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頁
是了,儘管這個時候趙家不富裕,別人家的孩子,九歲了,都趕上山放牛去了,就算是孩子的工分少,好歹能給家裏掙點口糧回來,但是趙家不一樣,雖然勞動力少,但是心氣高,一定要送孩子去學堂唸書。
當年的趙起躍和趙起文都是送去過學堂的,就連趙起秀,和香的公婆覺得女孩子讀書沒有什麼用,不願意送趙起秀去學堂,趙起秀哭得跟個什麼似的,最後還是和香於心不忍,是她去勸說她公婆,說也不求趙起秀以後能讀書有多大的出息,只要她能認識自己的名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趙起秀讀書確實很用功,她也是讀書這塊料,比她兩個哥哥強,一路往上°,最後甚至考上了中專,後來還分配了工作。
她讀書那幾年,真的是趙家最困難的幾年,本來種地就沒有別的出息,還要勒緊褲腰帶送這個學生,最慘的時候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但是和香還是咬緊牙關,堅持送趙起秀讀出了頭。
可是這也沒有什麼用,書讀得再多,趙起秀依舊不記得和香的情,她甚至覺得那是和香作爲後孃應該做的事情。後來若不是趙起秀這個讀了一肚子書的人給她的兩個兄長出主意來奪她的公司,她那兩個哥哥還沒有這能耐。
“娘,你說得對,家裏現在已經這麼困難了,飯都要喫不上了,讀書的事情就後面再說吧。起躍都已經九歲了,他這個年紀,隊上也要他去看牛了。一天能掙兩個工分,雖然少了一點,但是好歹是一點口糧。”
和香的婆婆叫來娣。來娣聽了和香這番話之後,瞪大了眼睛,道:“前不是才說得好好的嗎?不管家裏怎麼困難,還是要送孩子讀書的,就是前進送來的信裏面,也是這麼說的!”
來娣一上來就將趙前進給扯了出來,因爲這個時候的女人都是以夫爲天。她將和香的男人搬出來壓和香,和香大概就不會有什麼異議了。
和香聽了之後,道:“你說得是,若是家裏沒有這麼困難,孩子怎麼樣都要送去上學的。可是現在,我們家就我一個勞動力,你和爹都不能算。我一個人,就算是當牛使,也養活不了這麼一大家子人不是?你說這是前進的意思,前進是託人帶了錢回來,還是託人帶了話回來?他不知道現在家裏情況有多困難,一句話要送孩子上學就完了?錢呢,糧食呢?將趙起躍這個半個勞動力送去學堂,家裏要是因此喫不上飯,餓死人怎麼辦?前進想過現在家裏的情況嗎?”
來娣之前聽媒人說起過,這個和香在家裏的時候就是一頭騾子,任打任罵還任勞,脾氣好,幹活也是一把好手,這才動了要將她娶過來的念頭。嫁過來一年了,確實,脾氣是很好,幹活也從來都不偷懶。
來娣對於這個媳婦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作爲婆婆嘛,不給媳婦挑刺,她自己都覺得活着沒有什麼樂趣。
前面不管他們說什麼,和香都不會有異議,今天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竟然提出反對意見了?
“家裏的困難只是一時的,要是不送起躍去學堂,耽誤了他一輩子怎麼辦?”
