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如狗

作者:薛白杜五郎
薛白已做好了和郭子儀打一仗的心理準備。

  他爲人很有心機城府,因此一輩子沒喫過什麼大虧,連爭皇位也多是靠陰謀算計。他倒不是覺得這有甚不好,只靠取巧難免有些問題解決不掉,尤其是變法這種事,最需要一腔熱血,硬着頭皮往前衝哪怕磕得頭破血流。

  而郭子儀恰好是一個足夠強大的對手,在戰場上甚至比李隆基、李亨還要強大,薛白若能擊敗他,將獲得世人真正的敬畏。

  到時,他纔不再是那個通過冒名頂替篡謀皇位的逆賊,而是憑實力與勇氣改朝換代的君王。

  他太需要這場勝利了,否則他在臣民眼裏永遠只是投機者,做不成偉業。

  不勝,他寧願輸,也不委曲求全。

  因此,當薛白聽到張邕苦口婆心地勸他就坡下驢的時候,絲毫沒有領情,直截了當地拒絕了。

  “回去告訴郭子儀,到了他爲李唐而戰的時候。”

  張邕頓覺失望,今日薛白與郭子儀都戰意昂揚,反而是他作爲傳話者一直希望能夠平息事態,可惜還是以失敗告終。

  退出營地,他深深嘆息着準備翻身上馬,這邊的馬伕卻是低聲說了一句。

  “張先生隨我來,有人想見你。”

  張邕聽着這頗爲神祕的語氣,預感到了事情或有轉機,點了點頭。

  隨着那馬伕一路出了營地,卻是往南進了一片山林之中,張邕不免有些擔心是不是要將自己殺了拋屍荒野,直到前方出現了一個破舊的道觀。

  入內,穿過大殿,有人正在院中靜坐,身上的道袍被風吹動,有飄飄欲仙之感。

  張邕心念一動,道:“莫非是李神仙當面”

  “我常夢到神仙,卻還未成仙,還是在受這塵世所累啊。”

  張邕見真是李沁,大爲驚喜,道:“懇請李公解一場兵禍,救萬民於戰火所累。”

  李泌回過身來,以一雙似能看透一切的眼神打量了張邕,道:“我確有一法,能消戰禍,但恐時間來不及。”

  “先生若有辦法,儘管驅使我便是,但凡有我能效力的,絕不推辭。”

  李泌遂從袖子裏拿出一個葫蘆來,從中倒出一枚紅色的丹藥,雙指捏着呈給張邕看,道:“這便是我的辦法。”

  張邕疑惑道:“是要我吃了”

  他竟真上前兩步,要伸手去接。

  李泌卻是一下拿開那藥丹。

  “此乃毒丸,你喫不得。”

  “毒丸先生是要毒誰”

  張邕問了之後自己也在腦中思量,很快有了答案,又道:“莫非是……天子”

  “不錯。”李泌道,“我此番出山,爲的正是剷除薛逆,使天下安定。”

  張邕大爲驚詫,不敢立即相信,道:“可這等大事,先生爲何相告於我你我今日只是初見啊。”

  李泌坦然自若道:“我有慧眼,知你可信,此其一也。其二,我希望你轉告李棲筠,讓他爲我爭取時間。”

  “好,我一定完成先生囑咐。”

  “事不密則敗,除了李棲筠,不必告知他人,以免誤了我性命。”

  “那郭公呢”張邕道,“我可否告知郭公。”

  李泌道:“你告知他也無用。”

  張邕初時不明所以,等轉回了大營,將此事告知了郭子儀,本以爲郭子儀會爲此振奮,結果郭子儀卻沒太大的反應。

  “軍國大事,豈是靠一枚毒丸能解決的備戰吧。”

  “丈人,若能以更簡單的辦法除掉薛逆,豈非造福蒼生”

  郭子儀道:“你可知他爲何走到如今這一步”

  “難道他真不是皇嗣”

  “他正是旁門左道的辦法用得多了,不能服衆。”郭子儀道,“就算李長源往後能刺殺成功,難道今日我便能放他入長安嗎”

  說着,他瞪了女婿一眼,讓他少想些沒用的,心無旁騖地備戰便是。

  但張邕反而覺得李泌真是料事如神,心中更加信服。

  他還是找到李棲筠,將此事告知。

  李棲筠如今正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關中的公卿貴族在薛白的兵威之下進退失據,一驚一乍,另一方面薛白也並非沒有支持者,有不少支持新法的官員認爲他們纔是叛逆,誹謗天子,圖謀不軌。

  這所有的問題全都是由他擔着。

  可想而知,當他聽說李泌有一個簡單的辦法能解決所有問題,心情頓覺輕鬆了不少。

  當然,李棲筠是個聰明人,遇到任何事都不會立即相信。

  “如此大事,李泌卻告訴你他便不怕事情敗露,薛逆先取了他的性命”

  “他說他知我可信,且囑咐我只可告知李公一人。”

  這句話讓李棲筠心中熨帖,認爲李泌懂他、信任他。

  他來回踱步,喃喃道:“若能解決薛逆,自是不必再興起戰亂了。”

