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四喜丸子
一邊洗菜一邊在腦子裏過一遍菜的名字。
首先。
他習慣是先煲上一鍋湯,好久沒喝湯了,他必須得喝上幾碗。
天熱的時候開着空調喝一碗清甜爽口的湯——椰子雞湯。
做椰子雞的首選肯定是海南的文昌雞咯。
徐盡歡在空間裏翻翻找找,終於找到之前在三亞買的雞肉。
做椰子雞,儘量選擇兩斤以內的嫩雞,不要選老母雞。
徐盡歡用到了四個椰子,他比較喜歡椰汁的味道濃郁清甜一些的口味。
椰子水過濾掉殘渣,接着用勺子將椰肉挖出來再切成爲條。
廚房外的幾人聽到徐盡歡這個動靜,五張臉面面相覷。
“兒啊,你這朋友做菜的時候都是這麼暴力的嗎?”這是在砍啥子東西呢?
季連廷內心疑惑得不行。
“額...還行吧,也沒多暴力吧...”
季溫書爲了轉移其他幾人的注意力,提出打麻將的建議。
廚房內的徐盡歡此時正在將椰子條切成長條,到時可以煮到湯裏。
剩餘的配料就是枸杞、紅棗外加一些馬蹄。
馬蹄是爲了讓湯底更加清甜爽口。
最大的砂鍋洗乾淨,加入雞肉、薑片、椰汁和水,煮開之後把表面的浮沫打幹淨,保留原汁原味。
再加入紅棗和馬蹄,微小火燉半個小時左右。
接着開始做今天真正的第一道菜。
傳統豆瓣魚,也是川菜的代表菜。
好喫好看有文化。
老菜基本的配料都比較簡單,而且這道菜還是有些歷史的。
豆瓣魚,之所以叫豆瓣魚,是因爲主要調料是來自川省郫縣的豆瓣醬——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是川味食譜中最常用的一種調味佳品。
就比如說,川菜中名震四海的回鍋肉、粉蒸肉、紅燒肉等,都離不開郫縣豆瓣,甚至連大名鼎鼎的重慶火鍋,郫縣豆瓣也是主要調料之一。
也可以說,川菜的代表味型“麻辣”中的辣,基本上都是用郫縣豆瓣定味的。
因此,郫縣豆瓣歷來有“川菜之魂”的稱謂,在衆多調味品中獨樹一幟。
這個豆瓣醬,之前去青城山的時候,順便買了幾罐。
他當時見到這個豆瓣醬,還沒想好拿來做什麼菜。
如今想到了,也用上了。
完美得很。
對於徐盡歡這種外地人來說。
郫縣豆瓣是充滿神祕色彩的,香味醇厚、辣味濃重、色澤紅潤、回味香甜,卻沒有添加任何香料和製劑。
實屬難得。
一條上好的鱖魚。
徐盡歡首先給它加工。
魚的脊背剪掉,魚尾稍微的修剪一下,這樣魚會變得更美麗。
接着在魚的兩面斜着打幾道刀口。
蔥蒜蔥白切小段,姜蒜切小片。
川菜的特點就是料足,所以徐盡歡準備了很多的配料。
準備好配料之後油鍋中放入蔥姜,洋蔥和香菜,炸四分鐘左右。
徐盡歡聽着油滋滋滋響的聲音,覺得非常治癒。
四分鐘之後,將油鍋裏的小料撈出,此時的油味道特別香,在油溫二百四十度的時候將鱖魚下入油鍋,定兩分鐘直到魚肉泛白後再翻身。
此時魚肉表皮的焦香氣一下就鎖住了。
等到一會下鍋的時候這個焦香氣就會釋放出來,更香。
將榨到半熟的整隻鱖魚撈出。
鍋里加入一些大油,放一些蔥薑蒜,挖一鍋勺豆瓣醬,煎出紅油。
緊接着加半勺熱油,半勺黃酒,此時再下一半蔥薑蒜,加一勺胡椒粉、糖、醬油,醋。
最後再加兩碗雞湯。
雞湯是徐盡歡放在空間備用的,沒有雞湯也可以加清水,但是味道會少點香味。
加完雞湯後再加一勺鹽,鹽必須要加夠,否則這道菜沒有靈魂了。
湯在滾的時候再加一勺豆豉。
最後將鍋裏的小料撈出,下入煎好的魚。
此時魚慢慢的開始變色。
不需要經常翻動魚,讓魚自己吸收湯汁就好。
期間加一勺糖。
鹹、鮮、香、微酸、微辣。
就是這道菜的味道。
等到魚熟了之後,料汁也浸透到了魚的內裏,這時候魚就可以撈出來了。
一陣酸辣的香味刺激着徐盡歡的鼻腔,剛剛到這兒的江秉也聞到了這一道菜的香味。
“好香啊。”
“太香了。”
“真餓啊。”
原本在打牌的幾人齊刷刷看向緊閉的廚房門,就算是這樣,這香味都無孔不入,好煎熬。
廚房外的幾人煎熬,但徐盡歡卻樂在其中。
果然在做飯的時候他是最開心的,擺攤都不是。
魚盛出後,在鍋裏給剩下的湯汁收個汁,加入生粉調製的水澱粉,在加入剩下的蔥,加點香油,大火收汁到濃稠的狀態,最後將汁淋在鱖魚的表面。
湯汁紅豔,魚肉...他還沒喫,目前還不知道。
徐盡歡做好一道菜直接放進空間,期間他還做好了一道西紅柿炒雞蛋,紅燒茄子,麻婆豆腐。
這三道菜簡直是三道必備的家常菜。
“第五道菜,四喜丸子,雖然那還沒過年,但今天人多,也可以喫。”
徐盡歡拿出豬肉。
四肥六瘦。
四喜,有蝦肉,有筍,有海蔘,有馬蹄。
第一步,筍和馬蹄切開焯水五分鐘左右,加點鹽去澀腥味。
期間把蝦線去除,把蝦肉切丁。
這道菜步驟還挺多的,但徐盡歡一個人處理的是井井有條。
發好的海蔘一樣切成丁。
此時馬蹄和筍也焯水結束,撈出來過涼水。
筍和馬蹄也切成小丁。
配料的話,蔥姜切末,越細越好。
緊接着就是剁餡兒,徐盡歡還是不喜歡用工具,喜歡自己剁,口感更好。
四肥,六瘦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不加肥肉還真不香。
剁碎的肉加入蔥姜,打兩個雞蛋清,再加點黃酒和胡椒粉,加一些鹽,醬油。
把肉全部抓碎了之後,奔一個方向攪拌。
攪拌好之後加點香油,再加入馬蹄丁、筍丁、海蔘丁和蝦丁攪拌均勻。
抓個八十克大小的丸子。
接着調一碗糊。
一碗紅薯粉裏打兩個雞蛋,抓均勻後再打兩個蛋清,讓紅薯粉變得比水要濃稠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