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六十三章

作者:白芨忍冬
阿福和阿寶等到了很晚,也沒看見小姑姑回來,阿福心裏頭覺得有點兒不放心,就去敲三叔和三嬸兒的門。

  大人們的事兒啊,最好還是大人們來解決。

  燕建學掛了電話去趙志文家裏,趙父說志文出去找金梅說話去了。

  這才叫老燕家的人心裏頭長舒了一大口氣。

  後來,小姑姑燕金梅就不來了,白天裏也不跟着寶福姐妹花去圖書館了

  阿福隱隱聽說好像是小姑夫陪着小姑姑去人大的圖書館裏自習看書去了。

  可是老燕家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每次瞧見燕金梅,都覺得這倆人的感情分分鐘就要吹了。

  而現在又莫名其妙地回人大里頭去學習,真是叫人捉摸不透。

  趙春芳是放心燕金梅的,作爲老燕家的老姑娘,打小兒心裏就有自己的主意,可不會叫旁人輕易地給算計了去。

  不過作爲大嫂,她可還是要擔得起這個責任的。

  她囑咐燕建學,週末的時候跟自己去一趟人大,把事情瞭解清楚,萬一要是老趙家父子欺負了金梅,還不讓她告訴家裏,那可就不成了。

  誰料到,這事兒還沒結局,燕建學那邊兒倒是先出了事兒。

  不過倒不是壞事兒,是件好事兒。

  勤勤懇懇在研究所上班兒的燕研究員升職了,從研究員變成了研究副主任了。

  對於來到北京任職的燕建學來說,這樣的進步可當真是快得很的。

  一般的研究員,誰不得熬上個五年往上的,可燕建學這才兩年多就成了副主任,也不是說他完全靠運氣。

  首先他那十幾年基層的經驗就沒白費,給他的履歷表增添了分量很重的砝碼,再就是這段經驗也着實讓他在專業上頭進步了不少。

  提了職位就是各種開大會進行表彰,一時之間,燕建學忙得是不亦樂乎。

  胡嫺作爲後勤工作人員,面臨各項單位的調動和講座大會的安排,也變得忙碌起來,趙春芳就是有心想叫老三兩口子一塊兒去趙志文那兒看金梅也是不成了。

  就在她決定要自己一個人去的時候,阿福站了出來,“大媽,我跟你一起去吧。”

  阿福要去了,旺財自然也想去,阿寶也是不願意跟阿福分開的。

  趙春芳:所以我要帶着三小隻一起去了是嗎?

  沒法子,反正要麼就是自己一個人去,還不如四個人一起熱鬧熱鬧,順便帶着仨孩子下個館子,好好兒喫上一頓。

  趙春芳平日裏就是菜市場和家兩條線,再就是待在巷子口,擺攤兒賣面。

  她不太清楚從老三家裏到人大要怎麼走,所以全程還要靠着旺財認路。

  阿寶和阿福也只是知道大致的方向,還是要靠最會認路的旺財。

  以前趙春芳沒留意,原來旺財躲在兩個姐姐的身後,悄咪咪地成長了這麼多,雖然個子還是沒有阿寶高,可是儼然已經不是那個只會跟在屁股後頭的小毛頭兒了。

  趙春芳不僅感慨,旺財人長得眉清目秀的,就是個子還沒竄出去,不過男孩子嘛,長得就是慢一點兒。

  再說旺財那個長相,簡直就是個女版的沈翠蘭。

  哎,想想大羅村兒的老沈家,趙春芳就覺得,都是孽緣啊。

  “大媽,寶姐,福姐,過了這條街,就是了。”

  趙春芳拉着旺財和阿福,阿福另一隻手又拉着阿寶,一起過了馬路。

  趙志文和燕金梅沒在家,趙父一個人在書房裏研究着專著,竈臺上煮着小米粥。

  趙志文就是跟他爸一個模樣兒,研究起東西、學起習來,那可是廢寢忘食的節奏,錯過食堂的飯點兒那可是經常的事兒。

  趙父年紀不小了,比田秀平和老燕頭要大上個至少十歲,又是沒幹過農活兒的讀書人,身子骨還比田秀平老兩口兒差得多。

  再算上他人到中年那會兒還被派去勞改,現在瞧上去,儼然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

  這趙春芳看着他,心裏頭也是各種的不是滋味兒。

  “趙老先生啊,您中午就喝小米粥啊?”

  趙父瞧見是親家裏的大房媳婦兒,才撂下手裏的手稿,披着外套,顫顫巍巍地走出來,“那是金梅早上出門兒前幫我熬的,我現在年歲大了,牙口不濟,好多東西都嚼不動了。”

  趙春芳上次見到趙老先生,還是那年被田秀平帶着來三小隻的時候。

  那會兒趙老先生雖說不是看着十分硬朗,可好歹也是腿腳利索,這如今咋走起路來,還顫顫巍巍的了?

