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443節 作者:未知 顧秋實嗤笑一聲:“你有五十兩?”他一臉不信,“若你有這麼多的銀子,你還會幫我做飯,還會幫我洗臭衣裳?女人就是狡詐,滾開!好狗不擋道” 第474章 鰥夫 六 趙梅娘再一次清晰地認識到了白文武的無情。 真的是說翻臉就翻臉, 一言不合竟然開始罵人。 不過,她知道自己開價五十兩銀子確實像是在騙人,因爲白文武說他的衣裳臭, 那是真的一點不誇張。 本來男人就愛出汗,普通人家的漢子遇上天熱的時候還能少穿點,光個膀子露個腿,但衙差不行。 衙差可以吊兒郎當不好好上工, 至少衣裳要穿好。加上白文武還要殺豬,那衣裳真不是一般的味兒。 “白大哥,你先別急着走, 我是真的沒辦法了……實話告訴你吧, 我被一個無賴纏上了,他非要娶我過門,我現在只能趕緊嫁人避開他。您是衙門裏的人, 要是你娶了我,他再多的念頭都只能打消。我……我也不是真的想嫁給你, 只是暫時找個由頭把那人擋回去而已。白大哥, 你就幫幫我吧。” 顧秋實知道, 她說的差不多是實話,只不過那個盯上她的無賴是陳大人而已。 “你嫁不嫁,要嫁給誰, 以後可不可憐,都跟我沒有關係。這天底下那麼多的男人,我幫不上你的忙,多的是人願意幫, 你找別人去吧。” 趙梅娘想要追,奈何腿不夠長, 腳也不夠大,只能看着那人風一般掠走。 顧秋實到了衙門,得知陳大人要去府城轄下幾處地方巡視,知府大人也要陪同。 不光是知府大人,衙門裏幾乎所有的公職都要跟着一起。當然了,也不可能全部離開,總要留幾個人值守。 顧秋實不願意去,主動跟林大海商量說自己要在家裏照顧女兒。 他不願意去,但願意去的人很多。比如張四冬,就如巡撫大人到了地方上,地方上的官員會想盡辦法讓其滿意一般,此次跟着巡撫和知府大人出門,不管走到哪兒,他們這些同行之人都不會被怠慢,真的是喫不完兜着走。 也就是說,跟着知府大人跑這一趟,辛苦歸辛苦,但實實在在是個肥差。 林大海再三確認他不去之後,便也準了。 因爲衙差要抽調走大半,剩下來的這些同樣需要天天上工。顧秋實如今已經不再殺豬,中午到衙門,天黑時回家,還算是空閒。 那天顧秋實嚴詞拒絕之後,趙梅娘母子再也沒有來找過他,最近趙梅娘又選了一位住在這附近的鰥夫。 那位比起白文武就差遠了,家裏不夠富裕,生了三個兒女都沒有成親,院子也不大。據說兩人成親之後,那個姓吳的要搬過來跟母子倆一起住。 真是不怕死。 顧秋實今兒特意起了個早,他告了假,得去準備送給老父親的禮物,買好後就帶着一雙兒女回村。 其實白家給白文武的感覺並不好。 在白文武小時候,一家子就特別喜歡他的大哥。當然了,雙親對他只是不如大哥,也沒有真的苛刻他。不然,也不會想方設法給白文武找出路了。 只是,後來兄弟姐妹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們都想爲自己的兒女尋一條出路,想要請白文武幫忙。 白文武也不是不願意拉拔,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他願意幫一下侄子。但……不管是大哥也好,隔壁的堂哥們也好,只是說讓他幫忙,從來不表示。 不是白文武貪圖他們的好處,而是這天底下所有的好活計從來都不會無端端落到誰頭上,想要爭取,就得拿出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比如顧秋實讓出來的那個殺豬的位置,二十兩銀子拿來,當天就能上工。 白文武不好明說,但那些人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客氣,這種事情提一兩次人家不接茬,指定就是不成,偏偏他們每次都提,讓白文武每次回去都疲於應付。 這些年白文武日子過得不錯,念着親情,加上大家一年到頭也不怎麼相處,他都是能應付就應付,不能應付就假裝聽不見。若太過分了,老頭子也會出聲阻止。 饒是如此,每次想到回家,他都覺得頭皮發麻。並且,他喜歡拉着兒女一起,要是實在被人逼到了絕處,就開始談兒女平時發生的趣事。