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荔枝蝦圓
荔枝蝦圓。
六月份是喫荔枝的好季節,徐盡歡拿出剛買的蝦肉。
剝殼留蝦尾。
荔枝他買的是粵省茂名的白糖罌,這個品種的荔枝個頭大,剝出來的果肉不僅透明度高,而且非常的彈。
他真的是有點挑果天賦在的,沒有一顆荔枝是帶蟲的。
荔枝剝好之後去殼,不破壞荔枝的完整性,只留一個口。
再準備洋蔥大蒜和香茅草,這是徐盡歡的創新菜,在他們龍國原有的國宴獅子頭的技法上,適當的加一點東南亞異域風情的味道。
國宴獅子頭得吃出那種顆粒感,因此徐盡歡留出幾隻蝦切丁,剩下的蝦肉打成膩子。
國宴獅子頭不用打膩子,直接切,切成筷子頭的小顆粒狀。
但是他今天的這道菜,要瓤在荔枝裏面,所以蝦要打一下。
洋蔥大蒜香茅草和蝦肉一起下入破壁機加一點黃酒打泥。
肥膘,荸薺,也就是馬蹄和少許的蝦肉切粒。
輔料的比例佔主料的比例四分之一,蝦是主料,其他都是輔料,荔枝肉不算。
徐盡歡按照自己定製的比例嚴格的將各種食材全部準備好。
然後將打成泥的蝦肉拿出來,肥丁,馬蹄和蝦肉丁兒擱進碗裏,再攪拌。
在適當的加一些鹽、糖、味精、胡椒、黃酒攪拌均勻。
餡兒攪拌好之後加入擠袋,沒有擠袋也可以用勺子,將肉全部打進荔枝肉裏,與荔枝肉平齊。
接着拿出剛剛拔掉的蝦尾插入荔枝餡兒裏,作裝飾用。
然後放在鍋裏蒸十分鐘。
再調個汁兒。
荔枝肉切丁,過濾一下油,再加半碗水,撇去浮沫汁水更亮,然後下入荔枝丁,再加一些生粉勾芡,到汁水呈現淡淡的金黃色,出鍋隨意的淋在荔枝蝦圓上,一道荔枝味濃郁的荔枝蝦圓就完成了,做法非常的簡單,一學就會。
鹿肉醃製還需要些時間,徐盡歡又熬了一鍋湯,然後炒了幾道素菜。
最後掐着時間調個鹿肉專用醬汁,辣椒粉、蔥末、蒜末、辣椒糊、白芝麻、鎮江香醋和醬油全部加入碗裏備用。
紅油花生油下鍋燒熱,淋入拌好的醬汁中。
最後一個是燒烤醬汁,把鹽、花生油和醬油放入碗中攪拌均勻。
做好這些之後所有的菜都準備好了,鹿肉現烤。
“來來來,別聊了到廚房把菜轉移到外面我們今晚的大菜烤鹿肉。”
這種就是要在院子裏烤,院子裏喫纔有感覺。
他的院子左邊也有一個亭子,徐盡歡讓幾人把菜全部轉到亭子裏。自己則先在亭子裏開始烤肉。
把牛肉放在燒熱的鐵絲蒙子上,依次刷上醬汁,翻面烤制,將烤熟的鹿肉裝盤即可。
除了這些,徐盡歡還順便串了些燒烤,喫完飯也還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喫燒烤,美滋滋。
“徐兒,別烤肉了,快先喫飯,你不喫我們不敢先喫。”
“傅爺爺還在這兒呢你們這樣說合適嘛!傅爺爺先喫。”
徐盡歡很是尊重長輩。
“nonono,我現在和你們是同齡人,鐵哥們!”傅延年大笑一聲說道。
“你們趁我做飯的時候幹了些什麼?”徐盡歡眼神有些同情的看向傅子晉。
“別看我,我現在是老年人,我和他們有代溝。”傅子晉已經生無可戀了。
“算了算了!民以食爲天,先喫飯!”徐盡歡最先夾了一塊荔枝圓子送入口中。
白色荔枝肉內鑲嵌着金紅色的蝦肉,他們幾人早就被這道精美的菜吸引了視線。
見徐盡歡吃了,迅速夾了一塊品嚐起來。
“嗯!荔枝的香甜,不澀,蝦肉都帶着荔枝的香味,口感感覺像在喫獅子頭。”
傅延年喫齡最長,第一個給出評價。
“我就是按照獅子頭的做法,創新的。”徐盡歡解釋道,說完給正在烤制的鹿肉翻了個面兒,繼續返回來夾桌面上的菜。
此時獨有的鹿肉香味已經傳了出來,幾人的注意力立馬轉移到滋滋作響的烤鹿肉上。
“你啥時候買的鹿肉呀?”張家鈺好奇的問,剛剛沒見徐盡歡帶鹿肉出菜市場啊。
“變出來的。”徐盡歡語氣沒有任何波瀾的說道。
“得了吧你。”季溫書明顯不信。
徐盡歡笑着聳了聳肩,他每次都說的是實話,但他們每次都不信。
又過了五分鐘,徐盡歡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將其裝盤,最後一道壓軸大菜就完成了。
肉在端上桌的那一瞬間,六雙筷子齊聚一堂,整齊得不行。
“你們...”徐盡歡說不出話了,默默扒拉着自己碗裏的飯
“這鹿肉太香了,肉質嫩滑,很香,是我喫過的最好喫的鹿肉!”喻興言也是一個肉食愛好者,徐盡歡發現他的這幾個朋友都喜歡喫肉,還真是“物以類聚”
“好喫你們就多喫,這裏還有燒烤。”
徐盡歡早就將戰場轉移到了燒烤架旁。
這一頓晚飯,七個人其樂融融的全部消滅光,就連盤子都恨不得舔乾淨。
但是這樣太猥瑣了,還是算了。
同樣的想要舔盤子的還有在星海某小區的二十六樓。
“你沒必要吧蔡哥。”李建林買到了糉子,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好兄弟蔡志連。
“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有這好喫的還能想到我,太夠意思了!”蔡志連一臉感動的說道。
“客氣了客氣了,別把鼻涕抹我衣服上啊!”
“哎,老闆幾點出攤啊,我這周都休息,我早點去蹲守,反正也沒事幹。”
“那可太好了,今天老闆是五點多來的,你明天四點就去等着,多買一些,別管老闆做什麼口味的,全都買!”
李建林有些瘋狂的說道。
“你放心吧!這糉子拳頭大小我一個人一次能喫五個!”蔡志連展開自己的手掌。
“行!那就這麼說定了,我先回去了!”李建林說完拿包就想走。
“今天不喝點啊,我這剛出差回來呢!”
“不喝,我最近養生了。”李建林說完就離開了。
只剩下蔡志連一臉不解:“纔多大年紀啊就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