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太史夫人:荀先生是大賢,子義,你要悉心聽其教誨!
策馬半日,荀牧跟太史慈,就抵達了黃縣外。
回鄉心切的太史慈,在抵達黃縣後,就顯得心情激動。
本來就在遼東避禍。
這剛返鄉,就因爲孔融有難,而不得不再次離家。
再次踏上故土,太史慈的心早已經飛入了舊宅。
“軍師,前面就是黃縣了。”
思家情切。
太史慈的話也變得少了。
不多時,就來到了北城小院。
“母親,孩兒回來了!”
太史慈多日不見家母,忍不住叩首泣哭。
即便是個一流武將,堂堂男兒,遊子歸家時,同樣忍不住落淚。
“孩兒,可曾救得孔太守?”
太史夫人扶起太史慈,第一句話問的卻是太史慈是否救得了孔融。
太史慈恭敬地答道:“母親寬心!北海之危已經解了,孔太守安然無事,昔日的恩惠,孩兒已經替母親報答了!”
太史夫人微微鬆了口氣。
如今孔融安然無恙,太史慈也安全返回,太史夫人懸着的心終於落下。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這是太史夫人的價值觀。
雖然知道,讓太史慈去報恩,可能會失去這個兒子,但太史夫人依舊選擇了讓太史慈去救孔融。
如此重情義的婦人,即便是荀牧,也欽佩不已!
【人物】:太史夫人
【陣營】:在野
【動態1】:吾兒,莫怪母親心狠,你避禍遼東,全賴孔太守這幾年接濟,如此厚恩,若不能報答,我羞愧於世!
【動態2】:吾兒多日未歸,不知可曾救得孔太守!
【動態3】:吾兒,你可一定要安然歸來啊!
【動態4】:忽然想喫鯽魚了,但子義不在,一人獨喫也無味。
太史慈跟太史夫人相逢而泣的期間,荀牧則是調出了太史夫人的動態。
看到第4條,荀牧眸光一動。
恰好看到旁邊有幾個頑童玩耍,荀牧取出二十枚五銖錢。
“半個時辰內,我要十條鯽魚,誰能辦到,這錢就是誰的了!”
幾個頑童頓時一喜。
“你說的可是真的?”
“不騙俺們?”
“當然不騙,若尋來了鯽魚,直接來院中找我!”荀牧指了指太史慈的小院。
頑童笑道:“原來是太史夫人想喫鯽魚了,這好辦,我知道她最喜歡喫哪裏的鯽魚!不需半個時辰,稍等片刻,我們就替你抓來!”荀牧一人給了一個五銖錢:“既然你們知道,那就更好了!一人一個,這是定金,若是有調味,也可以一併送來,錢照給!”
頑童見荀牧如此的豪氣,知道遇上貴人了,當即也不再玩耍,將五銖錢小心翼翼的揣進懷中,一溜煙兒的跑去抓魚了。
見頑童離開,荀牧這才返回院中。
太史慈見荀牧到來,急忙迎了上來:“軍師,你剛纔去哪裏了,母親要見你?”
荀牧輕笑:“遇上幾個頑童,問了幾句鄉情。”
跟着太史慈來到大廳,荀牧拱手一禮:“潁川人,荀牧,荀文略,見過太史夫人!”
太史夫人見荀牧一表人才,又頗有豪族世家的風範,心中多了幾分好感,對兒子能結識這種賢士感到歡喜。
“潁川荀氏,素有名望,荀先生儀表不凡,他日必成大器!”
“子義,你以後,可要跟荀先生多親近。”
太史慈不敢違背母命,坦言答道:“母親,孩兒當前,暫在荀軍師麾下任職。”
“荀軍師?”
見太史夫人疑惑,未等太史慈解釋,荀牧則是再拜一禮:“太史夫人,若非我設計,讓黃巾兵圍北海,太史夫人也不會連日擔憂子義的安危。”
“雖然事出有因,但我心中有愧,所以專程來向太史夫人賠禮。”
太史夫人有些懵。
這什麼情況?
黃巾?兵圍北海?
太史夫人疑惑的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連忙將荀牧仗劍孤身勸降黃巾、又遷徙黃巾去東海諸般事宜,簡明扼要的給太史夫人講了一遍。
末了。
太史慈還不忘替荀牧說句好話:“母親,荀軍師此舉,讓各郡不再受管亥這五萬黃巾的侵擾,雖然有損名聲,卻是造福百姓的大事。”
太史夫人一聽,瞪了一眼太史慈,微微慍怒:“子義,你母親我,是那種迂腐之人嗎?”
當即。
太史夫人起身,回禮敬道:“荀先生高義,此舉不僅挽救了數萬黃巾的性命,也讓周遭郡縣百姓,不再心憂黃巾劫掠!如此義舉,當得起‘大賢’二字,請受老身一拜!”
“子義,你竟然有幸在荀先生麾下任職,以後你就跟着荀先生,悉心聽其教誨,保護他的安危,切勿朝三暮四,有損恩義!”
太史慈欲言又止。
終究是沒把跟荀牧打賭的話講出來,只能應諾。
這要是講出來。
太史慈瞭解自己的母親,絕對會被鞭笞伺候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