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曹操鼓舞聯軍士氣

作者:順心平淡
數輪箭雨過後,李傕一馬當先,大吼一聲殺向喬瑁等人。

  箭雨結束,隨之而來地就是響徹天際的馬蹄聲和騎兵們的喊殺聲。

  喬瑁、鮑信和聯軍士兵們頓時露出了驚悚害怕的表情……

  ……

  這一天,天空一片陰沉,沒有明媚的陽光照射下來,萬物顯得沒有生機。

  聯軍大帳之中,十八路諸侯面前放着一副屍體,正是東郡太守喬瑁的屍體。

  作爲先頭部隊,喬瑁戰死了。

  這一次奇襲洛陽之戰是聯軍繼孫堅大敗之後的第二場慘敗。

  所去的士兵十不存三,傷者不計其數。

  這一仗不僅僅是士兵損失慘重,而且死了一個諸侯,這纔是關鍵!

  袁紹表現得憤怒又嘆惜地說道:“喬太守是睢陽人,就將他厚葬在睢陽吧,這也算落葉歸根。”

  “可惡的董賊!紹一定會將你碎屍萬段,以慰籍喬太守的在天之靈!”

  喬瑁一死,兗州刺史劉岱立刻讓自己的手下王肱前往東郡,接任了東郡太守一職。

  安排好厚葬喬瑁之後,袁紹問向張邈等人:“你們剛纔說西涼軍早有準備?”

  張邈和喬瑁一樣作爲前鋒,最有發言權,立即將當晚的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那晚我們……,然後我們……,最後我們……”

  在場的諸侯除了袁敘之外都眉頭緊鎖,露出凝重的表情。

  按照張邈所描述的,西涼軍埋伏在那裏多時了,就等他們前來偷襲。

  這無疑顯現了一種可能性:有內奸!

  曹操見大家相互懷疑目光瞟來瞟去,立刻站了出來,大聲說道:“諸位!大家都是抱着匡扶漢室之心而來,怎麼可能和董卓這種爲伍。”

  “操覺得一定是行軍途中被董賊的探子發現了,這才導致這次奇襲兵敗垂成!”

  說完,曹操用目光示意袁紹,趕緊出來說兩句話,鼓舞一下士氣。

  要是大家懷疑來,懷疑去,這還聯盟個屁,還討伐個屁。

  袁紹會意,當即洪聲說道:“孟德所在極是!大家都是忠心漢室之人,怎麼可能和董卓這個國賊有所勾結。”

  “經此一役,紹決定又閉門休戰一段時間,再戰董卓!”

  閉門休戰?

  曹操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盟主,萬萬不可!”

  “如今我們已經敗了這一戰了,必須扳回一程!”

  “剛纔操思得一計,既然奇襲不行,倒不如我們大張旗鼓,兵分多路。”

  “其中一、兩路爲重兵出擊,其餘多路則有疑兵,迷惑董卓。”

  “虛而實之,實而虛之。”

  袁紹也不想休整啊,他恨不得明天就打到洛陽,砍下董卓的人頭,但他覺得將士們士氣低落,要休整一番。

  現在一聽曹操的計劃,覺得可行性不錯,於是問道:“諸位覺得孟德所言如何?”

  曹操心中又再次暗罵袁紹優柔寡斷,還問個屁!你是盟主,直接拍板!

  果然已經不少諸侯已經被喬瑁的死嚇怕了,紛紛表示還是休整一陣子再作商議。

  曹操那叫一個心急啊!

  就在此時,袁敘站了出來,支持曹操道:“孟德兄的妙計,敘覺得可行!”

  曹操見有人聲援自己,繼續說道:“諸位!我軍雖然經此一敗,但是我軍兵馬人數還是遠勝於董賊!”

  “如果就是這麼一敗就氣餒,就需要休整,那要等到何年何日才能解救天子於水火之中。”

  “我們因爲迎難而上,越戰越勇,早日擊敗董卓,還天下一個太平!”

  “到時候本初你就是擊敗董卓的第一功臣,而在座的諸位也將封侯拜相,受盡世人的敬仰,千古留名!”

  曹操說得激情澎湃,袁紹等人聽得也是熱血沸騰。

  第一功臣、封侯拜相、千古留名!

  袁紹當即大手,立刻採用了曹操分兵計劃。

  曹操見狀,頓時鬆了一口氣,總算是說服他們,同時也給了袁敘一個感激的眼神,感謝他剛纔出言相助。

  只是曹操不知道是,袁敘後腳就把他們給買了。

  ……

  汜水關上,董卓這邊看着袁敘給自己的書信,急忙召集了李儒前來。

  李儒匆匆而來,看了袁敘的書信,眉頭一緊,他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他原以爲這次小平津關渡口大勝,至少能夠讓袁紹等人安分一段時間。

  沒想到,袁紹這麼快重新組織兵馬,捲土重來。

  要是分一、兩路還能應對,但是要分個四、五路,而且其中有真有假,難以分辨,那這就難辦了。

  一旦聯軍真的實施曹操的分兵之計,那麼壓力就給到了李儒。

  而且袁敘還在信中誇大其詞,表示因爲小平津關的慘敗,各路諸侯繼續在各自地盤上招募兵馬,和董卓死磕到底。

  董卓問道:“文優,你看這事怎麼辦?”

  李儒閉眼沉思許久,遲遲沒有開口。

  這下董卓也慌了,之前縱使再大的困難,他都沒有見過李儒這個樣子。

  良久,李儒睜開雙眼,緩緩開口道:“主公,我們撤吧。”

  董卓一愣,問道:“撤?撤回洛陽?那這裏怎麼辦?”

  李儒語出驚人地說道:“不是撤回洛陽,而是撤到長安,我們移都到長安!”

  董卓沒想到李儒竟然給出這樣的辦法,當即搖頭道:“不成,不成。”

  “一旦我們撤退到長安,天下人還以爲我董卓怕了他們這羣鼠輩;而且這麼一撤,我軍士氣勢必會大跌,軍心不穩。”

  最主要的一點是,紙醉金迷的洛陽讓董卓深陷其中,他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無盡繁華的洛陽。

  李儒勸說道:“如今的局勢撤到長安,對我們最爲有利。”

  “洛陽四通八達,雖然有八道雄關保護其中,但這也同樣是我們的缺點,我們需要大量的兵馬駐守這些關隘,方能保證洛陽無虞!”

  “不然的話,洛陽將是我們的墳墓!”

  “而且早在我軍從洛陽出發前夕,曾就有一首童謠暗示我們: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其寓意就是我們要遷都長安,才能興旺起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