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土司分治加推恩

作者:禿然好像你
馬良見不用自己提醒,劉禪便已經屏退衆人。

  心下也是感慨,世子殿下果然聰明過人,隨後開口道:

  “世子殿下,五溪蠻之所以被稱爲五溪蠻,其實是因爲漢人的傲慢,懶得區分各蠻夷部落,將他們統稱爲五溪蠻。”

  “其實,在他們內部,許多部落有着不同的習俗文化,長相也有差異,甚至有的語言也不相同。”

  “若想防止其做大,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臣以爲朝廷應當尊重他們的差異,給予他們相應的身份,而不是粗略的將其統統歸於五溪蠻。”

  劉禪深吸一口氣,他聽懂了馬良的話,其實就是分而治之的策略。

  只是許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如何才能將這些人分的恰到好處,又能讓他們彼此衝突內耗,這裏面大有學問。

  但劉禪決定,接受馬良的計策,因爲這有利於朝廷的長治久安。

  甚至劉禪進一步提出了更完善的細節:

  “各依其文化與習俗,在其聚居之地設立以其族名爲名的道,由朝廷正式敕封其君長。”

  “各君長互不統屬,令其自治,世襲罔替,朝廷只管收稅和調停各族之間的矛盾。”

  “這些部族一定要分的仔細,應分盡分,不可囫圇將兩家合爲一家,定要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主。”

  其實,劉禪所說的就是土司制度。

  這時候已經有該制度的雛形了,劉禪只是打算一步到位的將其完善。

  秦朝在統一全國後,首先在南方民族地區設立“道”的特殊行政機構。

  漢沿秦制,繼續在南方民族地區推行郡縣統治之法。

  設立許多郡和屬國都尉(邊境的郡),郡下和屬國都尉下又設若干縣。

  雖然名爲郡縣,但其實還是由各蠻夷君長統治。

  實際這就是中央王朝對各民族首領建立間接統治的土司制度的緣起。

  後面土司制度完善,由朝廷正式敕封其君長,名義上土司成了朝廷的官員,但朝廷也正式承認了土司的自治權力。

  也類似於分封制,實際上就是羈縻政策。

  羈縻政策會大大減少朝廷對部族內部事務的干涉,緩和矛盾,甚至還能通過包稅制的方式向蠻夷收稅。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土司權力很大,容易造成土司叛亂。

  但是,這個缺點在當下不存在。

  因爲現在即便沒有承認他們的自治權,各蠻夷酋首實際上就是在自治,且叛亂不休。

  朝廷的強行插手,既沒有收上來多少稅,還有平不完的叛亂。

  東吳在這方面最爲經典,蜀漢雖然比他好些,但也沒好太多。

  雖然在諸葛亮的主持下,蜀漢一直堅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處理民族問題的總方針,比較完好地處理了複雜的民族問題。

  但是對於稅收這一塊,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是南方,想要跟人口更多、經濟更發達的中原抗衡,徵收蠻夷的賦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司制度能夠讓蠻夷交稅,在當下是利大於弊的。

  以後更進一步的改土歸流,至少要等到科舉大興,朝廷有了足夠的人才隊伍纔有實現的可能。

  “乾脆趁着給予他們正式名號的時候,大搞君長批發。”

  “世子殿下,何爲批發?”

  “就是數量很多的意思。”

  劉禪所想的便是不設郡一級的土司,而將他們大量細分。

  最起碼分到縣,若是進一步分到鄉自然更好。

  然而,這時候馬良卻是皺眉。

  因爲他看出了劉禪的想法雖好,但是隻怕那些較大的蠻夷部族不會乖乖被拆分,甚至有可能爲此發生叛亂。

  “以文化習俗拆分或許能拆分出七八個部族,已經算是卓有成效了。”

  “若強行繼續拆分,只怕其酋首會裹挾部衆作亂,世子殿下切不可冒進啊。”

  馬良生怕以劉禪強硬的性子便是逼着蠻人造反也要分下去,因此勸諫的時候已經站起來鄭重拱手。

  劉禪搖頭笑道:“馬掾史,先漢孝武皇帝已經給出答案了,難道抄作業都不會嗎?”

  聞言,馬良先是一愣,隨後面露恍然。

  是啊,推恩令!

  劉禪見其明悟,便繼續道:“沒錯,各部君長是有兄弟的,他們的權利應當受到朝廷的保護。”

  “各君長也會有好幾個孩子,也不能厚此薄彼,畢竟人人……呃,畢竟他們留着共同的血脈。”

  而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做好開頭,形成慣例,讓蠻夷習慣此事,後面便能輕鬆許多。

  馬良忍不住頻頻點頭,現在的蠻夷部落肯定不是朝廷正規軍的對手,開頭再難只要當權者有心做下去也是能做到的。

  再配合蜀漢當下的戶籍政策:父母雙方有一人爲漢人者,子女爲漢籍。

  長此以往,化夷爲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馬良非常激動,看向劉禪的眼神目光灼灼,“臣,願助殿下完成此功業。”

  “馬掾史此言差矣,不是助吾,而是助父王。咱倆先將此事寫出一個章程,你隨東吳使臣去成都,趁機向父王諫言此事。”

  劉禪沒有要求讓馬良去找諸葛亮商量一下,因爲他知道憑藉馬良跟諸葛亮的關係,他一定會去的。

  “只要得到父王的首肯,我便敢在這裏放開手腳的去做。”

  馬良欣然領命,隨後便出發前去與江陵的吳軍使者匯合,隨行的還有廖立、郝普、習珍的上計吏。

  江陵方面,糜芳也會以述職的名義趁機跟着去一趟成都,多方彙報確保劉備能全面真實的瞭解荊州的情況。

  早先,糜芳提出述職想法的時候,劉禪曾讓他把張星彩也帶上,畢竟荊州這裏鬧瘟疫,不安全。

  但是張星彩堅決留下,並說她這個醫聖二弟子就是要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懸壺濟世。

  說實話,她能有這麼高的覺悟劉禪很是驚訝。

  因爲張飛一直致力於提升家族地位,走上層路線,交好士大夫爭取將家族士族化。

  夏侯氏也是名門閨秀出身,家教也是一直將其以貴女爲目標培養。

  能夠俯下身子體察民間疾苦便是不易,願意躬身爲民做事更是難能可貴。

  “隨她去吧,只是醫術這方面……她怕是隻會給人添亂。”

  劉禪最後同意了讓她在江陵折騰,考慮到對方醫術感人但是書法不錯,劉禪專門給她指派了另一個任務。

  跟懸壺濟世有關,但是是搞輿論宣傳方面的。

  爲此,劉禪不僅把黃皓調到江陵,還專門從自己親兵中挑出十幾人去協助他們。

  如今,第一版的產品終於送到劉禪面前……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