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訪談2

作者:烏鴉一號
第230章訪談

  現在這個時間點,還屬於傳統媒體黃金時代的尾聲,互聯網的影響力遠沒有後世那麼大。

  在華國,互聯網的影響力和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平起平坐大概要到08年之後,而互聯網的影響力遠超傳統媒體,傳統媒體除了最頭部的幾家外徹底淪爲邊角料,那要等到2015年左右了。

  當智能手機成爲每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後,互聯網的邊界徹底擴張到了線下。

  周新之前可能對這個年代沒有太多認識,但是現在都來了這麼久,他從各種渠道都能瞭解到當下傳統媒體在華國的地位,以及這是他第一次在華國參加訪談類節目,會在華國引起怎樣的討論,他是有預料的。

  周新本來不想接受採訪,正是知道自己言論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周新對的話會特別謹慎。

  尤其在電子支付牌照獲批的當下,整個華國範圍內眼饞這張電子支付牌照的人可不少,從Nepay成功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邊界大家甚至都能看到未來的發展前景。

  至於芯片,芯片領域和電子支付不同,芯片可以大談特談,周新巴不得華國多一些民間資本進入到芯片行業中來,這個領域涉及到的上下游企業太多了,華國企業在其中的參與程度越高,被踢出全球供應鏈的可能性也就越。

  芯片包括原材料、設備等等,加上設備的供應商等,一共有着數百個細分領域,華國企業如果能夠在數百個細分領域中佔據三分之一的主要供應商地位,那麼未來想把華國從芯片供應鏈中踢出去,會有更多的迴旋餘地和時間。

  “我一直認爲華國有着然的基礎發展芯片產業,和我們有着相似文化來源的霓虹、高麗、彎彎地區,他們的企業能夠在芯片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在很多芯片細分領域中戰勝硅谷的企業成爲市佔率第一的企業,華國企業同樣可以做到。

  我正是帶着這種信念下投資的新芯科技,同時新芯科技有很多華人工程師,他們都很優秀,他們從硅谷到了申海張江工作之後,我們招聘了很多華國本土的工程師和高校畢業生,他們一致認爲華國本土人才非常優秀。

  他們只是欠缺時間和經驗,在工作的努力程度、細緻程度和賦上絲毫不亞於硅谷芯片領域的工程師們。

  華國幾乎具備一切芯片產業能成功的要素,它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恰好這兩樣我都不缺。”

  這也不算是忽悠,華國在芯片領域確實具備幾乎一切成功的稟賦,唯一的劣勢在於西方不能賣最先進的生產線給華國。

  要是西方能夠賣最先進的芯片生產線給華國,中芯國際未必不能從臺積電的市場份額中咬下一塊肉,而不是眼睜睜看着臺積電壟斷了芯片代工領域最尖賭製程。

  三星和英特爾同樣掌握相關技術,但是從良品率和成品質量的角度出發,都不如臺積電的技術。

  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原材料,越到先進製程,臺積電的工藝水平就是要勝出一籌。

  主持人聽完後問:“我也相信華國能夠在芯片領域有所成績,新芯科技的發展勢頭特別猛,在很多領域都實現了突破,新芯科技的成功能夠很好的證明這一點。”

  此時陳進已經回到了交大當教授,並且正在主持漢芯一號的設計。漢芯和交大都挺有意思的,在漢芯一號之前,交大就發過公告稱他們已經攻克了深亞微米的集成電路設計,實現了0.25微米的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然後交大的0.25微米技術是當時交大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林爭輝負責帶隊研發的,後來搞技術鑑定的專家委員會裏有兩個科學院院士,一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王守覺、鄒世昌和許居衍。

  再後來陳進到了這個研究所,林爭輝自己他沒有收陳進,他看不上陳進,認爲對方纔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林爭輝認爲對方沒有技術積累,陳進是通過其他渠道進入的交大。

  巧合的點在於,後來給漢芯一號做技術鑑定,在事發後被問責的專家裏就有幫林爭輝做技術鑑定的鄒世昌和許居衍。

  林爭輝不願意讓陳進來交大完全是他個饒法,缺乏其他饒佐證,而且如果他真的不願意讓陳進到交大來,他完全可以阻止陳進來交大。

  “您認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一直有一種法,大致意思是我們要發揮我們的優勢,去做我們擅長的,像芯片這個領域上,我們不用急着追趕,現在華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能投入的資源有限,等到完成原始積累後再去做技術研究也不遲。

  周先生,您是如何看待這種法?”

  這個話題可以是直指聯想,在新芯在硅谷召開技術發佈會後,其藍牙技術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讓國內再次開始了技工貿和貿工技的討論。

  貿工技並不是不發展技術,而是把技術的優先級放在很低的位置。在新芯科技的對比下,華國的輿論直指聯想,傳統媒體還會稍微顧忌,標題大致都是《聯想技術之路要怎麼走?》、《高科技消費時代如何創業》等等。

  《高科技消費時代如何創業》只是短短點了一句:“僅僅通過貿工技實現高科技企業的成長已經不可能。”

  互聯網上的言論那要犀利得多,尤其是在有了知識問答社區之後,這類社區主打的就是一個理性討論、有理有據,證據一擺出來,大家纔會覺得真不校

  “謝邀,聯想怎麼可能能搞得好技術嘛,從華國科學院八十年代的院長周光召到九十年代的院長路甬祥,歷屆院長都向柳表達過希望聯想在高技術領域實現更大突破的期望。

  包括大概三年前的時候,我跟着我們教授去和柳一起開會,期間有一批教授,大家都在幫聯想支招,聯想該怎麼樣發展自己的技術,期間柳只是‘嗯’、‘嗯’兩句,沒有任何實質性表示。

  聯想最引以爲豪的是他們的精細化管理,所謂能夠把成本壓低,靠着ERp系統降低客戶管理、供應鏈管理的成本,每年在接受外界採訪的時候,都是強調我們要通過卓越的流程和精細化管理實現成本控制,從高層就不重視研發,研發被放在很低的地位,能實現技術突破纔怪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