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俘虜

作者:薛白杜五郎
王忠嗣道:“浪穹應該說是一個部落,中爲‘浪穹詔’,開元年間,浪穹詔聯合三詔,攻打南詔。南詔在我軍的支持下擊敗了他們,浪穹詔便退往劍川,後來被南詔統一。他們如今的酋長名叫‘鐸邏望’,與吐蕃走得很近。”

  “有趣。”薛白道:“可見吐蕃也信不過閣羅鳳,希望六詔能夠恢復到混亂的狀態?”

  吐蕃顯然是一邊拉攏南詔,一邊扶持浪穹,分化閣羅鳳的力量。

  薛白在想,當唐軍攻打南詔時,也許能利用好他們的這點分歧,讓吐蕃沒那麼快支援南詔。

  王忠嗣道:“吐蕃大相倚祥葉樂,如今就在浪穹,正在等被我們擊潰的這支隊伍去與他匯合,因吐蕃公主就在這支隊伍裏。”

  薛白剛在劍川作了一個標記,聞言有些訝異,問道:“我們的俘虜之中有吐蕃公主?”

  “沒有,她領着殘部,從大渡河下游逃掉了。”王忠嗣道,“小女娃子,逃得倒是很快。”

  “節帥是擔心她會趕到南詔報信?”

  王忠嗣搖了搖頭,道:“她不過只剩二十餘人,沒有嚮導、馬匹、食物,不可能跑到我們前面。”

  薛白當即領會過來,問道:“那節帥的意思是?我們扮成送親的隊伍?”

  “不錯,薛郎擅於謀劃,此事便交由你安排,如何?”

  王天運不久前才說王忠嗣不如高仙芝會騙人,沒想到,轉眼之間,王忠嗣便做了安排。

  當然,整支唐軍都扮作蕃軍很困難的,薛白遂選了兩團將近五百人,換上蕃軍的衣服,作爲先鋒行路在前。軍中沒有帶女子,只有德吉梅朵母女,他遂讓那小女兒穿上華麗的衣服,德吉梅朵則扮作侍女照顧她。

  對此,羅追十分擔憂。

  但他已不受到唐軍厚待了,他對吐蕃公主吐露唐軍虛實之事被一名蕃軍士卒供給了唐軍。好在那蕃軍士卒沒聽到他們具體談了什麼,羅追百般抵賴,只說自己是用假情報誤導吐蕃大臣。

  王忠嗣顯然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末了道:“你的腦袋寄在我處,若攻不下太和城,她們母女便是利息。”

  “利息”二字羅追聽懂了,心中駭然。

  他再一想,如今便是從唐軍中逃出去,到何處又能安全?犛牛部?他背叛了吐蕃,只能隨唐軍一條路走到底。

  別的不管,至少他還與他的家人在一起。

  這個中秋節,他算是比唐軍中很多人過得好了。

  ……

  次日,中秋節已過,唐軍繼續行進。

  趙餘糧作爲薛白的私人護衛,也走在先鋒軍的隊伍當中。

  但經歷了大樹寨一戰,士卒們與他打招呼,卻都要喚上一句“萬人敵”。

  趙餘糧極爲不習慣,每次都是連連擺手,焦急地說自己配不上這樣的稱號。

  “李校尉一箭射殺犛牛酋長,被稱‘萬人敵’,你一銃打死了吐蕃大臣,怎麼就不能稱呼?”

  “就是,莫顯得我們河東兵不如隴右兵。”

  “可我也不是河東……”

  趙餘糧聲音越說越小,到最後也沒能解釋清楚。

  但更讓他憂愁的一件事是,他的火繩銃壞了。

  射中了倫若贊之後,他還打了幾銃,有中的,也有不中的,殺傷了兩個吐蕃將領。當時裝填就愈發費力,之後更是卡住。

  趙餘糧把火繩銃拿給薛白看了,說是槍管裏已經變形,沒用了,好在沒有炸膛。

  “郎君,那能修嗎?”

  “修不了了,埋了吧,務必銷燬了。”薛白說着,竟是將那火繩銃各個部件拆下來。

  趙餘糧看得心疼,又道:“郎君,修一修吧?沒了它,我就不能殺敵了。”

  偌大一條漢子站在那像是要哭出來。

  “是嗎?”薛白卻是反問了一句,道:“沒了趁手的武器,你就不能殺敵了?”

  趙餘糧沒能領會這句話的意思,愣了愣。

  “武器總會再有的,但武器只是錦上添花,至少在當今是這樣。它能否幫助你增長戰場上的經驗、出手時的自信、一往無前的勇氣,這纔是最重要的。”

  薛白已將手中的火銃拆了個七零八落,這是第一批造出來的火器,並不好用,壞了也就壞了。但很多第一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人,他希望他們能一直都在,且越來越強大。

  此時的趙餘糧依舊沒明白這份期許,好在薛白承諾以後會給他一杆更好的火銃。

  是日,趙餘糧還領了一份軍令,他奉命帶一小隊人去前方探路,唐軍行進路上的下一個吐蕃堡壘是孟獲城。

  初時,身上沒掛着火銃,他感到很不安。

  軍中有一個名叫黃丁火的士卒便問道:“萬人敵,怎沒帶你的火棍殺敵將?”

