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催生
可惜舅舅也是個苦命人,他跟妻子雖說是媒妁之言,沒有什麼感情基礎。但舅舅對自己的妻子那是一等一的好,村裏村外都說孫鑫的舅舅是出了名的模範丈夫。尤其是他們的女兒出生以後,舅舅對舅媽更是寵上了天,舅媽說往東,他絕不會往西。
然而這樣讓外人羨慕的幸福生活,沒過幾年就因第三者插足被整得家破人亡。當年孫鑫還在上小學,他的舅媽就帶着女兒跟別的男人跑了。那個男人是他舅媽的初戀,當年兩人因家中阻撓沒能在一起,後來各自婚嫁,那男的離婚之後,又回來找舅媽破鏡重圓。
都說得不到的纔是最磨人的,初戀找上門後,一開始孫鑫的舅媽看在孩子的面上,拒絕了初戀的追求。可禁不住男子三番五次地獻殷勤,私會幾次過後,孫鑫的舅媽內心並未熄滅過的愛火重新燃起。陷入愛情中的女人,眼裏只看得見對方,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任憑孫鑫的舅舅如何苦苦挽留,那個狠心的女人去意已決,竟無恥到以孩子相要挾,舅舅只好放手讓她們離開。此後他便渾渾噩噩,心如死灰,最後選擇了投湖自盡,了卻殘生。孫鑫的舅舅,比孫鑫的外公外婆還要走得早些。
對孫鑫的母親來說,大哥走了,後來爹媽也走了,她在孃家已全然沒了依靠。所以孫鑫的父親去世後,他的母親仍然留在孫家,畢竟在這生活了幾十年,孃家也沒人了,這就是她的家。
我聽孫鑫提過,他的父親去世沒多久,村裏有個好管閒事的媒婆,三番五次找上門來,想把孫鑫的母親說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光棍兒。
寡婦門前是非多,本來只是那老光棍兒的一廂情願,可惜三人成虎,傳的多了,大家都信了。
這些七七八八的閒話,自然也傳到了孫鑫的爺爺奶奶那裏。當時二老知道這事兒以後,以爲是孫鑫的母親和那老光棍兒有私情,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想改嫁。
兒子屍骨未寒,媳婦兒忙着改嫁,孫鑫的爺爺奶奶氣得大病了一場,後來連孫鑫母親的面都不願見了。直接找人帶話,讓他母親帶着孫旺去找老伴兒,永遠別再踏入孫家大門。
孫鑫的母親知道後大哭了一場,說她在老孫家待了這麼些年,現在丈夫死了,沒了依靠,公公婆婆要將她趕出去了。
可孫鑫的爺爺奶奶根本不是這個意思,這下誤會大了。後來這事兒還是孫鑫回來解決的。
孫鑫把爺爺奶奶、叔伯嬸嬸都請到了家裏來,村兒裏看熱鬧的人也跑了過來。當着衆人的面,孫鑫的母親咬牙切齒地說,她生是孫家的人,死是孫家的鬼,此生絕不改嫁。若是再有人亂嚼舌根,毀她清白,她便以死明志。死後定要化作厲鬼,挨個找賊人索命。
此話一出,那些傳播流言蜚語的人,不由得暗自打了個冷噤。孫鑫的爺爺奶奶見她態度堅決,而後也一心留在孫家操持家務,忙裏忙外,便不再聽信外人的閒言碎語,仍然把她當一家人看待。
在那之後,再沒有媒婆上門來添過亂。當初衆人傳言和孫鑫母親有私情的那個光棍兒,不久後娶了鄰村的一個寡婦,此事纔算漸漸被衆人遺忘了。
這段往事,讓我對孫鑫的母親刮目相看,覺得她可真勇敢,幾乎所有人都看不起她,懷疑她的時候,她還能有勇氣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名譽。表面上看起來那麼柔弱的一個人,竟然如此要強,骨子裏有股不服輸的勁兒,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子。也難怪家裏家外這麼多活,她一個人就能操持下來了。
晚飯時,孫鑫的母親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把孫鑫的爺爺奶奶,大伯大嬸一家,四叔四嬸一家,都喊過來了。
孫鑫的爺爺奶奶雖然都是七十多歲的高齡,身子骨卻硬朗的很,精神矍鑠,幹起活兒來絲毫不輸給年輕人。二老不僅自己挖田種地,還養了好幾頭豬,幾十只雞,每年除了家裏的開銷,還能存幾個錢。
爺爺奶奶從不伸手問兒子們要錢,就連逢年過節晚輩孝敬給他們的錢,他們都會自己添上一點,轉手又當作壓歲錢發給孫輩了。他們常說自己是半截身子埋黃土的人了,只要後人過得好,他倆也就別無所求了。
奶奶眯着眼睛瞧了瞧我,說道:“這閨女模樣倒是挺周正,就是太瘦了。丫頭,你得多喫點,胖起來了,纔好生養孩子。現在二胎政策也放開了,你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生,生兩個,三個也沒關係,交點罰款就行了。”
孫鑫的母親也加入了“催生”行列:“就是,落落,趁媽現在幹活還利索,你早些生,生了媽給你們帶,不會耽誤你倆工作的。再說了,掙錢再多,也不如家裏人多熱鬧啊。你看,現在鄉里鄉親的聊天,人家開口問的都是,你家有幾口人啊?誰會問你家掙了多少錢?對吧?趁你年輕,早些把娃生完了,再安心忙事業。要是多過兩年,成了高齡產婦,那不管對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是很危險的。閨女,你可別嫌媽囉嗦哈,媽也是爲了你們好。”
額,這是什麼奇妙的邏輯!我心裏一驚,怎麼在老年人眼裏,看到的都是生養孩子的方面,難道男子娶妻就僅僅爲了傳宗接代嗎?再說了,這才領證呢,我壓根兒都沒想那麼遠,只好尷尬地笑笑。
“你看我們那時候,條件那麼差,還得東躲西藏。我也生了四個兒子,可惜啊,老二才五歲,就掉井裏淹死了。現在老三(孫鑫的父親)也走了。”說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孫鑫的奶奶忍不住抹起了眼淚,衆人皆情緒低落,低頭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