  思索了好一會,李棲筠下定了決心,對張邕交代了一番話,他則招衆人商議。

  這次議事,來的人卻是又少了些,畢竟眼看着要打起來了。

  “天子是玄宗皇帝親口承認的血脈,此事當不會有假。如今他要恢復薛姓,無非是因爲在氣頭上。但國事不可衝動,依我之意,還是迎他回長安,慢慢勸諫。”

  李棲筠一開口,就是態度的巨大轉變,使得不少本就不想打仗的人紛紛附和,感慨他終於想通了。

  而那些堅決抗爭者則難免大怒,破口大罵。

  “一羣懦夫!薛逆要你們的身家,你們卻連豁出去拼一把都不敢,自稱世代簪纓,與貪圖小利的商販有何區別與你等爲伍,可笑!”

  郭子儀並不理會周遭的干擾,次日,當薛白的兵馬開始渡河,他當即下令迎擊。

  誰都不能體會到他下這道命令有多難,又遇到了多少干涉與阻礙。

  但戰鼓還是擂響了。

  便是有將士們一開始心裏不安,覺得自己怎麼敢攔截天子,聽得熟悉的鼓聲,也就拋開了雜念,像平時打仗一樣有條不紊地做事。

  此戰,首當其衝的是郭曦。

  郭子儀並不要求第一仗他能大勝,只要求不讓薛白過河。

  臨戰前,郭曦問郭子儀,長安無糧,就算能攔住薛白一天兩天,又有何意義

  “不要想那麼多,重要的是敢與他交戰,甚至戰贏。只有戰,他纔會懂我們這些臣子的態度——李唐的宗廟不可動搖!”

  因最後這句話,郭曦也拋開了顧慮。

  他知自己爲什麼而戰。

  “搭箭!”

  當對岸的兵馬開始過河,郭曦用力一揮手,喝道:“放箭!”

  漫天箭矢潑散而去,他拔出刀來,大聲道:“李唐宗廟不可動搖!”

  漸漸地,這句話成了西岸唐軍的信念與口號。

  他們其實看不懂天子與朝臣們那猜來猜去的遊戲,也不關心薛白那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身份,但他們打這一仗需要理由。

  若天子是謀朝篡位的逆賊,他們便滅了他;若天子是在與臣民置氣,他們便打到他服輸,就這麼簡單。

  這支軍隊終於逐漸貫徹了主將的意志。

  西岸大營,戰臺上,郭子儀舉着望遠鏡,久久沒有放下。

  論指揮作戰的能力,他遠勝於薛白,但世上有機會統帥大軍作戰的人其實不多,而薛白恰好得到過好幾次大軍作戰的鍛鍊。

  可以說薛白算是郭子儀難得能遇到的好對手。

  戰場上的勝負並不僅是靠指揮能力決定的,有太多其它因素。事實上,今日這一戰,薛白在兵力、糧食、裝備、士氣等各個方面都遠勝郭子儀。

  因此,戰事一開始,郭子儀就打得十分的艱難。

  他顧忌薛白會大量使用火器,於是選擇了比較保守的防守策略,失去了先發制人的機會,處處被動。

  可敵軍始終沒有用任何的火器。郭子儀遂猜測是因爲薛白打這一仗的意圖不是爲了傷敵而是爲了服衆,但他已經錯失了時機,只能慢慢彌補。

  開戰一個多時辰之後,忽然有探馬狂奔回來。

  郭子儀還沒聽到稟報已迅速走到戰臺的北面看去,果然見有大股騎兵往這邊奔馳而來。

  他不驚反喜,喃喃道:“你急了啊。”

  若易地而處,由他指揮薛白的兵馬,他不會這麼早就把騎兵派出來,而會留作最後關頭的奇兵之用。

  因爲戰場廝殺,一個時間段內死的人都是有數的,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哪怕有再多的計策,士卒們砍來砍去,也就是砍那麼多人,勝負手在於心態,也就是士氣。

  消耗到後面,士卒疲乏,才更容易心態崩潰,而這纔剛開戰,薛白就算派出再多的奇兵,也很難給郭子儀的麾下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當然,前提在於他是郭子儀。

  待郭子儀看清來將旗號,思索片刻,下了一道命令。

  “鳴金,後撤。”

  鳴金聲響起,正策馬疾馳的田承嗣不由發生了心態上的變化,覺得郭子儀老了,銳氣盡失,這麼快就被他嚇退了。

  他也考慮過這是否是佯退。

  但佯退這種計謀說起來很簡單常用,實則極少有將領能做到,因爲士卒很容易退着退着就成了真潰敗。即便是郭子儀,也得提前準備,做不到臨時起意來一場佯退。

  因此,田承嗣毫不猶豫下令追擊郭子儀,誓要立下首功。

  “咬着郭子儀的大旗追!”

  “殺!”

  范陽騎兵當即提速,朝着郭子儀後撤的方向追過去。

  ……

  灞水東岸的戰臺上,薛白也正拿着千里鏡看着戰場的變化。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