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327節

作者:未知
“那就不過了。”黎文巧說完這話,看向自己的三弟。 她眼神裏滿是希冀,說到底,只有黎文山願意幫她撐腰,她纔敢回孃家。 顧秋實接收到她眼神,頷首道:“不過了也行,我生意做得還行,養活她們母女不成問題。” 黎文巧提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下。 她指望弟弟幫忙,嘴上說得底氣十足,實則心裏很慌。弟弟不肯幫就算了,如果因此和她生分,她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後悔。 顧秋實說幹就幹:“既然決定不過了,那村裏誰家有筆墨紙硯,找點過來,咱們白紙黑字寫清楚。以後誰也不耽誤誰。” 聞言,張母徹底慌了。 “我沒不讓他們倆過日子呀,只是不想讓文巧去城裏……” 顧秋實擺擺手:“不要再說了,我姐姐嫁進門已經四年,她所作所爲沒有任何對不起你們的地方,如今只是我這個弟弟想接她去城裏住一段時間你們就要攔着……黎家是嫁女兒,不是把女兒簽了死契賣給你們家了!” 第377章 富商的賬房女婿 十三 同村住着, 黎家人又不聾不瞎,早就知道黎文巧過的是什麼日子,他們認爲, 即便是夫妻倆不分開,今天也要嚇唬一下張家,讓這個老婆子以後不要那麼偏心。 於是,文海立刻跑了一趟, 很快就把村長家裏不常用的筆墨紙硯借了過來,小邊氏也已經擺好了桌子。 顧秋實上前就要寫,張母在這期間一直都在解釋自己的不得已, 說黎家人誤會她……沒有任何人接話。 眼看真要寫夫妻斷絕關係的文書, 張母奔上前一把抓住顧秋實手中的筆。 “不行!不能分開……文巧,婚姻大事不是兒戲,你覺得自己委屈, 可是誰家的媳婦不委屈?你說到了我家有太多的事要做,但這村裏哪家的媳婦都是這麼過來的呀, 當初我們兩家議親時, 都不知道文山會這麼出息, 你孃家窮,就只能嫁個同樣窮的婆家,嫁人之後不幹活……除非你願意與人爲妾。” 她話說得亂七八糟, 就想證明自己沒錯。 黎文巧昨天之前生出過離開婆家的想法,但也只能是想一想。昨晚上有了決定,今日三弟就要帶她走,到了此刻, 她感覺自己跟做夢似的。 聽到婆婆的話,黎文巧回過神:“我沒有不想做事, 自從進了你們家的門,我連坐月子都沒有閒着。你覺得我懶,那可以去外頭打聽一下,看看他們口中的我懶不懶。從頭到尾,我沒有嫌棄你家窮,也不覺得手頭的活多,我最厭煩的是你的偏心!同樣是兒媳婦,住在鎮上的高人一等,同樣是生了孩子,三弟妹的孩子又高人一等,小草長得這麼大,你有沒有單獨帶過她半日?” 張母也知道自己偏心,聽到兒媳婦的抱怨,立刻改口:“那我以後不偏心,我偏着你行不行?” 黎文巧搖搖頭:“不用了,你還是偏着那倆吧。” 張母:“……” 得有人佔便宜,有人喫虧,才叫偏心。 願意喫虧的人走了,那還怎麼偏? 張鐵柱氣喘吁吁趕來:“文巧,我沒想過和你分開。” 黎文巧面色漠然。 顧秋實看她不打算回頭,刷刷寫就了兩張和離文書,村裏的人成親,連正經的文書都沒有,自然也不可能去衙門存檔,真要是不想過了,大家口頭說清楚就行。 “按了吧,按了這個,從今往後,你們就橋歸橋,路歸路。想娶想嫁都隨自己,對方不得插手。” 張鐵柱特別牴觸,往後退了一步,還把手背在背上。 “我不按這玩意,文巧是我請了花轎擡進門的媳婦,她這一輩子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黎文巧呵呵:“以前也沒見你離不開我啊,我受了委屈跟你說,也不是需要你幫我討個公道,只是需要你聽一聽,我說出來心裏就舒暢了。可你根本不聽,寧願在外頭跟酒瘋子閒聊,也不願意回來和我說話……” “那你讓我怎麼辦嘛?”張鐵柱蹲在地上,手揪着頭髮,“你說的都是我孃的不好,那是我娘啊,我只有這一個親孃。難道我能說她不對?我能和她吵?” “是,親孃只有一個,媳婦可以換。”