之前翠英還沒有過門時,都被他帶回去了兩趟。 翠音一出現,大家都會找翠英聊,他還能把親家扯出來說幾句,說親家疼女兒,也疼女婿。反正就說各種廢話。 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家中的長輩,不知不覺就偏心了。 想當初白家夫妻在家裏日子艱難的時候還借了一筆債將兒子送進城裏學藝,雖說那時候就有把家業留給長子,讓小兒子自己在外打拼的想法。但這份慈父慈母之心是真的。 如果不是爲兒子打算,他們也不用費這麼多神,反正兒子留在村裏也不會餓死。 白文武走到現如今,跟他自己的努力和圓滑離不開關係,但一開始,是白家夫妻幫他搭好了進城的梯子。 所以,在準備禮物時,顧秋實就沒有像以前的白文武那樣買一大堆喫的用的,而是隻給老兩口各買了兩套衣衫,從頭到腳都有。此外,又買一塊肉帶回去喫,這就行了。 別看東西少,村裏的人兩三年也做不上一身新衣,他一出手就是四套,誰見了不誇一聲孝順? 父子三人找了一架馬車直奔村裏,趕在中午之前進了白家的門。 白家兄弟早已分家,但……兩家人都還沒有修各自的房子,這房子原先是五間大房,中間堂屋,兩邊各有兩間房。但現在這裏面住了白父兩兄弟,還有白文義兄弟三人和他們的孩子。 白父和白大伯各有一個廚房,但底下的孩子都沒有分家。 白大伯比白父年長兩歲,看着要顯老得多。歸根結底,是白大伯比較操心,他兩個兒子都在身邊,全部在地裏刨食,各自成親後,都有了孩子,孩子也長大了,這兩年在議親……可家裏這般情形,誰敢把姑娘往裏嫁? 別看白文武是堂兄弟四人中年紀最小的,他卻是最快接兒媳婦進門,眼瞅着就是最快抱孫子的人。 馬車一停下,一羣孩子圍攏過來,都喊顧秋實爲舅舅。 白文武一個堂姐一個妹妹,早就成親,堂姐前兩年做了祖母,此時院子裏黑壓壓的一片人,和白文武同輩的人,顧秋實都能認出來,但下一輩他愣是分不清哪個是哪家的人。 那些年,白文武有時候過年都不回,每年也就回來個一兩次,回來也不一定見得着這些晚輩,不認識也正常。 顧秋實下了馬車,手裏抱着那塊十來斤的肉,身邊一雙兒女抱着爲長輩準備的衣衫鞋襪,頭髮花白的白母飛快迎了出來。 “我猜你們也要到了。”白母滿臉都是笑容,上下打量着顧秋實,“文武,最近還好着嗎?” 顧秋實心情有點複雜,上輩子白文武已經出事了。他點點頭:“好着呢。娘,我不知道給你們買什麼,就給你和爹做了兩身衣裳,回頭你們記得穿。穿壞了我再買。” 省啊省的,最後又落到其他人手中了。 這時候白大伯也擠了過來,身邊跟着一串大大小小的孩子,白文武大堂哥的兒子已經二十有二,看着歪歪倒倒,跟個混混似的,一看就不像是個好人……若不是這副模樣,家裏即便窮點,也不至於哄不着一個媳婦。 顧秋實頭暈腦脹,分不清誰是誰,跟着衆人一起進院子,則拉着白母和白父的手說話。 白文武原先帶兒女回來沒有衣錦還鄉的興奮,只有滿心的憂愁。 這不,顧秋實坐下不久,大堂嫂就開始問他平時上工在做什麼。 這些事,白文武幾乎每次回來都要被人問,他也不止說過一次。 顧秋實含笑:“就巡邏啊,看着旁人打掃街上,最近來了一位巡撫大人,我們不能歇着,天天都要上工。今天還是告假來的,一會兒還得早點回,明兒還得去衙門。” “知道你忙。”白母看向兒媳婦,“趕緊做飯去。” 大嫂何氏,臉上隨時都帶着幾分憂愁之感,飛快進了廚房,今早上割了幾斤肉,本來想留一點晚上喫……萬一小姑子中午沒走,晚上還得招待一頓。 現在又多了一大塊肉,那早上割的肉就可以全部做了,大塊留着晚上喫一點,回頭醃上。 白文義坐在顧秋實旁邊,壓低聲音:“文武,上次你說會留意,這都大半年過去了,可有消息?” 顧秋實扭頭看他,快四十歲的漢子,臉上幾分小心翼翼。 白文武覺得家裏的兄弟提錢傷感情,又覺得大哥和堂哥不至於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主動提酬勞,就是想白佔便宜。 他要是點明瞭,可能兄弟都沒得做。 但這份親情在顧秋實心裏沒有那麼重的分量,把話直接擺開來,如果白大哥需要,那就拿銀子,如果嫌貴或者是覺得他這個做弟弟的不夠盡心,那斷親了也無妨。 他壓低聲音:“大哥,這個我們一會兒再說。” 