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護駕

作者:薛白杜五郎
李隆基近來常常夢到薛白,他雖逃到了蜀郡,依舊離不開戲曲、詩賦、骨牌、炒菜,每當白日的歡娛結束之後,夜深人靜,他總會想着薛白似乎會跑到他的御榻上、與他豢養的美人們翻雲覆雨。

  一生雄才大略,晚年豈可遭小兒侮辱至斯?

  這個意念支撐着他的老邁身軀,使他振奮精神,決心勵精圖治,早晚提雄師入長安,掃清叛逆,恢復往昔榮光……

  “太上皇,不好了!”

  宦官急切的腳步聲驚擾了寧靜的夜,殿門才被推開,風便裹挾着遠處的嘶喊聲吹來。

  一生經歷過太多變亂的李隆基經驗豐富,當即意識到又有叛亂了,起身怒叱道:“薛逆遣人來了?”

  “聽聞是益州民亂。”

  李隆基不信,遂親自登上行宮中的玄英樓去觀陣。

  此時聽得消息,盧杞大驚,之後,眼珠子一轉,整理了衣冠,從容去見李隆基。

  李隆基聽了,覺得頗有道理。

  混亂中,張垍大腿上中了一箭,喫痛之下,他覺得自己一生做的最大的錯事就是迎娶了寧親公主。

  嚴武接過探馬送過來的情報,看了一會兒,道:“有人在幫我們。”

  他心思都在長安,能不費一兵一卒暫緩邊境衝突,最好不過,遂道:“卿以爲派誰前往?”

  他一向對張垍這個駙馬有所猜忌,此時更是想到了當年張垍庇護薛白一事。

  李隆基面色一沉,顯出怒意來,道:“一個益州城門守備官,也能有這樣的聲勢嗎?”

  甫一見面,來人便問道:“將軍舉兵叛唐,驅趕太上皇,敢問往後有何打算?”

  玄英樓是行宮中新起的一座高樓,建在鳳凰山上,可遠眺府江與錦城風物,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早的看到來犯的叛逆。可見數十年的權力鬥爭,讓李隆基早已預料到了今日之禍。

  “誰?”

  張垍腿上受了傷,臉色因失血而有些蒼白,他不顧傷勢跑來與韋見素商談,正是打算除掉盧杞,當即應道:“兵變皆因此奸佞所起,自當除之。”

  郭千仞愣一愣,拿起唐軍的頭盔套上,當即也跟着大喊道:“護駕!”

  隔着頗遠的距離,一支箭矢射在了玄英樓的欄杆上。其後一名身量普通的男子大步衝了進來,大喊道:“叛唐者益州兵賈秀,昏君受死!”

  寧親公主偏偏繼續道:“駙馬你文武雙全,正是建功立業之機。”

  “韋僕射倒是合適……”

  三人以前在長安,斗的都是李林甫、王鉷,最不濟也是楊國忠這樣的鉅奸。盧杞年紀輕資歷淺,驟登高位,又豈能是他們的對手。

  忽然有呼喊聲打斷了稟報,那是有新招募的禁軍在給叛賊引路,很快,叛賊便往玄英樓這邊包圍過來。

  他卻沒想過往關中去投奔薛逆,也許是在他內心深處覺得長安朝廷比太上皇更像大唐正統吧,可他如今已經反了大唐。

  此前行宮府庫遭劫,兵餉、賞賜本就不足,劍南軍眼看禁軍守衛行宮清閒又領豐厚的俸祿,再看自己這支軍隊,多年戍守邊疆與吐蕃搏殺不提,還千里南征討伐南詔,立下赫赫戰功,以性命去換取的只有微薄的兵餉,不免怨聲載道。

  數日後,韋見素帶着一隊使者西向。而在羣山之間,也有另一隊人正在東進。

  此時,有一員校尉目光閃動,猶豫片刻,開口道:“諸位將軍小人有一番話……”

  隨着她這句話,衆人紛紛看了過來,李隆基眼神中還泛起了欣慰之色,道:“朕當年本欲以賢婿爲宰相,爲楊國忠所誤,今日正可讓百官見識駙馬才幹。”

  “走!護駕!”

  “怎麼就帶這麼一點人回來?”姜亥問道。

  “小人不知。”

  嚴武很快有了動作,他讓郭千仞去挑釁官兵,之後退到深山之中。

  盧杞眼珠一轉,似偶然想起般地閒敘道:“今日看張駙馬,家中忠僕竟個個都是勇猛異常。”

  思來想去,郭千仞發現他只有三條活路。

  嚴武當即翻身上馬,召集人馬,趕往行宮。

  張寅見狀,大吼一聲,奮力一刀劈下,在郭千仞殺到之前斬殺了賈秀。

  忠臣隨着落日消失在山間蜿蜒的古道上,亂臣賊子登上東山,再次俯瞰着蜀郡行宮。

  郭千仞大怒,率部上前便斬翻了張寅。

  聽到“舊部”二字,衆人皆是眼睛一亮,那校尉的聲音頓時都顯得有感染力起來。

  同時,護駕的文武官員與將領們也趕到了。崔圓、盧杞年輕力壯,比別的臣子們更快跑到李隆基面前,以緊張兮兮的姿態護住了李隆基。

  郭千仞遭了嘲笑,也不生氣,反而誠心誠意地發問,道:“敢問明公,該如何上進?”