黎文巧本來性子溫軟,很少有人紅臉,此時脾氣也上來了,“等我氣死或者累死了,你還能再娶一個。但你有沒有想過,你只有一個親孃,小草也只有一個親孃啊。” 她情緒越來越激動,“也是,你從來就不疼孩子,白天在外幹活,夜裏回家抱也不抱,孩子生病哭鬧你還要發脾氣,你壓根就沒把孩子放在心裏,自然不想管她的死活。沒親孃算什麼?死了都不要緊!” “不是這樣的。”張鐵柱眼睛通紅,“我沒這麼想過。帶孩子那是女人的事,我……我……還有我娘,娘這輩子很辛苦,養大我們不容易,你是我的妻子,該跟着一起孝敬她……” “憑什麼?”黎文巧滿臉是淚,“我嫁給你就該倒黴?即便如此,現在我不想喫虧,不想倒一輩子黴!你要是有點良心,就在這上頭摁了指印放我走!” 張鐵柱猛然搖着頭,一個大男人,此時淚流滿面。 張母看到兒子被逼到這個份上,心知兒媳婦是真的生了去意,說實話,昨晚上聽到兒媳婦說這日子不過了,她壓根就沒放在心上,即便是今日被黎文山一本正經的態度給嚇着,她心裏也只是懷疑,不相信兒媳婦真的要走,多半隻是嚇唬自家,想自己退讓。 到了此刻,她不得不信。 “文巧,你不能走啊。以後我不再偏心,家裏的事情都平分着幹!或者,我給你們分家行不行?你們分出去過自己的日子,勤快的多幹點自己好過點,懶貨就少幹一點少喫點,如何?” 黎文巧早就發現自己整日忙碌的那些事情都是別人衣食住行,孝敬公公婆婆是應該的,但是三房一家子的事憑什麼也要她做? 她做夢都想分家。 “不,分家會被人議論。反正都是讓人說閒話,還不如和離,從此後和你們家一刀兩段!” 張鐵柱大喊:“我不摁指印,除非我死。” 說完,整個人跑走。 張母不放心兒子,也是不想再面對黎家人,喊了兩聲鐵柱,急匆匆跟了上去。 母子倆走了,黎文巧才發現自己渾身是汗,她緊緊摟着孩子,頹然坐在地上。 小邊氏將小姑子拉了起來:“地上涼,以後孩子就指着你,你可不能生病。” 黎文巧擡眼看向院子裏衆人,然後對着父親跪下:“爹,女兒不孝。” 畢竟,外人眼裏她嫁人之後沒有被夫家虐打,只是偶爾被婆婆罵幾句……村裏被婆婆罵的兒媳婦多了去了,她這不算什麼。 這樣的情形下,她不肯繼續留在張家過日子,怎麼看都像是無理取鬧。換了別的人家,可能會攔着女兒,不許女兒和離。 黎父嘆口氣。 他心裏也明白,如果是昨天之前女兒鬧出這種事,家裏多半是勸和不勸離,但如今不同,三兒子常年住在城裏,女兒實在不想過的話可以跟老三一起去城裏。 “你要實在不想過,就明天跟文山一起走。先回去收拾東西……文海,你跟着一起。” 省得女兒又被張家爲難。 黎父多慮了。 張鐵柱跑出門後沒有回家,他需要靜一靜,於是往山上跑去,順便看看地裏的莊稼。張母追兒子,也沒回家。張父則是在地裏拔草……他根本就沒把一家子吵鬧的事情放在心上,活了大半輩子,就沒見過和離回家的媳婦,他不覺得自己的兒媳婦有那麼大的膽子和那麼厚的臉皮。 而老三夫妻倆帶着孩子回孃家了,晚上家裏吵得不可開交,黎文巧如今有了一個能幹的弟弟,老三認爲,這時候夫妻倆留在家裏很容易被罵。於是,大早上起來就跑了。 黎文巧沒有帶孩子,姐弟倆到家後,她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攏到一起,這才發現自己嫁過來之後從來沒有置辦過一樣東西,面前擺着的除了昨天晚上帶回來的,就是當初成親時置辦的嫁妝。 而事實上,張家並沒有窮到這種地步,鎮上住的夫妻倆經常買東西就不說了,畢竟他們是靠着岳家住,有銀子買東西也是孃家給的。而老三夫妻,三弟妹前兩天才添了一雙鞋子和一副耳墜,也是說從孃家拿來的銀子,但黎文巧心裏清楚,三弟妹孃家比黎家窮多了,只有張家接濟的份,怎麼可能拿東西回來? 東西不多,姐弟倆完全拿得動。 顧秋實看到黎文巧帶回來的那些被褥,忍不住道:“被褥就別要了,城裏什麼都有。” 養過一個孩子,孩子就沒有不尿牀的。被褥確實不像樣子,黎文巧也想過不要,卻不想便宜了張家。 “便是拿回來引火,也能當柴燒,我纔不要把東西留給他們。” 