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去留

作者:薛白杜五郎
滿唐華彩正文卷第359章去留蒼山上立了許多個墳塋,埋葬着在徵南詔一戰中死去的士卒。

  沙場戰亡的只是少數,因傷病、水土不服而死的,戰後一統計,竟是有兩萬餘人。

  看到這些犧牲,薛白才真切感受到祖宗們櫛風沐雨開闢疆土的不易。故而他每天都會花些時間在這一大片墳地前站一會。

  有時鄭回也會過來,除了向薛白打探他家小的情況,另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便是南詔往後的治理與開化,對此,鄭回每次都會說很多,語氣中透着憂慮。

  “閣羅鳳之叛雖平,可大唐治理雲南的根本問題可還沒解決啊。”

  “沒關係的。”薛白對此反而很看得開,道:“慢慢來,我保證雲南早晚會歸化的。”

  “薛郎力主讓王節帥遠征,對此就沒有想法嗎?”

  “與其擔心遙遠之事。”薛白道:“你可知你收養異牟尋之事被人檢舉了?”

  鄭回臉色一變,驚疑不定,道:“真的?若朝廷知曉了此事,爲何毫無動靜?”

  “也許是想利用此事對付政敵吧?”薛白也不確定,隨口說了猜測。

  他的姚州司馬一職就是通過右相府調動的,自然知道軍中有不少李林甫的人。只需要收買驛馬,就能悄悄查看雲南與長安的文書來往,故而看到了崔光遠寫信給李岫,密報了鄭回有可能暗中收養閣羅鳳的孫子。

  至於崔光遠是何時與李岫搭上線的?薛白猜想,該是離開長安前,他帶崔光遠到右相府,在他見李林甫時,李岫正好有個與崔光遠長談的機會。

  李岫那人,做實事缺乏魄力、優柔寡斷,但眼光不錯,接人待物還是有一手的。

  此事右相府到現在還引而不發,想必與鄭回曾向楊國忠買官有關。當然,薛白對此並不關心,異牟尋既不是他的兒子,他也不想多管閒事。

  “薛郎,我之所以收養牟異尋,除了私心,更多的還是考慮到治理雲南離不開蒙氏……”

  鄭回解釋了許多道理,忽鄭重向薛白一揖,道:“我可以死,但想拜託薛郎,萬不可再因朝堂黨爭,而再壞西南大計。”

  薛白道:“你只拜託我這一件事?那伱的家人呢?”

  鄭回一愣,面露羞愧,低頭道:“家小,也請薛郎照拂。”

  薛白問道:“我又要照拂你家小,又要勸朝廷繼續扶持蒙氏治理雲南。你把這些都拜託於我,然後你安心去死?”

  鄭回原本大義凜然,自覺死而無愧,被這般一問,不知如何回答。

  兩人說着話,從蒼山上望去,見北面有塵煙揚起。

  “該是段儉魏投降了。”薛白喃喃道。

  “會殺了他嗎?”鄭回問道,“我聽軍中說,高仙芝招降了小勃律國諸酋之後,就都殺了。”

  “王天運告訴你的?”

  “不是。”鄭回道,“是聽一些西域商旅說的,據說西域那邊高仙芝的名聲很壞。”

  薛白道:“你是在拐彎抹角地替段儉魏說話。”

  鄭回也不否認,道:“相比於六詔諸蠻、滇東爨人,段家與中原一脈相承,是一支可以用來使雲南歸化的勢力,除掉太可惜了。”

  “我考慮。”

  “薛郎……”

  “好吧,我會勸王節帥的。”薛白道,“但很多事王節帥也做不了主。”

  “薛郎能答應就好。”鄭回道,“你答應了,我便相信能做成。”

  “也許吧。”

  薛白揮手讓鄭回先走,讓他獨自待一會。

  方纔的對話,讓他決定還是出手保一保鄭回、段儉魏,他有前後眼,知道腳下這片土地最後與中原融爲一體了,可這最後的結果,何嘗沒有鄭回、段儉魏這些人的努力呢?

