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願爲良相否
秦天內心一動,卻並不意外。
“如今朝廷百廢俱興,閣老不如再辛苦幾年?”
王通笑着搖頭:“老眼昏花,已經不堪大任。”
從秦天今日的表現,對於他的提議顯然並不認可,二者在某些立場上存在天然分歧。
不單單是仙法是否傳往民間的問題,而是秦天所說大乾與誰共天下。
秦天沉默片刻,便准許下來。
“閣老不必歸鄉,便留在京城吧,朕也好去探望。”
他又下旨賜給王通一座大宅子,賞賜傭人僕從,以及一應金銀財寶。
“願陛下興我大乾,千秋萬代。”
最終,王通脫去閣老的官帽,放在桌上,孑然一身離去。
望着他的背影,秦天神色複雜,高覽二人也是面色莫名。
卻聽秦天突然說道:“高覽,即日起接任內閣首輔,張謙爲次輔。”
高覽一怔,內心升起無數喜悅,連忙謝恩:“臣謝陛下隆恩。”
秦天點點頭:“關於涼州和幽州等地的任免,儘快拿出章程來,朕不想再聽到北涼這個詞。”
如今北涼軍被打散,也就徹底沒了北涼,只剩下朝廷的涼州。
但地方的官員以及軍隊衛所的任免,可是大問題,這些都要頭疼。
再加上西齊割讓的三州之地,南孟國割讓的兩州,都需要任命當地官員。
高覽心中一驚,連忙稱是:“臣遵旨。”
……
三日後,大朝會。
秦天一襲明黃色龍袍,頭戴冠冕,高居龍椅之上。
他的目光望向殿外,貫穿整條御道,落在宮門之上。
猶然記得他初次上朝時,第一次坐在這裏,驚奇的發現此事,端坐於此俯瞰整個皇宮,真正宛如帝王坐看天下。
“傳平州將軍寧飛雁、白馬太守劉沿上殿。”
殿外兩側的太監依次扯開嗓子大喊,秦天這纔回神,望向那兩道進殿的身影。
今天之所以召開大朝會,正是因爲這兩位大功臣已經進京,要按例入朝重賞。
“臣參見陛下!”
二人來到丹陛之下,齊齊俯身參拜。
“平身。”
秦天面帶笑意:“二位愛卿,立此功勳,當真是國之柱石。”
寧飛雁自不必多說,無論是之前的平州之戰,還是如今收復幽州,都立下赫赫戰功。
至於劉沿,那就更不用多說,無論是先前大戰中堅守白馬城,還是後來的與西齊國談判,接收三州之地,再有現在的收復北涼三州。
可以說,這已經是通天之功,是能直接入閣的。
“寧將軍,巾幗不讓鬚眉,在北境素有俠名,朕也是聽聞已久。”
聞言,第一次上殿的寧飛雁有些懵,下意識擡頭看去。
卻見秦天面帶笑容,朝她眨眨眼。
“陛下如此隨和?”
她只覺不可置信,雖說在平州時也見過陛下,但當時忙於戰事沒機會接觸,卻沒想到今日的陛下如此隨和。
見她的樣子,秦天面上笑意更甚,看向下首。
如今站在羣臣最前方的兩道身影,左側是新任內閣首輔高覽,右側則是一襲月白長裙的高挑女子。
大乾長公主,如今位列內閣,更有開衙之權,當然有資格上朝。
“朕準備將寧將軍派往崇文館,皇姐以爲如何?”
秦瀅內心微動,陛下這是派人來監視自己,要在崇文館內安插眼線?
“陛下之命,自不敢違背。”
她深深看了秦天一眼,這位皇弟的制衡能力果然不弱,幼時怎麼沒看出他有如此帝王心術?
先是讓自己組建崇文館,以此制衡內閣,如今又將寧飛雁放到崇文館,擺明是牽制她。
秦天不知她如何想,只是笑道:“崇文館中文弱女子居多,讓寧將軍教導一下武藝,也好強身健體,有自保之力。”
秦瀅面色愕然,他竟是這般想的?
崇文館中女官們,的確都不擅長武道,哪怕莫愁也只是一品。
隨後,秦天目光看向劉沿,笑道:“劉卿,可願做那治國良相?”
此言一出,劉沿怔住,朝會之上的百官也全都愣在原地。
這句話的分量可太重了,陛下御口親開,豈不是說劉沿必定是日後的內閣首輔?
劉沿擡頭,卻見皇帝正一臉認真地盯着自己,當即心中一顫。
少年深夜苦讀時的那些豪情壯志全都涌現在心頭,他恭敬地俯身而拜:
“臣願爲陛下效死!”
“好。”
秦天暢快一笑,又話音陡然一轉道:“既如此,朕便交給你第一個任務。”
“即日起,任吏部尚書,負責官員考評,推薦任免。”
雖說大乾內部安定,但地方還是有不少貪官污吏,他要將這些人連根拔起。
“朕會令錦衣衛配合你,凡才德不配位者,你皆可處置,不過……”
略微停頓一下,他面帶笑意:“你可得給朕推薦更優秀的人才,可不能只是將人拿下,位置就放在那裏空着。”
“臣遵旨。”
劉沿領旨謝恩。
秦天點頭,若是做好這件事,就可以准許他入閣,既是考驗,也是功勳。
“陛下,新朝科舉未開,是否該興科舉?”
這時,在高覽示意下,禮部尚書主動出列道。
科舉嗎?
秦天點點頭,將此事交給禮部去辦。
隨後,他又召見諸多北涼將領,一一安撫。
當然,這些人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重新掌兵權了,只安排閒職位,全家搬遷京城任職。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老將閆文龍,此人是北涼步軍統帥,四十年戎馬,戰功赫赫。
“閆老將軍,就留在兵部任職吧。”
獨眼老將自然沒有意見,兵部雖不親自掌軍,卻能決斷天下兵事,算是現代的總參謀部。
秦天若有所思,是不是該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用來領兵作戰?
隨後,他看向一旁的太監,“宣旨吧。”
太監上前一步,手捧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趙雲爲徵北將軍,總督幽州軍事;呂布爲徵西將軍,總督涼州軍事。”
幽涼二州,乃是最爲重要的險峻之地,自然要交給信賴的將領。
聽到聖旨,百官譁然。
四徵將軍,可是僅次於大將軍的武職。
本朝不設大將軍,所以四徵便是武將的頂點,陛下對此二人還真是鍾愛。
直到散朝而去,這則消息也飛快擴散。
而秦天卻是返回內閣,準備協商朝廷改制一事。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