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一個笑話
…
漢七年,太原郡晉陽城。
已經通過評點霍去病得知自己會被冒頓圍在白登山,從而緊急率軍撤回太原郡僥倖逃過一劫的漢高祖劉邦摸着下巴看着天空逐漸淡去的光幕,眼神略顯詭異。
“行章(陳平,不確定是不是他的字,只是有資料記載),子房,你們說神蹟中那長長的,會噴火,還會發出巨響的鐵棍子是咋弄出來的?”
他面前,他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拉什麼米的陳平、張良對視一眼,陳平近身低聲道:“要不……臣找人試試?”
“嗯,你找幾個奇人異士試試,如果能有所獲,哪怕只能聽個響,朕都重重有賞。”
“喏!”
…
元狩六年,長安,未央宮。
“……如此人物,恨不能爲朕所用啊。”
看着天邊逐漸潰散的光幕,劉徹眼中閃過一抹痛惜。
他身後,衛青帶着太子劉據輕聲低語。
“陛下不必如此,那于謙雖文韜武略,但其行並不可取,有以文亂國之嫌,反倒是明朝軍士所用的那種會發光爆炸的鐵棍,倘若我軍能得此器物,匈奴滅國不遠矣。”
正感嘆于謙悽慘下場的劉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臉色逐漸嚴肅。
“衛青!”
“臣在!”
“朕命你爲大司農替朕兼管少府,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也不管你怎麼做,花費幾何,務必製出那能噴火的鐵棍,倘若在朕有生之年製出此神物,封王!”
衛青瞳孔一縮,趕忙躬身跪地。
“臣衛青領旨!”
…
大唐,武德九年。
“……混賬玩意,你也配用‘英’這個廟號?恬不知恥的東西,于謙這麼好的臣子你不用,非要去用那幾個兩面三刀的窩官,你祖宗朱元璋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看着前方舉着刀懟天懟地撒潑罵孃的身影,杜如晦、房玄齡等人各自無奈苦笑。
不過雖然無語李世民的行徑,但他們對光幕中的那個明英宗也是有些不滿的。
其他人也就罷了,唯獨那個于謙,那可是以一人之力幫你穩住整個江山的大功臣啊,你就那麼輕飄飄的砍了?
簡直是不當人子。
好在這種昏君不在咱大唐,不然咱爺們非得氣死不可。
“殿下,消消氣,于謙總歸是未來人,就算再不憤也於事無補,以臣愚見,眼下還是先着眼神蹟透露出來的天機爲妙,若能僥倖窺得一二,足以保我大唐江山百年無虞。”
等了半天,看李世民蹦躂的差不多了,房玄齡硬着頭皮走了上去。
正因爲自己沒有背景而滿天下找人才,結果卻發現朱祁鎮濫殺無辜從而氣的暴跳如雷的李世民一愣,頓了頓,眼神一閃。
“你是說……那會噴火炸雷的鐵棍?”
“然也,臣觀神蹟中那鐵棍之利,若兩軍對壘,一方裝備那等利器,恐怕殿下的玄甲軍都有所不及,萬一我等與之失之交臂,被異族所謀,那……”
慢慢的,李世民的雙眼眯了起來。
…
建安十二年,冀州,鄴城。
“……可惜了這麼一位允文允武的大才了,唉。”
“一個長於謀國拙於謀身的賭徒罷了,其情可憫,其行卻不可取。
也就是那什麼也先兵力不足,讓此人仗着城高民憤僥倖勝了,倘若敗了,或是那個明朝皇帝朱祁鎮死在了軍陣中,此人還會是力挽狂瀾的功臣嗎?
臨危而不知其險,臨戰而不知臣要,臨終而不知權術,如此上不能護君,下不能保家,是非不分又一意孤行的愚臣,主公憐其何用?
莫說此人不在,即便此人真的出現在我大魏,嘉也斷不會讓他入朝輔佐主公,那不是在幫主公,而是在害主公。”
正看着光幕感嘆,身旁卻響起了一道不屑的冷笑,老曹嘴角一抽,有些無奈的扭頭戳着身邊人的大腦門點了點。
“你呀。”
縮着袖子蹲在他身邊喝十全大補湯的郭嘉見狀,嘿嘿一笑,渾不在意的晃了晃腦袋,正準備就着碗裏的熱氣談談那會噴火的鐵棍,卻被身邊人接下來的一句話給噎了個半死。
“唉,也不知那太后孫氏是怎麼保養的,明明已經貴爲一朝太后,看起來卻如豆蔻年華的妙人,真是讓人好奇……”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