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孔家
“只是言辭激烈嗎?”豪格冷哼一聲:“崇德元年,多爾袞一黨借聰五年五叔御前露刃之事指控你包庇袒護和離間衆貝勒,議了你一個死罪,還把本王給牽連了進去,結果呢?這般沒道理的誣陷,皇阿瑪也奪了你的成親王王爵、降你爲多羅貝勒,還將你我罰了不少白銀財物,事後咱們還得結草銜環以報皇阿瑪仁德恩!”
“還有朝鮮那一回,咱們得勝歸國,也是多爾袞在皇阿瑪面前鼓弄脣舌,栽贓你罪名不,還明知你不善射,卻強要你在蒙古使節面前彎硬弓,讓你五箭均墜落於地、受蒙古饒嘲笑,害你擲弓向蒙古使節,又藉此做文章拉攏親王貝勒要治你死罪,差點又把我牽連進去了。”
豪格深吸一口氣,緩緩吐了出來:“這次咱們徵山東這般大勝,皇阿瑪又要敲打咱們,誰知是不是多爾袞他們又在背後搞事?”
“肅親王,時勢不同了,在關外皇上得靠着多爾袞他們打仗,八旗八旗,八個旗都得看顧平衡,皇上自然得有平衡打壓、有妥協退讓......”嶽託眯着眼勸着,他的名字在滿語中意爲“呆癡人”,但他的頭腦轉得卻比很多人都快:“如今大清入了關,皇上想要的是千秋萬代了,皇位傳在皇上的子嗣之中才是首要,多爾袞他們越是能幹、功勞越大,越遭忌諱!”
“所以鬆錦之戰後,皇上還讓多爾袞他們打過什麼硬仗?山海關是肅親王你啃的,直隸是肅親王你平的,山東也是肅親王你攻的!”嶽託冷哼一聲:“多鐸搶了肅親王你首入京師的功勞,如今是個什麼情況?一直在京師被圈禁到現在!”
豪格雙眼一亮,看着皇太極的背影,眼神有些發熱,但不一會兒,又冷了下去:“有多爾袞他們在,終究還是不安穩,皇阿瑪的子嗣不止本王一個,葉布舒、碩塞他們雖然年幼,但背後都有勢力支持......還有莊妃今年剛誕下的老九......莊妃娘娘可是一貫跟多爾袞他們走得近啊......”
“肅親王,你畢竟是皇上的長子,皇上將這麼多功勞給你,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嶽託淡淡笑了笑,寬慰道:“當務之急,還是得辦好自己的事纔是,少而多做,只要肅親王勤勤懇懇的做事,皇上會替你將多爾袞和那些八旗貴胄的羽翼慢慢除掉的!”
豪格重重點零頭,策馬朝皇太極追去:“多羅貝勒,本王就聽你的,皇阿瑪什麼就是什麼!皇阿瑪要見衍聖公,咱們就一起去見見那衍聖公!”
漢高祖十二年,賜封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爲奉祀君,孔子嫡系子孫至此便有了世襲的職位,至宋代至和二年,宋仁宗改封爲衍聖公,隨後此世襲之職幾經變化,最終以“衍聖公”的名號沿襲至今。
金滅北宋之時,以孔子四十八代嫡長孫孔端友爲首的一部分孔府子嗣隨宋室南遷,被南宋朝廷分封在浙江衢州,是爲南宗,而留在曲阜的孔府宗親則投降了金廷,以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爲衍聖公,是爲北宗,南北二宗並立一百多年,直到元朝一統,將兩宗俱廢,又重立孔思晦爲衍聖公,結束了兩宗並立的局面。
到了大明立國之時,明太祖朱元璋起家自南方,朝中從武將到文官俱是南人,朱元璋想要混一華夏,自然就得崇北抑南,故而沒有用最早投奔他的南宗孔氏,而是讓北宗繼續承襲“衍聖公”,當着這下文宗。
因此相對於其他朝代來,孔氏和大明更像是合夥的夥伴,而不是恩賞的君臣,朱元璋給了孔氏北宗大批特權,洪武元年,下令“孔氏子孫皆免差發”,洪武七年又允許孔家“修治其田產,荒蕪者悉蠲其稅”,甚至還規定對“聖賢后裔”要“屈法以宥之”,連曲阜的知縣都只能由孔家人來擔任,曲阜的賦稅、田產、政務幾乎都把持在孔家手裏,成了大明的國中之國。
不僅如此,衍聖公在宋代不過八品官銜,在元代也只有三品官銜,而朱元璋一口氣將之提至一品,之後又班列文官之首,可謂極盡尊榮。
朱元璋以後,大明朝廷對曲阜孔氏也優待有加,孔氏在曲阜和山東胡作非爲、肆意妄爲,大明對其大多不聞不問、刻意縱容,好比那明憲宗時期以殘暴聞名下的衍聖公孔弘緒,私設刑堂、杖殺人命、姦污婦女,三司審定、按律當坐斬,但最後也只是把孔弘緒削去爵位,罷爲平民,甚至准許他“與冠帶閒住”,除了沒了衍聖公的名號,與以往沒什麼兩樣。
但孔氏對大明卻毫無感恩之心,仗着下文宗的地位,將千年富貴當作理所當然,甚至公開嘲諷大明朱家:“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鳳陽朱,暴發人家,家氣。”
曲阜孔氏瞧不起乞丐出身的鳳陽朱,大明對他們的優待反倒養起了他們的驕縱之氣,明廷賜予的封號一概棄之不用,對朱家的號令聖旨也大多愛搭不理、隨意敷衍。
可孔氏能瞧不起對他們優待有加的明廷,卻不能瞧不起真能對他們動刀的賊寇韃虜,闖曹聯軍肆虐山東時,孔家慌忙給高迎祥、羅汝才準備畫像牌位,如今清軍攻入山東,孔家也趕忙巴結,豪格所部一個牛錄章京領軍進抵曲阜,當代衍聖公孔衍植便毫不猶豫的開城投降。
如今皇太極親至曲阜,還未入曲阜境內,便見彩旗飄揚、鑼鼓喧,衍聖公孔衍植領着一衆孔氏宗親和名士大儒早早在官道迎駕等候,其勢之盛、如奉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