行吧。 一家子很快商量好,只留黎文河夫妻倆在家住,其他的人都跟着顧秋實一起進城。 村裏的人就沒有懶的,他們都打算進城給顧秋實當夥計。 邊氏還說,等他們到了城裏,學上一段時間,兒子就不要請人了。一家子也不要說發多少工錢,反正包喫包住,每年每人給個一兩銀子就行。如果有孩子的,銀子也不用給。 這可不是邊氏討好三兒子,而是他們住在村裏,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只能勉強飽肚子,給家裏人做新衣都不是同時做,而是輪換着,一年能做個兩套就不錯了。 到了城裏,有喫有喝有穿,衣食住行都比在家裏要好得多。活計比在家裏輕鬆,喫得還更好,哪裏還好意思要工錢? 顧秋實的馬車很大,一家人坐上去也並不顯得擠……這是和曾經一家子以前在馬車上擠得跟鹹菜乾似的相比。 馬車出村時,張鐵柱追來了。 他哭着喊着要見文巧,黎文巧卻根本不理他,今天早上離開的時候路過張家,黎文巧把和離文書直接扔到了張家院子裏。 不管他們答不答應,就這樣了。 * 此去城裏,都是自家人,一路都挺順利。 顧秋實如今不缺銀子,他回來的這幾天,城裏的綢緞鋪子還在源源不斷進賬,再說,之前的兩千兩買宅子並沒有花完。 黎家人在村裏喫慣了苦,對於衣食住行的要求都不高,即便他們什麼也不做,顧秋實養他們一輩子也不費勁。 第二天的晚上,馬車終於進了顧秋實的宅子。 之前一家人就聽說黎文山已經在城裏買了宅子,他們只以爲是個小院子,還想着到了地方之後可能和在家一樣,需要男女分開住。到了地方,看到華美寬闊的宅子,一家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皇宮也不過如此了吧? 當然了,顧秋實住的地方離皇宮還差得遠,只是黎家人沒見過世面,沒住過這麼好的宅子而已。 一家人是踩也不敢踩,碰也不敢碰,就怕把哪處碰壞了。 顧秋實的四進宅子,他打算自己住一進,其他的分給黎家人。但是黎家人不答應,他們很能認清自己的身份,本就是上門打秋風的,哪兒好意思多吃多佔? 他們全部擠在一進宅子中,由於顧秋實這院子特別大,只是一進,也能給他們每人分了一間房。 就連孩子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房間,顧秋實院子裏早就有下人伺候,各處打掃得一塵不染,就是屋子裏的擺設很簡單,除了必要的桌椅牀鋪之外,沒有其他的東西。 饒是如此,也已經比原黎家的那個破爛院子要好得多。一家子都很滿足,不覺得還需要添置東西。 顛簸兩日,所有人都挺累,尤其是孩子,進院子不久,一個個就睡了過去。 顧秋實讓廚房給他們每人做了一碗麪,自己也回房睡下。 翌日早上,他很早就出門了,先去鋪子裏看了看,然後又去林家給林姑娘看腿。 經過這些日子的診治,林姑娘已經恢復得如同常人,當然了,躺在牀上這麼多年,還需要繼續喝藥。 林老爺特別歡喜,心裏很感激黎文山,熱情地留他喫午飯。 顧秋實沒有拒絕,在喫飯的時候,他說了一下自己想要在郊外建一個工坊的打算。這倒不是他存不住心思,而是想讓林老爺幫忙,郊外的那些地都是有主的,想要買下,必須得有人從中牽線。 面前就有一位林老爺,他沒必要去找別人。 林老爺欣然答應下來,還誇讚他年輕有爲,得知黎家人已經搬來了城裏,立刻表示要上門拜訪,顧秋實拒絕了。 黎家人剛到城裏,還一來就是內城,肯定會有各種不習慣,突然面對富貴老爺,那只有戰戰兢兢的份。 他把人接來城裏,不是讓他們每天都過得小心翼翼考慮着要如何討好人的。等有了自信,再和富貴老爺來往不遲。 他辭別林老爺,回到家中已經是下午了,黎家人都在院子裏,邊氏和文巧不錯眼的盯着幾個孩子,就怕他們碰壞了東西。 “我打算請個夫子回來教導幾個孩子讀書,年紀是小了點,但可以先讓他們畫着學着,前兩年不求練好,只需要讓他們喜歡就行。”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