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指點迷津
杜紅兵還有點不願意去。
“兩位老人都很照顧我,我來看你的時候他們也多次交代讓帶你去認認路,紅兵,你得去。”
紅兵還是太年輕。
杜紅英也不好明說人際關係之類的事情。
又或者說,她其實也不太懂這些。
哪怕活了上下兩輩子也不過是農村婦女而已。
只不過這輩子運氣比上輩子好,膽子比上輩子大一點。
但是,她知道上輩子的高思文能越來越好,就是會經營人脈。
時常聽他在爹孃面前吹和某某校長某某主任一起喫飯,上了大學又和某某長的兒子是同學;和某某主任的兒子是好朋友。
然後就從鄉中心校調到了鎮上,又從鎮上到縣上,杜紅英上輩子憋屈死亡的時候高思文已經成了縣重點中學的教導主任了。
他的平步青雲越發襯托了自己的無能,卑微到塵埃裏了。
“姐,你別生氣,我去就是了。”
看杜紅英臉色不好,杜紅兵連忙答應。
杜紅英……她只是想起了上輩子的事爲自己感到悲哀。
第一次上門拜訪,杜紅兵要買禮物。
杜紅英點頭,不錯,是個懂禮貌小夥子。
周家並不在乎你送多送少送什麼,但是,你自己一定要懂禮數。
“姐,我買點水果買點水果罐頭合適不?”
“合適。”
杜紅兵買了五斤桔子又買了兩缸水果罐頭,就跟着姐姐一起到了周家。
年輕的都在上班,兩老在家。
對杜紅兵的到來很是熱情。
知道他是學醫的,老太太就和他聊了起來。
“我們國家現在很缺乏技術過硬的醫護人員,你們年輕人有這個機會好好學,一定要將過硬的本事學到手……”
杜紅兵其實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雖然肖大夫沒有承認收他爲徒,但是他在肖大夫那兒跟着學了三年。
學會了把脈學會了鍼灸學會了推拿。而且他還能開一些簡單的處方,
肖大夫覺得他也很有天賦,都動過要正式收他爲徒的念頭,只不過知道這個小夥子推薦去讀醫科大學後就歇了這個心思。
老爺子說他不懂西醫,也就不耽擱他了。
杜紅兵一到大學,動不動就是各種儀器的檢查,然後就是打針輸液做手術吃藥片。
甚至還有人說中醫就是騙人的,是愚昧落後的象徵。
而且,說這樣的人不少。
杜紅兵就很迷茫,難不成過去三年學的都是騙人的把戲?
“醫者,醫者,仁術也,博愛之心也,在我看來,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能治病救人就是良醫。”老太太道:“技多不壓身,你既然有這個條件跟師學中醫,也千萬別放棄了。中醫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可以用西醫,同樣的,西醫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就用中醫,相信自己的本事即可,不拘於哪種形式。”
杜紅兵眼前一亮,是啊,爲什麼要糾結中醫西醫,就如貓捉老鼠一般,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紅兵啊。”一直沒說話的周老爺子這會兒開口了:“你是學醫的,中醫西醫都有所涉及。中醫有多少年曆史,西醫有多少年曆史?”
杜紅兵一愣。
他沒研究過這個問題啊。
“我在關注着這個問題,總覺得不太對勁兒。”老爺子慢條斯理的說道:“從清末開始,洋爲中用,古爲今用。中西並舉,南北結合,口號喊得是很響亮。但是,咱們有些人啊,總會捧臭腳,總是踩着自己人去捧別人。”
杜紅英有點聽不懂,杜紅兵看着老人。
“爲什麼現在有人說中醫是愚昧,是落後是騙人的把戲?古代的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葉桂、孫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時珍、葛洪是假的?”
“你是學西醫的,骨折這些問題西醫不開刀不動手術能接得上?中醫大夫捏一下就能接上是假的?”
……
老人越說越激動,越說越火大。
“爲什麼說西醫好中醫不行?是因爲學中醫的越來越不精。中醫不分科,什麼病都治,那是要有紮實的本事,從小就得入師門。一個好中醫從小就拜師,跟師學上十年八年算少的;西醫學上幾年就是老師,中醫學的是根是本是基礎,西醫學的是技術,離開了那些機器器械能治好病……”
所以,老人想要表達一個什麼問題?
“是有人在搞中醫,搞我們傳統的東西。待過上幾十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本,到時候人家就憑那些機器機械大把大把的賺錢,主動權就掌握在別人手裏了。”
“老頭子,沒你說的這麼嚴重!”老太太哭笑不得:“你這是杞人憂天。”
“我倒是活不到那個時候。”老爺子看向杜紅兵:“小夥子,未來是你們的,你記住我今天說的話,對與不對讓歷史來評論。”
“周爺爺,紅兵明白了。”
明白了什麼?
“我跟着肖大夫學了三年多,小到傷風感冒,大到摔傷骨折流血,他都能淡定從容的解決,要是他都不給看的上大醫院也回天乏術。“杜紅兵道:“肖大夫也沒說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他一個人就是一個醫院,全能的,沒有機器器械一摸脈也能診斷哪兒出了問題。”
“看來那個肖大夫醫術很高明。你們當地有這樣一個大夫是你們的福,你能得遇他拜師學醫那是你的造化。”
老爺子道:“紅兵啊,老祖宗的東西不一定全對,但絕不是全不對,該學的不能丟。”
“周爺爺,紅兵明白了,紅兵一定好好學。”
他決定了,回家就正式拜師學醫,更不會被西醫中醫誰好誰壞所左右,學以致用,學就學精。
杜紅兵要告辭,周家二老留飯,晚上週貴芳和蘭英都回來了,杜紅兵又得到了二人的關心和愛護。
飯後杜紅英送他去坐公交車回學校。
“姐,周家人真好。”
他之前還擔心看不上自己,沒想到就當他像自家年輕後生一般指導,真正是受益匪淺。
“是啊,紅兵,一定要向優秀人靠攏,向優秀的人學習,不要做井底之蛙。”
“嗯,姐,我明白了,我們明天在長途汽車站見。”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