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何太后詐死;袁隗輕視董卓
“已經有人替你死了,大火燒了你的寢宮,天下人都會以爲你葬身火海了。”
“這樣子,算是給士兵們一個交代,也算我給先帝一個交代。”
何太后聽到袁敘說給劉宏一個交代,冷豔的臉蛋沒有繃住,直接笑了出來聲,陰陽怪氣道:“還給先帝一個交代?你可真是對先帝忠心耿耿啊!”
“那你接下來是不是還要代先帝照顧本宮啊?”
袁敘正色地回答道:“你可是大漢的太后,照顧好太后娘娘,也是臣的職責所在。”
何太后看了袁敘表現出赤膽忠心、宅心仁厚的樣子,再次嘲諷了起來:“別把你自己說得那麼高尚,本宮也不是傻子,你不就是饞本宮的身子嗎?”
“本宮現在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任由你擺佈,你不必這麼道貌岸然。”
話都說這麼明白,那還裝個毛。
袁敘反駁道:“什麼叫我饞你身子,這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可冒着天下之大不韙救了你一命,你難道不應該以身相許嗎?”
何太后聽後,沉默了片刻,神色黯然地低聲說道:“給本宮一點時間。”
袁敘心態早就不是剛來東漢時候的心態。
現在的袁敘就是想一手江山,一手美人,收猛將,攬謀士,成就自己一番霸業。
江山我要,美人也我要!
不過袁敘現在要忙着離開洛陽,也沒功夫和何太后魚水之歡,而且何太后也剛剛失去自己的兩位兄長,這個時候肯定是強人所難。
袁敘滿面春風地說道:“給你一些時間,當然可以的。”
“如果你沒有什麼事,我就先出去處理一些我自己的事了。”
何太后動了動嘴脣,欲言又止。
袁敘不明所以,問道:“怎麼了?還有什麼事嗎?”
何太后思忖了一會兒,輕聲細語道:“妾身芳名何蓮。”
此刻的何太后已經不再自稱“本宮”了,並且告訴了袁敘自己的全名。
袁敘對此滿意地點了點頭,因爲他知道何太后開始嘗試着摒棄她以前的身份,慢慢地融入袁敘的生活。
袁敘上前一把抱住這個曾經身份高貴的美婦人,聞着她身上散發的體香,感受着凹凸有致的身姿,附在何蓮那晶瑩的耳朵旁,輕聲說道:“我還是喜歡當初那個高傲的何皇后。”
感受到耳朵傳來的熱氣,臉蛋迅速泛起紅暈,豐腴的身子開始由內到外地發熱。
面對這一情況,何蓮不知道該說什麼。
袁敘離開後,何蓮那一雙嬌媚的大眼睛中突然中透露出悲傷之色。
要是辯兒以爲我死了,他該會有多麼難受啊。
可是我沒有辦法,如果我活着,辯兒的皇位該怎麼辦?
皇位只能辯兒的!
很顯然,袁敘忽悠的很成功,讓何蓮深信不疑,以爲她不死,三軍將士就會兵變。
……
另一邊,董卓和李儒正在商議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儒以最快的速度打聽清楚洛陽城裏裏外外發生的大事,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了董卓。
董卓聽後頓時大喜過望道:“文優,太好了!我們來的正是時候!”
“現在大將軍何進死了,十常侍那羣宦官也都死光了,當今陛下初登皇位,不僅年幼而且毫無主見。”
“我們的機會來了!”
“哈哈哈!”
李儒卻沒有董卓那麼高興,反而是有些擔心地說道:“主公,你說得雖然有理。但是我們不可得意忘形,因爲我們目前只帶三千騎兵來,論人數還不如洛陽兵馬的一個零頭。”
“雖然主公的飛熊軍驍勇,猶如猛虎一般,但也架不住羣狼圍攻。”
董卓喜上眉梢的開興勁一下子就被李儒一盆冷水給澆滅了。
是啊,三千兵馬還不足以震懾住洛陽的百官公卿。
西涼後續的大軍日夜兼程的話,最快也還要七、八天才能趕到洛陽。
董卓立刻就愁眉苦臉,開始坐立不安。
突然董卓的餘光瞄到李儒泰然自若的樣子,心中明白李儒有主意了,急切地問道:“文優,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辦法就說出來啊。”
李儒眼珠子轉了一轉,笑着安慰董卓道:“主公勿憂,儒有一計,可以讓洛陽的官員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
“主公令人李傕今夜率領着兩千飛熊軍出城,然後次日一清早在大張旗鼓地進城來,聲勢一定要浩大,讓洛陽的百官公卿以爲我西涼後續的大軍已經來了。”
“然後重複數日,讓他們以爲我西涼大軍連綿不斷地增兵,這樣一來就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萬一雙方真的在洛陽城裏打了起來,這洛陽不就成了戰場。”
“儒相信大多數的百官公卿都是軟弱無能的,怕死得很。在洛陽打起來,他們就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董卓聽了李儒的計策,拍手叫好,大笑道:“還是文優米有辦法。行!就按文優你說得辦!”
……
太傅府這邊,袁紹正擔憂地對袁隗說道:“叔父,這董卓似乎來得也太快了一點,這不會對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影響吧?”
袁隗卻不以爲然地笑道:“西涼多騎兵,如果日夜兼程的話,的確是能夠很快趕到洛陽。”
“不過本初你放心,董卓不過是一西涼莽夫,勇武有餘但智謀欠佳。若不是當年老夫伸手扶了他一把,他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裏摸爬滾打呢。”
袁隗這話當然可不是胡謅的,因爲算起關係來,董卓跟袁氏也是有段淵源的,也可以這麼說董卓也算是袁氏門生。
董卓曾經因某事被罷免官職,正當他仕途暗淡之時,當時的袁隗還是司徒,伸出了援手,任命董卓爲掾吏。
從此之後,董卓在仕途上面一方風順,先後出任幷州刺史和河東太守,直到現在的涼州刺史。
可以說沒有袁隗就沒有現在的董卓,袁隗是董卓的貴人。
正是這些原因的疊加下,袁隗是完全沒有把他放在眼裏,不認爲董卓這個西涼來的莽夫會影響自己謀劃多年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