  “用不了了。”

  “你瞄得準,箭術一定不差,用我的弓,我的弓重。”

  “拉不開,我力氣小。”

  “那要射誰,只管說一聲,我箭術也不差。”黃丁火笑道。

  趙餘糧遂心定了許多,他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農人,終於漸漸有了老兵的樣子。

  南詔,太和城。

  鄭回走進王城,很快就感受到了王城日新月異的變化,閣羅鳳正在自立建制,王城中的諸多雕飾擺設的規格便都換了,威嚴了許多。

  一路被引到大殿之上,殿中擺着一張巨大的地圖,閣羅鳳端坐於上首,正與諸將在議事。

  “見過雲南王。”鄭回執禮,低着頭不敢看。

  他說好只是當教書的先生,若看得多了,免不了要被閣羅鳳利用。

  “鄭先生來了,快,賜座。”閣羅鳳很熱情,道:“先生等待一會,等我議完軍務。”

  “那我先回避……”

  “不必,不必,又不是機密,安心坐下。”

  閣羅鳳安撫着鄭回,繼續向諸人道:“方纔說到哪了?鮮于仲通已率唐軍大軍到了石城。”

  鄭回默默聽着,心中思量,他猜測聖人被拂了天威,很可能出兵南詔。但在他看來,如今吐蕃大相已帶兵到浪穹作壁上觀,打的就是蚌鷸相爭、漁翁得利的主意,大唐最理智的辦法還是與南詔和談,以打仗之外的手段解決,。

  巧的是,閣羅鳳也是般想法,嘆道:“鄭先生代我寫的書信已經送到了石城,字字誠懇,我也同意大唐在雲南復置姚州、安寧城,可是鮮于仲通不肯招降,如何是好?”

  這一番話文縐縐的,顯然是準備好了的,打着拉攏鄭回的主意。

  鄭迴心知這一點,奈何心中希望南詔能重歸於大唐,遂道:“雲南王有何差遣?”

  “請先生再替我寫降書一封,我遞呈給鮮于仲通,請他休兵罷戰,如何?”

  鄭回先是疑惑,暗道鮮于仲通既發兵到了石城,絕不可能輕易折返,那再三遞降書又是何意?

  下一刻他便明白了,自己寫的這降書,文辭優美,絕非南詔人可以寫出來的。鮮于仲通一定會問是何人爲閣羅鳳代筆,如此一來,自己萬不可能再回大唐了。

  他不由心中迷茫,再一擡手,卻見閣羅鳳正以飽含期許的目光看向自己。

  於是,他心裏有些想法,不由鬆動了。

  石城。

  鮮于仲通穿過了五尺道一路南下之後,不得不在石城休整,等待後續兵力。

  在石城,他收到了閣羅鳳的降書。

  那降書看似語氣謙卑,誠意滿滿,其實卻暗藏威脅之意。

  一會說吐蕃“觀釁浪穹”“以利相導”,一會警告唐軍“居存見亡,在得思失”,哪怕說的事情是真的,看在鮮于仲通眼裏,也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他原本還好,看罷降書,恨不得將閣羅鳳大卸八塊,遂果斷拒絕了南詔的請降,率兵繼續前進。

  南詔面臨唐軍大軍壓境,已堅壁清野,集中兵力,因此,鮮于仲通在這一段路推進得頗爲順利。

  待到臨近重陽,他已抵達滇池。

  在滇池,他收到了閣羅鳳的第二封降書。

  依舊是那謙卑的語氣,但到最後,閣羅鳳竟是質問了鮮于仲通一句話。

  “自古及今,爲漢不侵不叛之臣,今鮮于節度貪功背好,欲致無上無君之討,敢昭告於皇天后土耶?”

  鮮于仲通不由勃然大怒。

  都說南蠻心思簡單,在他看來,閣羅鳳卻是狡詐異常。

  明明是閣羅鳳早有異心、攻下姚州、殺張虔陀、佔大小三十二州,還勾結吐蕃,到了其嘴裏,卻成了“不叛之臣”了?!

  反而是他鮮于仲通奉旨討賊,變成了“貪功背好”,愧對皇天后土?

  更可氣者,他甚至都不能與閣羅鳳辯一辯,沒來由失了大唐節度使的氣度,還要被御史指責。

  正氣到頭昏腦脹,鮮于仲通忽然眼睛一眯,留意到了一件小事。

  這兩封降書雖蓋着雲南王的大印,但只看文采、字跡也知不是閣羅鳳寫的,必是其身旁有人爲他代筆。卻不知是哪個齷齪小人。

  “去問問南詔派來的使者,一直送這污人眼的信來是何意,又是誰寫的?”

  “喏。”

  這事不難打聽,唐軍乾脆把南詔使節扣下,嚴刑拷打了一番,能問的問題都問了一遍。

  “回節帥,信是投降於南詔的西瀘縣令鄭回所寫。鄭回如今已任南詔王師,官任南詔要職。”

  “鄭回?”

  鮮于仲通對此人有些印象,知道其人在任上政績不錯,對此反而更惱火起來。

  他遂在自己呈遞給朝廷的奏報上添了一筆,告之朝廷西瀘縣令並非只是被俘虜,而是徹底背叛了大唐。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