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作者:青雨梧桐
康靜見她娘這樣待見李豔,覺得自己有必要給她娘打個預防針。

  “娘,您還對豔豔姐這樣熱情呢?”

  冬梅道:“這姑娘出門這麼多年,留她喫頓飯也是應該的。”

  康靜道:“豔豔姐跟我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好呢,想要我跟着她一起去外面打工呢,你這樣還覺得她好嘛?要是我經不住誘惑,跟着去了,您說要怎麼辦?”

  冬梅驚訝地瞪大眼睛,反應過來,她沉默了一會兒,才語重心長道:“這豔豔怎麼這樣啊!靜靜,外面當然有外面的好,你也終將要離開這座小山村,去外面更大的世界。但是,靜靜,你記住,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讀書,考高中,考大學,等你考上大學了,你就能去大城市了。你有了文化,才能真正的在大城市紮根下來,否則,你一輩子都改變不了你農村人這個出身,不管去再大的城市,你也始終不會屬於那裏。”

  這回輪到康靜驚訝了。她沒想到從來沒有念過一天書的冬梅竟然會說出這樣深刻的話來。她娘說得一點都沒錯,沒有文化卻能在大城市紮根的人,終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像是遷徙的候鳥,不管在城市生活多久,城市始終不屬於他們,他們活在城市的最底層。

  她娘一直都深諳這個道理,農村人只有讀書纔是出路,所以她一直堅持要送她讀書。

  “我知道的,娘,你放心!”她用力地點頭。

  自這件事之後,冬梅對李豔就沒有那麼熱情了。

  那盒雪花膏,她也讓康謠送還了回去。

  李豔她娘知道李豔將這樣的好東西送了出去,還發了一通脾氣,還好冬梅知曉這件東西貴重,還了回來。

  李豔再也沒有來過康家,遇到康靜的時候總是心虛地不想跟她多說話。

  康靜也不再理會她。

  她就算是想要將李豔的真面目揭露出來,她也沒有證據,紅口白牙的說她這件事,別人不僅不會相信,只怕李家人還會扛着鋤頭上門來找她拼命。

  大概過了七八天,康靜的暑假也快結束了,要返回學校了。

  她偶然有一天看到李豔和村上另一個姑娘走在一起。

  那姑娘也姓康,說來還是她的晚輩,該叫康靜姑姑,名字叫引娣的。

  她比康靜還小一歲,農村這個年紀,很多都已經定親了。

  康靜看到這一幕,頓時警鈴大作。李豔見騙不了她,就去騙別的姑娘!

  康靜不願意有姑娘和自己前世一樣。

  她找了個機會。引娣跟着家人一起上山挖藥,趁着引娣來賣藥的時候,她將引娣叫到了一旁。試圖跟她說人心險惡,外面的世界沒有那樣好。

  第259章九十年代(五)

  秋去冬來,一年很快就到了頭。

  曾經承諾過引娣娘過年會將引娣帶回來的李豔並沒有將引娣帶回來,只是託人帶了五十塊錢回來。有了這五十塊,引娣一家誰也沒有過問引娣的去向。

  這年的雪下得很大,康玉樹看着大雪掩蓋下的河山十分高興,雪大說明明年雨水足,不管是莊稼還是藥材,都會有個好收成。

  而康家已經不種地了,因爲收藥材實在是忙不過來,只留了一塊地種蔬菜,其他的地都給了村上其他人種,到收成的時候給幾百斤糧食算是土地的承包費了。

  高粱和紅薯現在已經不是康家的主食了。

  一年又一年,時間飛逝。

  一轉眼,康靜要中考了。

  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康家和白叔合夥辦了一家小型的藥材加工廠。藥材加工廠是秋天纔開的,康靜中考完之後,和康玉樹一起,跟着白叔進城去考察了一番。這個時候,各行各業都處於欣欣向榮的狀態,藥材市場的前景也一片大好,尤其是這種野生菜餚更是稀缺。

  他們一共在省城待了一週的時間。

  康靜對省城十分熟悉,她前世在這裏生活了大半輩子。雖然現在的佈局和以前的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的地方變化並不大。

