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程修明
正討論得起勁,門口忽然被敲了幾聲。
衆人停了下來,以往他們開會是不會有人打擾的。
除非有很重要的事情。
他們喊了聲‘進’,敲門的小助理便緊張地開了條門縫,小聲道:“程工,您家裏來電話了,好像事情挺急。”
幾人看向一旁的程修明,在場的工程師中就屬他最年輕。
二十六歲的年紀,國外知名大學留學回來的博士,被那個國家的水利研究院拼命挽留,卻還是選擇回國建設,憑藉着二十幾篇發佈到國際刊面的專業論文和先後參與的幾個困難程度極大的項目,破例聘爲水利局的總工。
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徹底讓水利局的老牌工程師心服口服,跟着他的設計思路走。
而這樣技術高超的工程師,除了能力優秀,還有一副一般人都羨慕不來的好樣貌。
眉目濃而俊,鼻廓挺而直,那雙桃花眼中情緒冷靜,蘊藏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常年不苟言笑的嚴肅面容又頗有幾分年長者的氣勢。
他的五官和程修傑相似,但氣質卻相差甚遠,一舉一動都彰顯着沉穩。
聽到小助理說是程家有事,程修明微微訝異,隨後便聯想到家裏身體不太好的母親。
“諸位先行討論,我先去看看。”他果斷丟下手裏的設計資料,隨着小助理出去。
辦公室裏的電話還掛着,程修明大步走過去,接了起來:“喂?”
那邊等候多時的程興國早就等不住了,三言兩語把事情說了一遍。
“你那邊要是沒有急事,就請個假,去甘市一趟,你妹妹說不定就在那裏。”
程修明神色變了,巨大的信息量讓他反應了半天才回過神。
“就我一個人去嗎?”他問道:“程修傑人呢?他不是跟部隊請了假嗎?”
怎麼說這也是全家的大事兒,他一個人去找妹妹顯得不夠重視啊。
程修明前幾年都在國外進修,聽說過家裏幾次接到妹妹的消息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事。
頭一次參與進來,心裏還是滿懷希望的。
說起程修傑,程興國就忍不住罵了幾句:“那臭小子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正要他的時候就找不着人,等他回來我非教訓教訓不可!”
他狠狠埋汰了幾句泄氣,這才道:“我打算把你媽換到修沅在的軍區醫院,他在那看着我也放心,修文他研究院裏忙得腳不沾地,就先不叫他了,等咱爺倆去找着人了再跟他說也不遲。”
程修明點點頭,又想起這是打電話他看不到,就道:“好,我現在去請假,收拾一下,咱們今天就出發吧。”
程興國道:“好,我先給修沅也打個電話。”
兩人掛了電話,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
將梅長芸安頓好之後,程興國便收拾了一點行李去火車站買票,很快和程修明一起踏上去甘市的火車。
白江縣,經過兩天兩夜的路程,程徽月終於到了。
她沒急着回去,而是先找了個環境好點的賓館洗了個澡,把行李寄存在那,喫飽了飯才轉到了紡織廠的家屬樓下。
程勝利和趙豔紅給她寫的信裏說他們已經換了新工作,也搬了家,附上地址,讓她回來了就去那裏。
可是程徽月明知道他們在打着歪心思,又怎麼會直接莽撞地跳進陷阱?
她特意寫遲了兩天到達的日期,提前過來了解一下,她下鄉近一年的時間裏,這兩人究竟都經歷了什麼。
“哎呀!這不是小程嗎?你咋回來了?”
家屬樓道里,一個挎着菜籃子的嬸子瞅了程徽月好幾眼,突然眼睛一睜,走過來跟她搭話了。
“老天,你不是下鄉去了嗎?咋還越長越白了?”
那嬸子滿眼驚異地盯着她不放,要不是因爲長成程徽月這樣的姑娘不多,她印象深刻,幾乎都要以爲自己認錯了。
哪有下鄉之後還長胖了的?
瞧這副水靈靈的樣貌,不像是去村裏幹活,倒像是去哪個城裏享福去了!
程徽月認出這是以前住在他們樓下的王嬸,性子爽朗,小時候見她被趙豔紅打罵還幫過她來着。
她回想起那些久遠的記憶,對王嬸露出一個笑:“王嬸。”
面對她的疑惑,程徽月也絲毫沒有自亂陣腳,只道:“我也不知道我怎麼還變白了,可能是我代謝快,這一入冬,就捂白了吧。”
她笑着抿了抿脣:“其實下鄉的日子也沒有那麼難過,起碼我認真幹活了每頓都能喫飽的,比在家裏還輕鬆一點。”
王嬸瞬間眼神就變了,這孩子,在程家活得該多不容易啊?
自從趙豔紅夫婦搬過來,她就時常見還是小女孩的程徽月自己拎着一大袋糊好的火柴盒拿去換錢。
一開始她還當是小孩懂事,誇了幾句。
結果沒過多久,就見天地聽到樓上的叱罵,樓裏不隔音,只要一開窗戶,那趙豔紅的破鑼嗓子就清晰地傳過來。
王嬸這才知道程徽月在家裏經常被打被罰。
好不容易養大了,人家憑本事上學掙了工作,能賺錢了,趙豔紅才稍微收斂了點。
沒想到這日子也沒安寧幾天,好好一個姑娘突然就下鄉去了。
王嬸還以爲程徽月這一次去農村,肯定要喫不少苦,可真看見人了,她又不由地咂舌。
可見趙豔紅兩口子是有多會造孽,人家一個姑娘在家裏待着還不如在鄉下過得好
她眼中帶了幾分憐愛,溫聲道:“那你到這家屬樓來做啥了?你們家都已經搬走了...”
說到一半,王嬸愣了一下,表情有些奇怪:“你...他們不會沒告訴你吧?”
程徽月眨了眨眼,也沒解釋。
“這兩口子真是!”王嬸自動理解成程徽月還被矇在鼓裏,心裏對程勝利和趙豔紅的更厭惡了幾分。
“好孩子,他們倆人早在幾個月前就被紡織廠開除了,好像現在去了什麼礦場,不過我知道的也不多,他們住的地方倒是沒人說過。”
她熱情地邀請着:“要不你在我家住兩天,等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在過去?正好我閨女回她外婆那了,屋子空着,你多住幾天也沒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