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臣當然是在救太后娘娘你啊!
何太后此刻已經心存死志,不願意拖累劉辯。
郭勝急忙勸說道:“太后,你別聽袁敘這小子的鬼話,他是亂說的。”
郭勝估計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作爲劫匪,反過來勸人質不要死的人了,
何太后眼神空洞地說道:“本宮已經害了兄長,不能再害辯兒了。”
說完,何太后伸手猛然要去奪郭勝手中的匕首想要自盡。
郭勝當然不肯,一個奪匕首,一個收匕首,無暇顧及袁敘。
爭搶匕首的過程中,郭勝將何太后推倒在地,何太后頭正好碰到一旁的殿柱,人瞬間被撞暈了過來。
袁敘見兩人分開,暗道一聲:“機會來了!”
袁敘結合王越傳授劍術的奧祕,使出自出生以來最快的一劍。
一道劍影閃過,郭勝感覺喉嚨有些異常,準備伸手去摸一摸。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一股的無力感襲捲了全身,郭勝的脖子處鮮血噴涌而出。
郭勝捂着喉嚨,不甘心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撲通”一聲就倒下了。
袁敘又上前去給郭勝的胸口補上了一劍。
補刀可是個好習慣。
袁敘看着昏迷在自己腳下的何太后,又凝目望了望手中利劍。
如果殺了何太后,可以把罪責推給郭勝,沒有其他人知道真相。
如果帶走何太后,那可以如願以償,只是也有風險,萬一被人發現,袁敘的名聲就完了。
最後還是慾望戰勝了理智,袁敘默默說道:“我救你一命,你可要以身相許啊。”
不久之後,長樂宮裏一處房間燃起了熊熊大火。
一個身穿太后服飾打扮的宮女屍體慢慢地被大火吞噬,整個人被燒得面目全非,連至親之人都認不出來。。
而袁敘這邊帶着一個大箱子回到了自己府邸。
……
北邙山,黎明時分
看着漫山遍野的火把慢慢向他靠近,張讓自知是逃不了,他不願被活捉,最後看了劉辯和劉協兩兄弟一眼,無奈地投河自盡。
隨着張讓的死去,由十二名宦官組成的十常侍也全部都去地下面見劉宏了。
成功“救出”劉辯和劉協,袁紹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雖然忙碌了一整晚,但此時他一點兒也不覺得疲累,反而精神充沛,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
袁紹、袁隗、王允、楊彪一行人護送着劉辯和劉協一起返回洛陽。
回來的途中,袁紹躊躇滿志,幻想着自己這次爲袁氏立下驚天大功,回去之後袁隗一定會再次高看自己一眼,將來自己必定繼承袁氏族長之位。
忽然間,遠處傳來一陣沉重的鐵蹄聲打斷了袁紹對未來的憧憬。
只見鐵蹄聲傳之來處,一面大旗上繡着肋生雙翅的飛熊圖案映入衆人眼簾。
袁紹看着這面大旗,面目嚴峻,一雙劍眉緊緊地擰在了一起,心中預感了一絲不妙。
馬蹄聲越來越近,一支充滿肅殺氣息的鐵騎出現在了衆人眼簾之中。
少時,大旗之下,一名身材異常魁梧,腰圓膀闊長相十分粗獷的大漢,胯下騎着一匹火紅色的駿馬上前,大聲喝道:“你們是什麼人?爲什麼在這裏?”
聲若巨雷,嚇得一衆百官公卿不敢上前答話。
唯有袁紹絲毫不懼,駕馬向前,同樣大聲質問道:“你又是何人?天子在此,還不下馬拜見!”
那大漢聽聞此話,心中大喜過望,當即帶領着一衆部將下馬,前來拜道:“臣董卓見過陛下。”
那大漢正是董卓。
袁紹大喫一驚,沒想董卓這麼快就到了。
在袁氏的謀劃中,按計劃是打算藉助外兵之壓力,讓宦官和外戚火併,然後迅速解決外戚和宦官這兩大勢力,然後再讓劉辯下旨讓外兵退回去自己的屬地。
只是萬萬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誰能想到董卓一人雙馬,不分晝夜地向洛陽趕來。
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
現在對袁紹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董卓現在只帶了三千人來;
壞消息:這三千人是西涼精銳鐵騎飛熊軍。
董卓帶着李儒、李傕、華雄等一衆西涼悍將上前對劉辯朝拜。
劉辯看着董卓的面相自帶凶狠之色,嚇得不敢說話。
董卓毫不講道理地帶着一衆西涼軍把百官公卿從劉辯和劉協身邊擠開。
百官公卿對此敢怒不敢言,就連袁隗和袁紹都沒有出言反駁。
畢竟形勢比人強。
就這樣,董卓帶領着飛熊軍接替了袁紹等人護送劉辯回到了皇宮之中,併成功接管了宮中的安防。
……
與此同時,袁敘府邸之中,全府戒備,不讓人靠近一處小院。
而一處小院之中,何太后從昏迷中醒來,環顧了一下週圍環境,知道這裏不是皇宮。
又看到袁敘那不懷好意的臉龐,何太后想起之前袁敘對自己“不敬”的眼神,心中隱隱已經猜到了袁敘的心思。
何太后輕啓朱脣,語氣低沉地問道:“袁敘,你把本宮帶出皇宮來,是什麼意思?”
這下輪到袁敘揚了揚下巴,對何太后居高臨下地笑道:“什麼意思?太后娘娘看不出來嗎?”
“臣當然是在救太后娘娘一命啊。”
雖然袁敘是用了“臣”自稱和“太后娘娘”的對她的尊稱,但是言語之中已經沒有之前的恭敬之意。
何太后白了袁敘一眼,精緻的臉龐浮現出嗤之以鼻的表情,冷笑一聲道:“哼!你袁敘是什麼人,本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但是本宮知道一點,你絕不是什麼好東西!”
“本宮可不信你袁敘有這麼好心,會平白無故地救本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