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餘陽的不安
好像她出現在海中年身邊,就是爲了飛海的掌權人位置一樣。
在飛海歷代掌權人中,也不乏有女子曾經掌權過,所以秦飛霜要想坐上那個位置,也是可以的。
只是她和海中年的關係,卻是在飛海歷屆歷史當中,最特別的一個,從來沒有上下兩屆掌權人的關係是夫妻的。
而且他們之間還發生了一場爭奪,所以纔會得到這個位置,在古代,這就有些像是謀朝篡位了。
想來,這個事情就算是過去很多年。也會成爲別人能夠談論的話題,畢竟實在是太新奇了。
不過可能也是因爲,以往男性掌權人的妻子,都沒有像秦飛霜這樣的厲害。
或許很多人都想當武則天,但是真正能夠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卻少之又少,經歷謀略一樣都不能少。
她們或許出身不凡,見識不凡,能力也不錯,但是還是和秦飛霜不一樣。
所以別人對秦飛霜的印象,非常的特殊,雖然一味的否定她,但不得不說她也是十分的厲害,不然又怎麼會有人害怕她!
餘陽自然也是怕他的,不然也就不會再投完信之後,見秦飛霜說沒有動靜,十分的不安。
這不安從何而來,餘陽也不太清楚,反正只要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他就沒辦法安下心來。
畢竟這個事情是他所爲,但凡秦飛霜不相信他的話,或者有其他的念頭,要將他弄死,那實在是再簡單不過。
雖然說投信是非實名制,但是以秦飛霜的能力,要想找到他實在是再容易不過。
所以餘陽的擔心,也不算是想太多。
雖然神祕人是和他說過,對方一定會行動的,但是最近飛海和以前沒有什麼差別,似乎秦飛霜並沒有看過那封信,或者不在意一樣。
這和神祕人所說的有些差別。
現在是沒有什麼事情,但災難要是真的降臨,他想躲也是躲不了的,
餘陽怕那人是故意設計陷害他,雖然現在纔想到這個事情,有些遲了,但是他終歸還是想到了。
餘陽最擔心沒有讓張天浩倒下,他自己就先生死了。
死了他這麼一個人,飛海上下,自然是沒有人在意。
在飛海,死人是一件經常發生的事情,見得多了也就沒有什麼了。
餘陽雖然已經進飛海還有一段時間,但他還沒有殺過人,所以心狠不下來也是很正常的。
想到自己,很有可能會因爲這個事情而死去,就有些難過。
他還年輕的很,還有很多事情都沒有做,自然不想就這樣離開。
焦慮的時候,最明顯的反應就是喫不下也睡不好,所以做事,也不是特別的認真,自然就引起了張天浩注意。
他不會去想,餘陽到底爲什麼會這樣,而是對他的打壓是越來越大。
餘陽心中想着那封信的事情,對於張天浩倒是沒有多在意。不然要是在以前的時候,心中指不定是怎麼罵張天浩呢,這次倒是沒有。
這樣被欺負的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因爲張天浩接受任務。要暫時離開飛海還有一段時間,所以餘陽可以過上幾天好日子。
不排除別人會不會欺負他,但至少不會被上次打罵了。
一連幾天,秦飛霜也沒有任何行動,餘陽覺得對方應該不知道是他做的,也不找他麻煩,所以心就安定了不少。
在他看來,那封信已經石沉大海,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想到那麼大的把柄,竟然沒有讓張天浩死去,讓秦飛霜出手,餘陽又覺得不甘心。
只不過比起性命來說,其他的就沒那麼重要了。
不過餘陽想的還是太好了。
他不知道的是,秦飛霜已經盯上他了。
可以確定的是投信之人是飛海的人,外人根本就做不了。
如果真要在飛海中找到那麼一個人,確實是很難,但是有那封信上面的內容,這範圍就可以縮小很多。
能知道海中年的事情或許是很少,就很難找到那個知情人是誰。但如果要說張天浩的話,他身邊的人肯定是最有嫌疑的。
如果身邊人找不到,那就很有可能是他的對手。反正是和張天浩有點關係,並且是不喜歡他的。
這查來查去,自然就查到了餘陽身上。
有一個事情,餘陽說的很對,以秦飛霜的能力要找到他,真的不難,只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知道事情是張天浩手下的餘陽所爲,秦飛霜也並不驚訝,在看來這纔是正常的。
要是是其他人,她纔想不通。
秦飛霜之所以沒有立馬行動,那是因爲他在觀察餘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去判斷那封信到底可不可信,然後纔能有接下來的事情。
餘陽還是比較讓秦飛霜滿意的,雖然他在這飛海當中確實是一個異類,但是秦飛霜是可以忍受的,甚至還有心想要保護他的意思。
可能是因爲自己被污染的差不多了,有這麼一個純潔的人在,自然是不希望他受到污染。
雖然這裏根本就不是什麼好地方,但是秦飛霜也忍不住這樣想。
觀察了幾天之後,確定他行爲正常,秦飛霜才讓人收回,對餘陽的監視,然後就安排了她和餘陽的見面。
對這個事情,餘陽是覺得比較突然的。
因爲他是被人突然帶走了,至於帶走他的人是誰,餘陽不知道。
直到他被帶到了一個房間裏面,看着面前坐着的是秦飛霜的時候,心咯噔了一下。那些不明白的事情,好像明白了不少。
原以爲事情已經過去了,就這樣的趨勢來看,可能是纔開始!
不過在餘陽看來,好像這樣發展纔是常態,要是秦飛霜什麼都不做,那才奇怪。
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不代表對方沒有行動,只是他不知道罷了。
現在才意識到這個事情,似乎有些晚了,但就現在這個樣子來看,他想逃也逃不了。
秦飛霜很長得漂亮,這一點飛海很多人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