  薛白想改變一些事,比如改變唐軍在南詔損兵折將、國力大損的情況。但他也提醒自己得剋制,歷史不是一個人創造的,他得敬畏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人。

  獨自坐在數萬人的墳塋前,他心想着這些。

  過了一會,崔光遠也過來了,緩步登上山坡,往他這邊走來。

  薛白遂起身行禮,喚道:“崔別駕。”

  “不必多禮。”崔光遠道,“方纔得到消息,段儉魏攜諸州歸降了,你我這兩日便可往姚州走馬上任。”

  “聽憑崔別駕安排。”

  “你要準備回長安了吧?”

  薛白也坦然,自嘲着應道:“是啊,撈了功勞,積攢了軍中的人脈、資歷,下一步又是回長安謀前程。”

  崔光遠聽得出他的自嘲,道:“誰又不是呢?朝中比你更功利者多矣。”

  薛白擡手一指,指向山道上鄭回的背影,道:“相比於我這種自私自利之徒,反而是鄭回這所謂的‘叛徒’更願意爲這片蠻荒之地付出。”

  崔光遠眼珠輕輕轉動,想了想,乾脆直接問道:“薛郎似乎話裏有話?”

  “是,我想替鄭回說個情,崔別駕高擡貴手,放他一馬,如何?”

  “看來你是知道了,鄭回窩藏閣羅鳳之孫,此事往大了說,是叛亂大罪啊。”

  “若真叛亂,我們早就動手殺他了。往最壞的結果說,雲南郡有實力謀逆的人多了,諸州刺史、爨王、大鬼主,若真有人叛亂,我寧願是鄭回撫養長大的異牟尋,如今叫鄭孝恆了。”薛白道,“可事實上,朝廷根本就不在乎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叛亂與否,李林甫想借此對付楊國忠而已。”

  崔光遠因薛白的直率而笑了笑,道:“此事已報給了右相府,我也做不了主了。”

  “我會與右相說明,今日只是先與別駕打聲招呼。”

  “好,我知你要保鄭回了。”

  崔光遠對此事不甚在意,他該立的功勞已經立了,該表的態也表過了,只等升官。

  這次隨軍滅南詔,升爲雲南太守該是不難的。

  聊過了鄭回一事,兩人一道走向山坡,路上換了話題。

  “朝廷想必馬上就要把王節帥調回去了吧?”崔光遠問道。

  “必然是了。”薛白道:“只是……王節帥病了。”

  “真病了?”

  崔光遠有此一問,無非是覺得王忠嗣又是在裝病,爲了能不放下兵權。

  “真病了。”薛白道,“軍中大夫看過才知,他是在行路途中就病了,但身爲主帥,咬牙撐着。等戰事結束之後才顯露出來罷了。”

  “那,龍尾關一戰,出城退敵之時,王節帥猶在病中?”

  “是啊。”

  崔光遠猶覺難以置信,問道:“你可是與王節帥一道回長安?”

  “只怕還得與別駕再共事一段時日。”薛白道:“眼下我想調回長安,似乎很難……”

  次日,崔光遠與薛白等官員出發往姚州上任,諸將相送至龍尾關。

  王天運一路上都把千里鏡拿在手裏,時不時在曲環面前晃一晃,他二人因受了傷還未好,不曾有軍務在身,恨不得把薛白送到姚州。

  可惜,軍中只有一名校尉龐拔古能沿途護送直到姚州。

  還有一些將領實在是走不開的,則紛紛揚言往後定要找薛郎討要一個千里鏡,可見此番徵南詔,薛白在軍中拓展了不少人脈。

  過了西洱河,薛白勒住繮繩,請依依不捨的王天運先回。

  王天運雖然不知遇到薛白徹底改變了他“懸首轅門”的命運,卻對薛白有種莫名的敬畏與親近,得知不能再送了之後,當即苦了臉,想了想,卻是把千里鏡擡起來,準備看着薛白消失在天際才作罷。

  沒看多久,西面有馬蹄聲傳來,王天運轉過千里鏡,一面旗幟便落入眼中。

  “荔非元禮回來了!”

