果!”吳成自豪的回道:“戰士們讀書學字,就能迅速理解軍令、時刻牢記紀律,加上平日嚴格訓練養成慣性,而將官以身作則、嚴守操典、學習總結經驗教訓成了習慣,碰到陌生的部伍也能迅速上手,大大減少了磨合時間。”
“基層建設是個漫長的過程,本帥還是旗之時就在進行這個工作,時至今日也不過纔有了個模樣,上了戰場也許還達不到今日的效果,但基層建設卻極爲關鍵,是我武鄉義軍從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之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