  這次進城,除了考察,也順道玩了一天。

  康玉樹這輩子都沒有來過省城,康靜不好表現得自己對這裏的熟悉,還好白叔經常來省城,特意帶着康玉樹和康靜父女出去逛了一天。

  康玉樹買了不少東西。康靜也買了一些,給冬梅和康謠買。

  她給冬梅買了雪花膏,給康謠買了一些文具和衣裳。

  康靜沒怎麼給自己買,現在的衣裳款式她實在已經喜歡不起來了。

  閒逛到一處公園時,走累了的三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休息。康靜坐不住,她注意到一旁有家報亭,想到自己對現在這個時代的情況並不瞭解,康靜就獨自走到報亭,準備買兩份報紙看看。

  買了報紙,康靜回到了她爹身邊坐下。

  康玉樹和白叔在商討開辦工廠的事情,現在康玉樹已經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他彷彿是天生做生意的料,膽大,也很有想法。最開始康靜每次提出新想法的時候,她娘冬梅總是很保守,只要提到擴大生意就會很害怕,害怕虧損,但是康玉樹不一樣,他每次都會支持,並且學習能力也強。他以前是睜眼瞎,自己名字都不會寫,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要想做生意,不識字會是一個很大的麻煩,他讓康靜給他買了新華字典,從拼音學起,現在已經認識不少字了。

  康靜埋頭看報。

  報紙上刊登的都是一些時政,也有一些短評之類的。

  她讀完一面之後,翻了個頁。

  版面最下角有一則希望工程的公益廣告,刊登了兩張照片,是山區孩子求學的照片。照片中那些衣衫襤褸,但是目光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康靜前世有錢了之後就一直在做公益。她自己是從山區出來的,知道山區的孩子求學的艱難,看這些孩子就像是看她自己的從前。

  她現在也算是小有積蓄了,每次賣了藥材,她爹都會取一部分零錢給她,算是給她的零用錢,不管她怎麼花。

  但是康靜幾乎沒怎麼花過錢,一來是沒地方花錢,而來她也不想亂花錢。存到現在,都存了一百來塊了。

  等回了旅店,旅店樓下就有一處郵政。

  這次因爲來省城,她想着自己可能有東西要買,所以將錢都帶了來。

  她數了數自己剩下的錢,取了一半出來,和康玉樹打了聲招呼,去了郵政將錢匯了出去。

  在省城的時候,康玉樹和白叔就已經決定要辦一家小型藥材加工廠了。白叔做了這麼多年藥材生意,對箇中行情還是比較瞭解的。

  本來只打算在省城待一週,但是後面想着來都來了,連加工的機器一起買回去。

  康靜就在省城又多待了一週。

  她不知道希望工程那邊有沒有收到她匯過去的錢,就打了電話過去查詢。

  她匯過去的錢那邊已經收到了。

  “收到就好。”康靜道。

  對方接電話的是個姑娘,說話聲音柔柔的。康靜說了再見,正要掛斷電話,那邊小姑娘突然道:“女士,是這樣的,我們希望工程現在推出了一個一對一的支助計劃,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瞭解一下。”

  康靜的聲音其實聽起來有些稚嫩,可能對方也沒有想到她僅僅只是個初中生,畢竟五十塊錢也算是數額比較大的捐款了。

  康靜頓了頓,“您請說。”

  “就是我們這邊有一些孩子由於家庭條件的原因上不起學,我們推出的一對一支助計劃,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選一個支助…”

  那邊的女生詳細地將這個計劃給她講了一遍。

  康靜其實並沒有這個打算,因爲她現在的身份都只是個學生。希望工程那邊的人很希望這些孩子能得到支助,繼續他們的學業,所以就舉例一般地將其中幾個的情況說了一遍。

  “這個叫陸鋒的孩子,今年剛參加中考,成績已經出來了,位列全縣第一名,但是他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家中本來所有的經濟來源是陸鋒不上學的時候就去撿瓶子賣,但是現在他母親病了,家裏所有的錢都不夠他母親治病的,陸鋒已經準備要外出打工掙錢給他母親治病了,所以我們希望能找到一位好心人能支助他讀完高中。這孩子成績優異,要是就這樣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們希望工程也在支助他,但是指標不夠他繼續唸書…”

  康靜本來自己的零花錢也有限,若是同意下來,雖然不是契約,但是這以後會成爲她的責任。她雖然身體和那個陸鋒同齡,但是身體裏裝的是成年人的靈魂。她知道一旦應承下來,就意味着責任,如果條件允許,她是願意給這樣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帶去希望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