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正如“民”一般!
泉水逐漸滋潤沙漠,勾畫出了一片綠洲。
而在燒麥的表皮上,竟然逐漸勾勒出來一副圖畫。
如果環繞燒麥外表一圈兒,你能夠看到。
那似乎是一隻雄雞擡頭,正在仰天長嘯。
雞的主要線條勾勒完成之後,那蘸料隨着燒麥表皮皺起的方向逐漸流動,將這一隻本來只有最基本線條的雞緩緩填充完畢。
皺起來的燒麥部分是山脈,大巴山、橫斷山、秦嶺等等山脈地形隨着蘸料的填充逐漸顯露出來。
醬料是河流,是水脈。黃河、長江、珠江,像是一片樹葉的脈絡一般,從最初的粗幹逐漸分流,將水系也都大概完美演繹。
開始是不太明顯的,畢竟除了牛馬文科生之外,沒有幾個人能夠將中華地圖完完整整地記在心中。
但是隨着時間的逐漸流逝,這一張中華雄雞圖也愈發明顯。
此時此刻,場地竟然意外的有幾分安靜。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只是怔怔地看着這一副神州大地的地脈被緩緩勾勒完全。
那是一種刻印自靈魂深處的衝動。
來自於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
望着那醬汁兒不斷的流動,一種無言的感動出現在了目睹這一副場景的觀衆心中。
這就是我們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神州大地啊!
“這就是爲什麼我叫它大中華燒麥的原因。”
沉爲的聲音響起。
這時候已經沒有人詢問爲什麼了了,因爲燒麥表皮上那一處處皺起,那一處處鮮活流動的液體,完美地詮釋出了燒麥名字的來歷。
“一顆顆米、一粒粒面****、香孤、青筍等菜,都是我中華人民平時喫的主食和菜餚,加上最重要的肉食來源——豬肉,這些代表了‘民’。”
“而中華人民生活在神州大地之上,我便將燒麥的皮上刻畫出了這一副神州大地的地圖,這就是我對於‘民’這個主題的詮釋。”
是啊,一樣米,養百樣人,半斤面,供一人食。
正是米和麪一天天的給養着生活在神州大地上邊兒人們,加上幾樣菜,時不時的補充一頓肉來打牙祭。
這不就是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最真實樣子嗎?
沉爲說出這兩句話的時候是平靜無比的,但任誰來看都能發現他的構思之巧妙,技巧之精湛。
或許這燒麥的內餡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能有操作的空間,那之後燒麥表皮上的神州大地圖就真的是匠心獨具了。
有多少人能夠將中華大地的地圖完整的記住的?
沉爲這也完全是時事造就。
記得沉爲高中的時候,地理老師要求十分嚴格,對於每一個他的學生都要求能夠盲着將中華地圖給描畫出來。
沉爲因爲是班上的“學習困難戶”,所以被地理老師重點照顧(悲)。
千百次的練習,以至於就算是大學已經畢業了的他,也還是能夠將地圖給記住。
因爲實在是記憶太深刻了!
而看着這位年輕的沉爲選手,耿一德突然發問。
“沉...沉爲是吧?”
“是的。”
“你今年多少歲?”
沉爲略微有些疑惑,這又不是非誠勿擾,爲毛還要問自己的年齡?
但還是回答道。
“我今年二十三歲。”
“二十三....二十三歲...二十三歲好啊!”
也只有這種才二十三歲的年輕人才能想到將幻想中的菜品做到現實裏面來吧?
以這樣的方式給中華的飲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以這樣的行爲來表達自己對於“民”的詮釋。
心中無限感慨,耿一德今天是真的受到了震撼。
這中華燒麥,實在是他這麼些年來看見的最出色的白桉作品。
不僅是造型出色,而且立意深遠,不落於流俗,又有新意,還同時將傳統的東西也融入到了其中。
感慨了一會兒之後,耿一德便準備開始品嚐。
雖然對於沉爲的大膽創意是十分欣賞的,但美食美食,最終還是得落到“食”這個字上邊兒。
得看看它的味道!
這麼大的燒麥,自然是沒辦法兒像是小燒麥一樣一口一個。
所以需要用到特殊的刀具。
沉爲自然是沒有忽略。
拿出來一把冒着寒光的菜刀,刷刷刷地幾下,燒麥便被切成了八份,正好是評委的人數。
雖然對於這麼一個精緻的作品被劃分開來十分可惜,但這些評委望着自己盤中的那一塊兒刻錄着神州大地一部分的燒麥。
卻還是忍不住口舌之慾。
畢竟美食不是做來看的,將美食的“色”與“味”做得那樣出色,本就是爲了給予人們更好的飲食體驗。
這兩項終究是爲了“味”服務的,吸引食客們過來品嚐食物的“味”。
而對於這樣一份將外表和創意幾乎做到了極致的菜品,不僅是這些評委,包括屏幕前的每一位觀衆都嚥着口水,好奇它的味道究竟是怎樣的。
老實說,當這一塊兒燒麥入口的時候,評委們是有着一些失望的。
燒麥當然不難喫,甚至還說得上十分好喫。
然而燒麥的味道雖然很好喫,但相比起它那令人驚豔的外觀與創意,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的。
但也能夠理解,畢竟那些珍貴食材珍貴自然是有其道理的,珍貴不僅僅在於其營養價值,也在於其風味迷人。
而沉爲這一份燒麥所用的材料幾乎都是平常隨處可見的,任何老百姓都能看得見摸得着喫得到的。
又能夠再多希冀一些什麼呢?
“誒,不對!”
喫着喫着,耿一德老爺子突然叫了出來。
他看着沉爲。
“你這面裏面是加了什麼東西?”
怎麼能夠有這麼韌勁兒又柔軟的感覺?
但一問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每一位廚師的看家本領,一分分所謂的祕傳就是這樣子累積起來的。
沉爲笑而不語,他當然不能告訴這些老爺子們什麼是“千年老面”。
懂不懂千年老面的含金量啊?(叉腰)
老爺子們繼續開始回味,發現在那幾乎完美的麪皮包裹之下,內裏餡兒料的每一分風味都被鎖在了裏面。
豬肉、香孤、木耳、青筍....等等等等,這些普通材料結合在一起。
乍一喫起來好像也是普普通通的。
但就跟那些內秀的人一樣,喫到最後,那些被鎖在其中的味道竟然一點一點的逐漸突顯出來。
青筍的鮮嫩,香孤的迷人香氣,木耳的爽脆,豬肉的油脂.....這些一份份普通的食材默默奉獻出自己的味道,最終造就了那一份無言的味道!
正如“民”一般!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