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高緯度本能的認知
“一條線,是由無數點組成,而知識是由無數個面組成。”
“這個面其實也就是並行的,而並行卻是具備一個特徵,其是由無數線組成的,而無數線由又由無數點組成。”
“所以說要很快的學會一些知識,其實要打好基礎,也就是知道每個點都是什麼,你才能將其連成線,變成面,繼而成爲這個領域的領導者。”
“冥雷,對於這一點我很是疑惑,人的精神力的誕生理論上也就是電磁場,那是不是說,電磁場對於點,對於線對於面也是有影響的?”
“本尊,的確是有影響的,點,單表的是一個基本的單元,如果要存儲信息,一個單元內,應該具備存儲一個信息的能力,或者說其指向一個記憶的能力。”
“在人體的電磁場記憶區域,人的電磁場其實是有高有低的,這種高低,主要就是對於緯度的認知決定的。”
“這就好像一個人知道自己會後空翻,其就可以做到,但一個人明明可以做到,但卻從來沒有做過,其也不會隨意去嘗試。”
“這代表什麼呢?”肖毅有些界好奇。
“本尊,有些潛力,並並不是所有人類都去開發的。”
“但對於人類來說,任何一個方面的潛力,其所能承載的都是綜合能力。”
“以磁場的傳遞來說,其由本源,也就是細胞,一個細胞可以產生一個點,點的連續性可以產生線。”
“而記憶的產生也就是點線之間的波動,多個點平行也就形成了一個面。”
“當有了多條線形成面是,也就是一個記憶體。”
“說起來,其實這就是一個容器,這個容器究竟有多大,這需要我們去開發,去掌握更多的腦細胞去工作。”
“但對於人類來說,其實很多知識,其實使用的都是重複性的。”
“比如說一個人人格分裂了,性格時好時壞,不時的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
“說是人格分裂,其實並不準確,是心靈當中產生了兩個意識,比如一個認同這一點,一個不認同這一點,這種情況都是在人在鑽牛角的間所產生的一次分裂。”
“也就是說人的記憶磁場,在一定的壓力下,也是會產生分裂的。”
“當人過度的聚焦在一件事情上,那可能獲得兩個結果,也就是物極必反和沒有發生物極必反的反映。”
“越複雜的事物,需要記憶空間也就越大,一般而言一條線存儲的知識,都是通過時間累加起來的。”
“不過卻是有一種情況非常的有意思,一般累加起來的記憶,雖然當時非常的好用,但時間一久其實又很容易忘記。”
“這是爲什麼?”肖毅有些驚訝。
“本尊,這就是因爲它只使用了少量的線,這樣的情況,也就造成了記憶尋找起來比較麻煩。”
“但當使用很多條線去完成一件事時,你會發現記憶是非常的深刻的。”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做一個比喻,比如要蓋房子,線就好像要蓋一個100層的樓房,而面,卻是隻蓋一層的樓房。”
“一人一戶,基本上都是在最安全的位置,細胞所散發的電磁場可以持續維持這些記憶的存在。”
“這樣也就使得,需要100層樓裝下人,更大範圍內用一層就裝下了。”
“安全穩定,而且非常的節能,唯一的缺點,就是當學習大量知識時,這些記憶容易被置換。”
“那有什麼辦法解決嗎?”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擴大記憶細胞的範圍,這也就是精神力引導的過程。”
“人類在冥想的過程當中,可以激活一些處於休眠中的腦細胞,使這些細胞工作起來。”
“這也就是開發人體潛力的過程。”
“對於條記憶線而言,他內部的數據存儲,一般也是有頻率的,這種頻率理論上是和人類學習的速度有關的。”
“如果想使這些記憶,變的高效可利用,還需要相應的記憶整理,這也就是記憶加深過程。”
“在人類思考的時候,意識當中,會有一些模型在運轉,這些模型的運轉速度,也就是你的記憶,這些記憶被調用,繼而你如何使他們更清晰更高效,這顯得尤爲重要。”
“讓一條線內存儲更多的信息,其實可以利用回憶這個過程來完成,反覆的驗證最終獲得一個讓人興奮的結果。”
“其實這就是能量升級的過程,由點升級成線,由線升級成面,其實都會帶來情緒上的波動。”
“但這些,卻是很少有人注意道,都只是當成了情緒波動,但其實這是記憶整合所發生的能量反映。”
“那豈不是說,人類的所有情緒,都是在整合記憶?“肖毅有些驚訝。
“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就是這樣的。”
“冥雷,我感覺這些似乎比記憶指針更本源一些啊。”陸雪馨驚訝的說道。
“是的,相對而言,這種解釋更趨向於能量本源的角度。”
“冥雷,情緒不是很容易就消散了嗎?那豈不是說如果說當你學習了什麼東西你很興奮,這是不是代表是一種能量宣泄?”
“從細胞本能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這樣的,所以學會控制情緒,這非常的重要。”
“用一個比喻來將,就是當你聽過一個笑話,並不會永遠大笑下去。”
“這也就是物極必反,當人的細胞適應了某種能量之後,也就不會有興奮的情緒了。”
“冥雷,那豈不是說,人類開啓的情緒越多,越好?”
“從物極必反當中追求平衡,相對人的記憶電磁場來說,是比較容易做的。”
“正如剛纔說點成爲線,線成爲面,都是一種物極必反的過程。”
“冥雷,我有些好奇,點線面,都是對電磁波的操縱手段。”
“相對而言,利用記憶指針引起點線面的共鳴,那豈不是就可以操縱心靈了?”