白文義秒懂,眼神裏有些興奮,卻努力壓抑住了。到了他們的下一輩,他自己兩個兒子,沒有女兒,大堂哥一子二女,二堂哥二子二女。這些孩子全部都在那幾年出生,相差不過七八歲,都在等着找活幹。 家裏的那點地……只能勉強夠餬口,想要靠着這地娶媳婦養一家子,勒緊了褲腰帶也不一定夠。 白文義很想立刻把此事敲定下來,送走一個兒子,就如當年的父親一樣,他只用管剩下來的那個就行,瞬間輕鬆一半兒。 他眼神一轉,就有了個主意:“二弟,你難得回來一趟,跟我去看看祖墳吧。” 當下的規矩,家裏有了出息的孩子,就要祭祖告訴祖宗。 白文武算是這一代裏飛出去的鳳凰,因爲他的存在,村裏人對白家都客氣了不少。 顧秋實起身:“那走吧!” 白文義看到其他的侄子要跟着,忙道:“我跟二弟說說話,你們就別跟來了。人太多,祖宗也煩。” 這是什麼混賬話? 饒是白父知道兄弟倆有事要談,也還是踹了大兒子一腳。 兄弟倆出門往山裏走,一路上遇到不少村裏人,顧秋實都會熱情地打招呼。 入山之後,幾乎就沒什麼人了。 “大哥,青山今年都十九了,我也不瞞你,你如果想讓他去城裏打雜,那隨時都能……” 白文義捨不得把孩子放出去讓人訓斥,忙道:“我的意思是像你一樣……如果現在沒位置,咱們可以等。畢竟你在衙門,缺不缺人你最先知道。二弟,從我第一次託付你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就不信衙門裏這五六年沒有進過人。” 其實在孩子們小的時候,白文武有提議過讓孩子去城裏做學徒,當初他自己就是學殺豬的啊。不管是學做大夫還是學木匠,即便是最好學的磚瓦匠也行,孩子有一技之長,總能找到一碗飯喫。 不過,他那是又說自己沒時間帶孩子,自己的孩子都是交給朱家。這也是事實,他在城裏根基薄弱,想要讓妻兒過得好,就必須拼盡全力忙活幾份活計。 白家人怕孩子受委屈,便不想送……前兩年村裏有戶人家將孩子送到城裏學廚,結果不知怎地,孩子沒去多久就沒了。 家人去收屍的時候,那孩子渾身是傷。據說是被師傅其他的徒弟排擠,一開始就被廢了手。 有這件事情在,加上白文武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他們哪裏敢送? “這不光是等的事。”顧秋實直言,“你還得做好準備。不然,天底下那麼多的好後生,人家憑什麼選你?” 話說到這個份上,白文義終於明白了,臉色變得慎重起來。 第475章 鰥夫 七 見白文義不說話, 顧秋實又道:“其實我這活兒沒多好,讓人呼來喝去的,還很容易染上事兒。這兩天我就差點栽進去了。” 白文義心裏沉甸甸的, 隨口問:“爲什麼?” “有人盯上我了,上頭的大人要整我,如果不是我機靈,現在我已經被關入了大牢。”顧秋實嘆口氣, “人家有錢有勢,人證物證都有,我就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 白文義嚇一跳:“那你有沒有事?” “說不清。”顧秋實擺擺手, “大哥, 其實在鄉下種地挺好的,就是窮點苦點,想要有地位和銀子, 就得擔上許多事。” 白家人確實想要把孩子弄去城裏上工,但也沒那麼想。確切的說, 是他們不願意付出太多的代價。如果白文武什麼也不要, 直接就能讓孩子得到活計和好處, 那一家子肯定當仁不讓。可現在,想要達成目的得付出不少銀子,去了還不一定幹得久, 這就不太划算了。 白文義帶着他朝祖墳的方向吭哧吭哧往上爬,到底還是有點不甘心,問:“要多少銀子?” “不知。”顧秋實想了想,“我殺豬的那個活兒沒幹了, 騰出了一個位置。早上放出話,半個時辰後就有人來接手, 給了我二十兩銀子。” 白文義張了張口。 連殺豬都要搶? “行,我知道你盡力了。”白文義嘆口氣,“孩子生在我們這種人家,都是他們的命。這樣吧,以後你看着有那種工錢比較高,也不是很累的活兒幫忙牽一下線……二弟啊,不是我心狠,正如當年爹孃把你送出去一樣,如果我不給孩子想個出路,全部窩在家裏,不說住不住得下,糧食肯定不夠喫。我總得給孩子找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