  “趙老先生,我是來找金梅的,她今兒是啥時候才能回來啊?您這腿腳不利索,志文咋不在屋裏頭照顧你啊?”

  趙老先生,雖然行動不便,可是腦筋靈光,口舌順當,說起話來可是不停頓的。

  “他們倆出去學習搞學問去了,我呢,就喜歡在家裏搞學問,手裏頭要翻譯要研究的書稿太多,本來答應了要寫的書稿也還沒寫完,我可一刻都不忍心停歇啊。”

  趙春芳:哎喲,趙老先生啊,你咋這麼敬業啊?

  她一邊兒說着不打擾老人家做學問,一邊兒又上廚房裏頭東找找西找找,想着做點兒像樣兒的飯菜給老人家喫一喫。

  她自小就跟着身子骨不好的母親,也自然是心疼老人,孝心啥的也格外重一些。

  趙老先生招呼阿寶和阿福進了自己的書房,阿福一進去簡直就要沉醉在裏頭了。

  趙家的院落單獨出來一進房子,作爲老先生的書房,裏面是紅木的書架子,前前後後能投十多個紅木書架,上頭擺着的都是老先生珍藏的書籍。

  什麼詩經離騷,唐詩宋詞應有盡有,很多像是韓愈的散文還都是古本。

  趙老如數家珍地給滿眼都是興趣的阿福講解着這些書的來歷。

  “小姑娘啊,你瞧見這套了沒,這還是五幾年那會兒我從北京的一箇舊旗人那兒收來的,他說他爺爺是個秀才,家裏的整套書都是他爺爺的,後輩們沒啥文化追求,要這些東西也沒啥用,還不如全數變賣。我要是那人的爺爺啊,我可能要氣得從棺材板兒裏衝出來咯。”

  阿福聽了這話,也跟着笑了起來。

  這些書,那個旗人要是不賣,現在價錢可是能翻上好幾倍了,要是現在不賣,再過幾年,能賣的價錢保準兒更高的。

  “丫頭啊,你看這個版本的紅樓夢,這可是當年都沒沒收了的,差一點兒就給銷燬的古本,後來啊,還要說是運氣好啊。”

  眼瞧着滿屋子的書擺在這兒,阿福已經是沉醉在知識的海洋裏不能自拔了。

  “趙爺爺,我能看這兒的書嗎?我就在這兒屋裏看,不拿出去的。”

  趙父已經很久沒見着像阿福阿寶這麼大的孩子了,尤其是主動張羅要看這些古本書的,現在的孩子們可不比以前那會兒能坐得住,又看得進去書了。

  “可以啊,慢慢兒看,有不懂的啊,可以拿來問問我。”

  阿福高興地捧起了詩經看了起來。

  原本她就只知道《關雎》還有《蒹葭》,現在翻來翻去,發現原來《詩經》裏還有那麼多好聽的詩歌呀。

  很多篇她可能還都說不上來都是啥個意思,可是讀上五遍十遍的,就覺得簡直是美好得不能再美好,怪不得人家流傳了千年呢。

  當然,阿福是開心了,是滿足了,阿寶就無聊了。

  阿寶說心底話,真是對這玩意兒不感興趣。

  學習上阿寶是必須學的一定好好兒學,可是大部分她都不感興趣,索性,不必須學的就不看了。

  阿福坐在這兒一看書就是一個多小時,屁股都沒動地兒。、

  阿寶呢,看着手裏的《漢樂府詩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阿福看了一個多小時,她就睡了一個多小時。

  趙老先生半道兒擡起頭看了一眼這對姐妹花兒,看着阿福認真的模樣,點了點頭,又瞧見阿寶酣睡的模樣兒不僅笑了起來。

  哦,你一定要問,那小弟旺財去哪兒了?

  他也沒閒着啊,他幫着趙春芳跑出去找小姑姑和小姑夫去了。

  人大的圖書館那麼老大,好幾層,被他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了,就是沒找着人。

  雖說大學放了暑假,可是住在學校裏不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圖書館的資源都得搶着去排隊,否則壓根兒就沒有啥好位置。

  這也就難怪旺財來來往往好幾趟,愣是沒瞧見小姑姑和小姑夫的身影了。

  旺財:頂好大學裏的大學生原來大家都是這麼認真學習的啊?都比我福姐學習認真了啊。

  然而傻小子旺財在圖書館樓上樓下跑了好幾趟,還不知道,小姑姑和小姑夫壓根兒就沒在圖書館裏學習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