“是的,但點線面,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如果記憶灌輸不倒位,也是無法左右人的行爲的。”
“掌握點線面的人類,屬於超人嗎?”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本尊,不,依然是普通人,他們的力量並沒有過度到掌握細胞的程度。”
“冥雷,細胞也能利用點線面進行干涉嗎?”
“本尊,對於人類來說,有太多抽象而很難理解的東西。”
“對於這些人類不理解的東西,我把它稱作緯度。”
“緯度越高的生命,接觸的緯度也就越多。”
“如果只接觸本源意外的東西,自然依然還是三維生命體。“
“這話怎麼說?”肖毅卻是有些疑惑。
“無論點也好,線也好,面也好,總歸其都是由本源散逸而出的,如果無法掌握本源規則中就有結束的時候。”
“不超越世界的,終歸要成爲世界循環體系的一部分,這是不可避免的。”
“聽起來很殘酷啊。”肖毅有些感嘆的說道。
“本尊,在一個世界當中,想要獲得高緯度信息,其實是十分之難的,一般而言高緯度信息,都是通過冥想獲得的。”
“但是由於其緯度的問題,人類無法直接利用本身的記憶進行直接記憶,只能莫能量可的獲得一部分信息。”
“這部分信息,到了正常世界的緯度,可以說已經發生了扭曲。”
“這就好像夢境世界給人類反饋的一些信息,其實他們的本源,就是來自一片無盡的黑暗空間。”
“以這個宇宙的角度,其實那裏什麼都沒有。”
“這個我知道,我們都親身經歷過。”肖毅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但這要進入其中,就需要進行記憶能量區間的切換。”
“也就是化整爲零,化零爲整的兩個過程。”
“這麼說來,其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本源記憶啊?化整爲零,應該與本源也沒關係吧?”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的,本尊,但是化整爲零,卻是可以獲得點的操縱方法。”
“操縱點,也就可以對本源進行探索。”
“以人類的意識爲例,其有很多模式,以面的形態進入意識空間,你會接觸到本源。”
“那裏是人類的指令空間。”
“聽起來還真是抽象呢。”肖毅有些感嘆的說道。
“本尊,一般人類都是生活在普通的三維世界當中,這主要包括的就是身體與精神,生活在物質世界,其接觸不到更高的緯度,比如能量界。”
“而我們卻是因爲這種化整爲零的技巧,卻是讓我們的能量可以在微觀世界進行傳遞,繼而進入一些與我們頻率相近的能量空間。”
“冥雷,這個與人類的做夢似乎有些相似啊。”陸雪馨疑惑的說道。
“以人類思考一件事的角度來說,人類比如說,我看見一座座山,你的意識空間,或者說你的大腦當中就會想象一座座山的樣子。”
“假如這時,你有意識的在這重山峻嶺之間看到一個人正在縱劍飛行,你的視角如果跟着這個角度,你也就獲得第一視角。”
“而我們也就有了身爲人可以控制的目標,繼而在我們意識創造的世界當中翱翔了。”
“那如果進入法則空間呢?”肖毅有些疑惑。
“本尊,自然是脫離這片天地的束縛。”
“首先你要知道,你創造的這片天地,本身是有範圍的,當你利用意識智慧那個創造出的人物在移動的時候。”
“其本身就是在一個能量場當中運轉的,而這個能量場,其實是有的啊小的。”
“一旦你朝着天空直飛也就會脫離這片意識空間,繼而進入無思維能量的空間當中,也就是空曠的意識空間。”
“這時你化身成的那個人,因爲到達了本源空間,卻是一下就變成了你自己。”
“冥雷,這麼說,豈不是不用睡覺就可以進入夢境空間了?”
“本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只要人的思想不斷,直接就會進入睡眠狀態。”
“只是很少有人做這樣的嘗試而已。”
“冥雷,可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意識空間,有什麼好處呢?”
“本尊,自然是好處多多的,沒有認知到意識空間的人,可以利用這種方式,知道自己的意識究竟是怎麼運作的。什麼是本源。”
“那進入意識空間之後要做什麼呢?”
“本尊,進入意識空間之後,你可以重複在清醒時所做的一切,繼而你的意識空間當中,可以根據你的意念直接創造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這要比清醒時,更爲直觀。”
“這有什麼區別嗎?”肖毅有些好奇。
“本尊,做個比喻,一種創造,就像提線木偶,冥想就是。”
“但當控制着意識來到意識本源空間之後,再在這裏創造,你就成了一個親歷者,在這個模式下所創造的世界,是真的具備生命法則的。”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空間可以讓人進入多緯視角?”
“是的,本尊。”
“那我們在這個空間當中創造的世界,也就是說可以擁有生命了?”
“是的。”
“那它們是由什麼扮演的?”肖毅有些驚訝的問道。
“本尊,記憶空間本身就是呈現立體化的,當有記憶進行交織的時候,記憶空間會呈現一種全息狀態的信息處理模式。”
“其實這種創造就等於在開闢額外的記憶空間了。”
“在這裏開闢的記憶空間,與清晰時,開闢的記憶空間,可以說並不在一個空間當中。”
“而且要訪問這樣的空間,一般而言就必須重複這個過程纔可以。”
“這到是有趣,有空我們一定要測試一下這種情況。”肖毅帶你頭說道。
“冥雷,按照這個方法剛纔我讓雪娜模擬了下,但我感覺這應該也是一種主動冥想方式吧。”
“到了最後,似乎也是由本能在控制身體了,最後也進入了類似睡眠的狀態。”
“的確就是這樣,說起來,這就是一個入微的過程。”
“以人類睡覺爲例,都說夢境是相反,但其實也就是突破極限而造成的法則逆轉現象。”
“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法則限界,而夢境之力,其實也處於微觀世界當中,如果可以將其聚合起來,也就可以形成宏觀化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