  很快,一隊騎兵奔至龍尾關下,荔非元禮一馬當先,手中長槊上還懸着一串人頭,問道:“王天運,在此做甚?”

  “我來送薛郎赴姚州上任。”

  “薛郎走了?”

  “不錯……”

  “駕!”荔非元禮策馬便走。

  王天運吃了一嘴的土,大喊道:“喂,你擊敗吐蕃軍沒有?功勞可趕上我的一半了?”

  “滾!”

  荔非元禮揮馬疾馳,奔了一段路終於趕上薛白。

  在他這種羌人軍將眼裏,根本不在乎什麼別駕、司馬的官位高低,也不去看崔光遠,徑直下馬奔到薛白麪前,咧嘴笑道:“薛郎,我破敵回來了!”

  “哦?追上倚祥葉樂了?”

  “追上了,半渡而擊,大敗吐蕃!”荔非元禮喜道:“得你謀劃,我怕不得升個兵馬使。只可惜走了倚祥葉樂,我到的時候他已經渡過河去了,但把他的兵馬輜重劫下了大半。”

  “與我謀劃無關,我那計劃,能遇到倚祥葉樂的概率不高。全賴將士用命,行軍迅捷,方有此一戰威震吐蕃。”

  “薛郎,還有一樣東西,完璧歸趙。”

  荔非元禮難得說了一個成語,衝薛白一眨眼,嘿嘿一笑,也不知在笑什麼。

  接着,他附耳小聲道:“我未告訴旁人,薛郎這次可獨自藏着了。”

  “嗯?”

  薛白有些不明所以,卻見荔非元禮神神祕祕地讓人牽過一匹馬來,馬背上放着一個麻袋。

  雲南郡,姚州。

  唐軍滅南詔之後,重新設置了姚州都督府,依舊是歸劍南節度使所轄,領姚城、瀘南、長城三縣。

  臘月十九,薛白這個姚州司馬終於是站在了姚州府衙前。

  姚州城的城牆已經被挖塌了一段,府衙也在閣羅鳳圍攻張虔陀之時被破壞得一片狼藉。擡頭看去,牆上滿是燒焦的痕跡,那塊“姚州府署”的牌匾也掉在地上被砸碎了。

  入內,青石板上的血跡已經結成了黑色,偶爾可看見散落的白骨。

  屍體的腐敗氣息傳來,令人作嘔。

  “閣羅鳳攻佔姚州不久就堅壁清野,並沒來得及設置姚州官員,還是鮮于仲通大軍到姚州時拾掇了一下。”

  崔光遠嘆息着,領着薛白繼續往裏走,看過了前衙,又到後衙。

  後衙有兩個院落,供姚州的兩位主官住,他們先去了居東的大院落。

  “此處,便是張虔陀住過的地方了。”崔光遠指着地上的一灘黑色血跡道:“閣羅鳳攻入此間,張虔陀飲鴆而死,屍體猶被拖了出來,在此斬了頭。”

  薛白道:“張虔陀功過難評啊。”

  “若非將士們滅南詔、俘虜閣羅鳳,張虔陀必是千古罪人。”

  說着,他們走進正屋,崔光遠搖頭嘆道:“據說,也就是在此,張虔陀凌辱了閣羅鳳的妻子。”

  “崔別駕必是要升雲南太守的,住嗎?”

  “唉,不想住,薛郎住吧?”

  “也好。”薛白對此倒是無所謂。

  崔光遠遂拱拱手,道:“多謝,多謝。”

  兩人這般商定,各自安頓下來。

  薛白帶了一些私人的護衛,馬上便開始動手灑掃拾掇,這其中卻還有一道嬌小的身影笨拙地趴在臥房的地上抹着地板,乃是娜蘭貞。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