和香道:“你看一下村裏,有幾家人家能將孩子送去學堂的,能送去的都是家裏勞動力多,不愁喫喝的人家。要耽誤,大家都是一樣的耽誤,不存在咱們家要特殊一點。而且,放眼全村,就我們家最困難,別打腫臉充胖子,寧願餓死也要將孩子送去上學,上學不能叫人喫飽,也不能叫人穿暖!我今天就去和隊長說,讓隊長給起躍留一個名額,讓他跟着放牛去。”
來娣見自己勸不動和香,就進了房間去,準備將她老伴拉出來勸說和香。
農村人都講究起早貪黑,這大夏天的,要是早上出門遲了,正午的太陽能將人毒死。可這兩老倒好,睡到大天光,都要喫不上飯了,也不知道這兩人是怎麼睡得着的。
趙老柱聽說和香不送孩子去上學,也是有些驚訝。但是聽和香將家裏的情況分析了一遍之後,趙老柱要稍微理智一些,他知道家裏的情況不容再負擔一個學生了。
“沒事,現在的孩子讀書都晚,讓起躍先去放牛吧,等過兩年,家裏條件好一點了,說不定到時候前進也回來了,到時候再送他去學堂也不遲。”
來娣本來是將老伴拉過來勸說和香的,沒想到老伴倒叫和香給說服了。但是老伴都拍板了,來娣也只好認了。
其實來娣作爲一箇舊式沒有念過書的女人,她未必真的覺得讀書有多重要,只是因爲這個是兒子親自寫信過來說的,她就將之當成了聖旨,一定要執行不可的。
和香知道這會兒隊長應該都下地去了,等到中午,或許人就回來了。就算是再勤快的莊稼把式,到了中午也是歇一歇的。
和香等到了中午,就去和隊長說了一下讓起躍去放牛的事情。
“隊長,你也知道我們家這個情況,實在是靠我一個人喫不飽飯了,還請隊長費心,讓起躍跟着去放牛吧,能掙一個工分是一個工分。”
隊長也姓趙,其實這村莊裏的人都是趙家本性的人。不用和香說,他也知道和香家的情況,確實,趙家二老懶惰在趙家村是出了名的,現在藉口身體不好,在兒媳婦娶進門之後就再也沒有怎麼下過地了。現在趙家就靠着和香一個女人支撐着,日子確實艱難。
“可以是可以。只是我之前怎麼聽說,你們打算送起躍去念書啊?”
和香道:“別提了,我們家這個情況喫飽飯都尚且成問題,更別說送起躍去念書了,根本就沒有這個條件。”
隊長這才點了點頭,“是了,還是要先喫飽飯,再考慮別的。”
這個時期,人們對於讀書這件事,普遍都是持消極態度的。因爲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身邊有人通過靠讀書改變命運的。送孩子去上學,最多是爲了讓孩子不當個睜眼瞎罷了。
起躍最開始得知自己要去上學,興奮了好幾個晚上都睡不着覺。村裏雖然多半孩子到了年紀都只能下地幫着幹活,但是還是有大戶人家有那個實力可以將孩子送去上學的。這樣的人家,通常都是人口很多的人家,不缺勞動力,也就不缺孩子掙工分。
但是很快,他就聽說了自己不能去上學要去放牛的消息了。
趙起躍都傻了。這怎麼跟前面說好的一點都不一樣。
這個消息是他奶奶來娣親自來告訴他的。
來娣在孫子面前,當然是說兒媳婦壞話的多。
“還不是你這個後孃,看着人好像很老實,其實啊,壞心眼子都藏在肚子裏呢。你爹都寫信過來,說無論如何一定要送你去上學了,可你這個後孃就是咬定了家裏現在困難,送不了一個學生。你去上學能花多少錢?這個年頭了,難不成還能餓死人?那不能夠!就算是上山挖蕨粑,都能養活一家子人呢!”
是了,是他這個後孃在阻攔!他爹都說了要送他去學堂,他這個後孃憑什麼攔着?都說後孃心黑,他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會遇上一個心黑的後孃!小小年紀的趙起躍在心裏恨得牙根癢癢,但是依舊不敢將恨意表現出來,他可是見過村裏一戶人家的後孃毒打前面妻子生的孩子的!他爹現在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他這個後孃要是打他,連個阻攔的人都沒有。
將趙起躍的事情處理了之後,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趙家這對公婆了。
其實他們年紀也不大,不到六十歲。在農村,老人除非是真的老到不能動了,不然都會一門心思地想着幫助孩子,要做點事情,最不濟的就是上山撿撿柴火,都能幫到孩子。
但是趙家這對父母倒好,不到六十歲的年紀,就稱病,下不得地,幹不得活,就連去砍個柴火,都說腿腳不便。平時要是去村口和那些村人擺龍門陣,那腿腳便利得走路都虎虎生風。說白了就是懶,因爲現在家裏有和香了,就算是窮一點,但是隻要有和香,他們就餓不死,於是就犯起了懶。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