  “臣附議,唯誅賊首,方可儆效尤。”

  好不容易甩開追兵,他們駐馬歇下,不多時,卻有人來稟道:“將軍,有人來投奔我們了!”

  “做這種事,人多了反而容易泄露消息。”嚴武道,“且吐蕃人大舉來犯,柘州的防備不可疏忽了。我是佯裝受傷,把兵馬交給王天運,悄悄退回來。”

  等到韋見素、張垍等人覲見,便見盧杞站在一旁。

  只能說,這些普通士卒是沒見過大場面,見了府庫裏能讓他們一生富足的錢財,就誤認爲太上皇富得流油了。

  盧杞這麼一說,意見就很清楚了,韋見素是宰相,又相貌堂堂、風度翩翩。

  禁軍有守衛太上皇之責,不能來追剿,李隆基果然命崔圓派劍南軍將領兵進入羣山之間討賊。郭千仞熟悉地勢,早隱匿起來,劍南軍不能找到這些叛賊,只好回去稟報叛賊已經逃遠。偏偏這時,郭千仞再次出兵,擺出隨時攻擊行宮的姿態。

  “朝廷走狗,該死!”

  韋見素一愣,在應對之前,他不自覺地又看了盧杞一眼。這一次,他恍惚了一下,覺得自己彷彿又看到了李林甫。

  是日,崔圓再次催促出兵討伐郭千仞,軍中將領卻不爲所動,聚在一起議論不休。

  嚴武滿臉風塵之色,舉着千里鏡觀察了許久,也不知在想什麼。

  此事就這般說定了。

  都到了如此地步了,張垍只好硬着頭皮出列,奉旨去擊退叛賊。

  “噓,那便是清君側了,你要造反不成?”

  說着,他起身再次走向玄英樓,尚未到,已能聽到行宮外遠遠傳來的“奉太上皇回京”的呼喊。

  正此時,韋見素、張垍等一衆大臣趕到了。

  “向西逃!”

  一是西去投奔吐蕃,這是最好的辦法,吐蕃必能給他高官後路,可他雖只是一普通人,卻也有大義與底線,想到往後若要帶着吐蕃人進犯益州,爲鄉親所恥,他當即搖頭斷了這念想;二是往北去投奔史思明瞭,只是路途太過遙遠,背井離鄉,實在不是他所願;三是進入西面的羣山,落草爲寇,往後便躲在山窩裏不出來了,可惜再不能與老友們打骨牌……

  他的態度卻很堅決,訴說了一番願爲李隆基效死的決心。可他在漢中立下了救駕的大功,李隆基不願讓他去冒險,搖頭道:“朕豈能派卿前往?”

  隊伍一路向西,漸漸地,能看到眼前的羣山千仞。

  李隆基那雙按在鼓面上的手不由地捏緊了,感到有些憤怒,他怒上天如今總喜歡給他這個天子挫折。

  ……

  山林中,忽然一小支人馬斜斜殺出,嚇了郭千仞一大跳,然而,下一刻,對方竟是向唐軍殺去,接應了他們。

  “太上皇,臣以爲此番變亂萬不可諭降,唯有堅決平叛!”韋見素一看盧杞派人去諭降,當即拜倒進言,道:“太上皇幸蜀,實爲籌措糧錢軍需以平胡逆,然不知情者誤傳爲避禍。今若招撫叛逆,必損太上皇之天威,亦墜大唐之國威。”

  這人正是姜亥,他沒想到自己辛苦謀劃、仔細布局都沒能辦到的事,眼前這個益州小將官不管不顧就開始辦了。

  “太上皇慣來信任盧杞小人,言路閉塞,於與當年信任李林甫何異?”

  而此時,陳玄禮已趕到,揮兵殺向叛賊。那些叛賊本就是烏合之衆,也就是突然起事,打了官兵一個措手不及,才能殺進行宮。正規官兵一到,他們很快就敗退了。

  “嗖。”

  這便是盧杞在黨同伐異這方面的厲害之處,更早之時,同僚們還在關注着其它正事,他已經事先安插好眼線要排除異己了。

  終於,郭千仞殺至,當即支援。

  然而,隨着動天聲勢,叛賊竟已殺入行宮,向玄英樓殺了過來。宮門守將匆匆趕來,大步登樓拜倒在李隆基面前,道:“臣有罪,新募之兵不堪一戰,臣請太上皇暫退……”

  盧杞早已得知了前因後果,知道是自己的政策逼反了一些益州兵民,耳聽着這句賜他無罪的話,略過叛變的原由不報,道:“臣以爲這些兵民之所以反,乃是受人蠱惑,一時激憤。太上皇只需下詔諭降,令其迷途知返,赦其無罪,賞賜財物,便可招撫他們。”

  “召陳玄禮來,朕倒要看看劍南軍因何而叛。”

  “是誰?”

  “盧杞誤國必不可留了。”

  “往西山落足。”郭千仞答道。

  “回太上皇,叛亂了……這次是劍南軍叛亂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